精神富足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大的養分,也是富養孩子的重要品質

2021-01-20 紀年的任意門

01

一個人在這人世間行走,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最近在讀《季羨林談人生》,季羨林先生在文章中講到自己種荷的一段往事,讓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了新的思考。

先生在夏天的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辦公樓前有數畝清塘,可池塘裡天光雲影共徘徊,讓先生總覺得少了點東西。

巧合之下,有人送給先生幾顆從湖北洪湖帶來的蓮子,外殼極硬。於是先生趕忙將殼砸開了一條細縫,然後扔到池塘去,自此日日期盼荷花盛放。

誰知到了第四年,荷花才熱熱鬧鬧地鋪滿了整個池塘,先生心中的石頭才終於落了地。

一天晚上,先生協同家人在池塘邊賞荷,月亮如同一個大銀盤,照耀在池塘水面上,家裡的波斯貓猛然一躍,撲入水中去捉月,把月亮的倒影打了個稀碎。

讀到這段內容,我不禁哈哈大笑,心生愉悅,內心升騰起一股富足和平靜的感覺。

先生是經歷過某項著名大運動的人,在那期間自然不少吃苦。

可先生雖歷經浩劫可內心純真依舊,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愛,這種熱騰騰的精神氣和生活情趣實在是讓人動容。

反思自己,經常會有很多時候,抱怨生活無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實在是浪費生命。

生活中其實處處充滿趣味,只是人們總是缺乏發現的眼睛。

一開始,他們總是說自己很忙,忙著賺錢,忙著談戀愛,時間久了,終於失去對生活的興趣,再也找不到任何樂趣。

02

先生身上所體現的生活情趣無關乎金錢與物質,本質上是一個人精神富足的表現,這種富足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大的養分。

《請回答1988》中,因為小女孩珍珠的一句「最想要的聖誕禮物是雪人」,雙門洞街道所有鄰居緊急開會制定做雪人的計劃,希望在第二天珍珠醒來後能夠看到雪人。

結果眾人好不容易用冰塊堆出的冰人,因為晚上下雨,導致第二天早上冰人全化了。

後來才發現原來珍珠想要的雪人是冰淇淋。

雙門洞的所有孩子都是在父母如此用心的守護下長大,雖然他們家境不夠富裕,可這種精神上的滋養就是一種富養,成為他們成長路上最大的養分。

當他們成年,他們始終會記得在一個冬天,街坊四鄰全體出動,為了守護一個小女孩的夢想,傾盡全力為她做了一個冰人,雖然最後消失了,可這份愛和感動卻永遠留在記憶深處,化為內心深處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03

《德雷爾一家》中的爸爸意外去世,媽媽路易斯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舉家從英國搬到生活成本較小的希臘科孚島定居。

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拮据的生活,四個孩子之間摩擦和爭吵不斷,路易斯卻始終樂觀,努力融入小島,賣起了烘焙食物,補貼家用。

幾個孩子性格迥異,路易斯始終尊重每一個孩子的興趣和選擇,在有限的成本裡,將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天氣炎熱,路易斯將餐桌搬到海裡,與孩子們浪漫地享受一頓清涼的晚餐。

沒有錢買鮮花,路易斯會跑到附近的田野,隨手摘一束野花放在餐桌上作為布景,營造氣氛,同樣也很美。

生活費花光,路易斯會在鄉間仔細尋覓野菜,將野菜做成一道美味的蘑菇湯……

精神的富足會讓一個人始終對生活保持高品質的追求,這種高品質無需昂貴的物資,即使經濟困窘,也要想盡一切少花錢的辦法,保持有格調的生活。

因為心懷美好,內心富足,即使人生遭遇挫折,他們也不會輕易對生活失望,更不會輕易自我放棄,安然頹廢。

路易斯帶給她四個孩子的富足,讓他們擁有了披荊斬棘,戰勝困難的尚方寶劍,成為他們人生路上最大的財富。

學會充滿情趣的生活,保持精神的富足,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培養的最美好的品質。

【紀年的任意門】獨立書評人,平臺籤約作者。書不在多,有用才行,這是一個能幫你拓展視野,提升個人價值,開拓人生更多可能性的原創號,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和交流。

曾給海陸當配角的萬茜,如今廣受追捧,兩人差距為何這麼大?

生活中,你不厭其煩的事情,就是你天分的密碼

20條實用的心理學知識,真希望我20歲時,就能知道這些

國務院稱今年就業形勢嚴峻,這3個面試潛規則,讓你超越同齡人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富養,她的孩子鋃鐺入獄,但黃磊的女兒卻「優秀到發光」
    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同樣是富養長大的孩子,為什麼黃多多這麼優秀,但有的孩子卻長成反面教材,我覺得家長們可以看一下以下三方面的對比。」而黃磊這種給予黃多多足夠的獨立與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值得家長們學習和借鑑的「精神富養」方法,也是黃多多如此優秀的重要原因之一。
  • 伊能靜「富養」女兒,穎兒「窮養」女兒,倆孩子的差距並非一點點
    身邊總是有好多的家長被一個問題所困擾,他們不斷的討論——孩子到底是要窮養還是富養?還有一個老話常談就是說對於女孩要講究富養,男孩要選擇窮養,那麼這些不同的說法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呢?男孩子就一定要省吃儉用,吃苦受累鍛鍊他的精神嗎?女孩子就一定要錦衣玉食,無限寵愛讓她成為小公主嗎?
  • 89歲屠呦呦響徹世界:家有女兒,這樣「富養」很了不起
    精神富足的屠呦呦,安靜溫婉。用自己的一片赤誠書寫了一位醫藥學家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富養"呦呦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寧波。她的父親屠規是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員工,從小接觸的是西方教育長大,特別熱衷於讀書。而小小的屠呦呦受到了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就愛讀書,對於書籍有著濃厚的興趣。
  • 成長路上,學會自我療傷,把自己哄開心最重要!
    是因為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我們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自己心,其實自我欣賞也是一種藝術,自信是自己成長的助推器。依賴時,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所有會有絕望。我們總是把目光聚焦給別人太多,而關注自己太少,低落的時候,為何不去學會哄自己開心?其實學會自我療傷是一種成長過程的必修課,我們要把它修及格,甚至要達到優秀,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負責任。
  • 孩子要窮養還是富養?歐巴馬的9條家規表明:孩子要有教養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不斷學習和充電的過程,為了孩子的將來能出人頭地,父母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只是為了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說:「窮養兒,富養女。」 但是無論窮養還是富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禮儀,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教養」。
  • 養女兒最忌諱這3種「養」法,別不在意,會拖累孩子一輩子
    養女兒最忌諱這3種「養」法,別不在意,會拖累孩子一輩子引言:現在社會的觀念越來越少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和約束,很多人在生男生女上都有了個人的偏好而不是遵循守舊的觀念,越來越多的孕媽表示自己更希望生一個可愛貼心的小棉襖。
  • 6年過去,當初富養的黃憶慈和窮養的曹華恩,如今兩人都是優秀娃
    一個是富養,一個是窮養。但是如今兩個人都是優秀的孩子。富養的還多多如今變得非常的優秀。黃多多在音樂以及英語上都都有非常大的成就。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能夠講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並且能夠毫無障礙地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如今的黃多多打扮的也是非常的迷人。黃多多的審美觀念以及穿著打扮都非常的時尚。
  • 孩子成長路上總是坑坑窪窪,如何才能把孩子養「正」呢?
    此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出生之後,我們都想著幫助寶寶變成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孩子,可是成長的路上總是坑坑窪窪,為了養正孩子,父母都是煞費苦心,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每個孩子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有壞毛病,他不完美的地方總是需要模仿對象才能完成,我們要先找到源頭,如果是父母自身的毛病,請先修正自己再來管教孩子,如若不然,說得再多也是枉然。1、當寶寶有不禮貌行為的時候。
  • 施一公:成長路上,最不重要的素質就是智商!
    在人成長的路上,最不重要的素質就是智商。——施一公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8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等職務。
  • 「窮養兒,富養女」?其實窮養男孩毀三代!
    在中國的教育理念裡,女兒應該要富養,這樣能增加女兒的見識,不會在長大之後輕易受到別人的誘惑,就算在以後嫁人之後,也能夠嫁給一個好人家;而對於男孩,家長往往都會比較苛刻,因為他是需要傳宗接代之人,身上肩負著家族興衰,就應該從小得到培養,要認識到在社會上發展的不容易,任何事情想要成功,
  • 林永健被妻子吐槽摳門,五塊錢雪糕不捨得買,卻捨得富養兒子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窮養兒子富養女,這是當下非常流行的育兒方法,被眾多父母奉為金科玉律。甚至很多父親對女兒百般驕縱、寵愛得不得了,對兒子卻總是大聲叱喝,連笑臉都不給一個。雖然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變得出色,但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知道如何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的不正確,很可能影響到孩子成長。
  • 女兒轉走父親血汗錢320萬,家長心裡的富養女,錯了嗎
    女孩的爸爸在節目當中甚至表示過:"我一直認為,女孩就應該富養!"很顯然,這位父親在女兒的成長經歷當中已經傾注了很多心力,他也始終認為富養就是為女兒好。其實富養並沒錯,而是錯在他沒有正確地理解這兩個字。對於中國式家庭來說,富養一定是和金錢劃等號,所以富養就意味著家裡要捨得給女兒花錢,平時會儘量給她吃好的穿好的。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怒了:物質的富足不是父愛缺失的理由
    爸爸們不要覺得委屈,或許爸爸的愛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能理解。但是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愛不等於物質滿足。01父親的物質給予不能代替精神陪伴很多人會覺得,父親拼命掙錢,加班、出差、應酬,不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嗎?
  • 全國優秀教師李鎮西:學校教育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更重要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觸和了解的地方,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地方,是孩子接受薰陶時間最長、作用最大、最不可或缺的地方。教育之所以受到重視,這是因為家庭教育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全國優秀教師李鎮西在一次關於家庭教育的報告中說過:「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一個孩子優秀與否,首先是其父母決定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其父母的家庭教育。
  • 心窮窮三代,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直到有一天,我在心理學者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若父母沒有覺知,把匱乏感和愧疚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李雪說:「富養給予我醉心精神世界的自由。」爸爸的富養讓她感受到金錢是流動的,既要努力賺錢也可以愉悅地享受。
  • 「媽媽,長大後我想當太空人」:尊重孩子的夢想,是孩子最大的成長動力
    可見,大人對待孩子夢想的態度,對孩子尤其重要。 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有父母會充分尊重、支持孩子的夢想。 有的父母常常強迫孩子繼承所謂的「祖傳」,說那是精神的延續,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用來傳承精神的工具,他們需要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夢想。
  • 苦難和挫折也是成長路上的一種財富!
    如果說我一直本分做自己的事業也許我的人生會是另外的一種光景,可是人心永遠是不滿足的,人對成功和金錢的欲望也是無法滿足的。我經歷了成功,同樣也經歷了人生最大、最痛苦的坎坷和磨難。從一個成功人士變成階下囚,其中的心路歷程讓我痛不欲生,有了以死來結束屈辱人生的想法。可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她不是獨立存在的,如果我就這麼輕易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又怎麼能夠對得起生我養我的父母呢?不管颳風下雨、不管天寒地凍,他們總是風雨無阻在接見日來看我,給我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我不能讓他們再次為我傷心落淚。
  • 審美品位,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這麼多大家都如此重視審美的力量, 審美究竟有多重要? 如果一個人有幸接觸過真正美好的事物,這種美好會潛移默化的在他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他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不管他在哪裡,從事什麼職業,這種美好都會伴隨他終生。
  • 「三斤豬肉」的獎勵有多重:貴在培養孩子好品質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獎勵可以讓孩子在與父母分享的過程中帶來繼續努力的動力,可以想像,孩子把豬肉帶回家,家人圍坐一起,共享孩子勤奮學習成果的喜悅。對一些衣食相對富足的孩子來說,相比得到三斤豬肉的獎勵,更願意看到另一隻豬——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裡的「佩奇」。這兩天,一部名為《啥是佩奇》的電影宣傳片火爆刷屏。啥是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