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教育理念裡,女兒應該要富養,這樣能增加女兒的見識,不會在長大之後輕易受到別人的誘惑,就算在以後嫁人之後,也能夠嫁給一個好人家;而對於男孩,家長往往都會比較苛刻,因為他是需要傳宗接代之人,身上肩負著家族興衰,就應該從小得到培養,要認識到在社會上發展的不容易,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自己付出百倍的艱辛。
是的,在中國父母的眼中,男孩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可又要多少父母知道,其實「窮養兒」存在很大的弊端,搞不好是真的會毀了三代啊!
一:窮養會讓孩子丟了大方得體
在中國如今多數的家庭中,其實都是普通的,但也沒有普通到滿足不了孩子的基本需求,除了溫飽之外,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還有外在和內在,外在要滿足穿著、用行不比大多數的同齡人差,不求最好,但也應該要中上;在賦予孩子外在的同時,其實也正是在賦予孩子的內在,他不用為了最基本的東西而與他人進行攀比,他將思考的東西也會更加具有意義,處理事情也會顯得大方得體,而不會一個大男人顯得小氣,讓他人看輕自己。
二:窮養會讓孩子丟失了氣質
第一眼看一個人,除了TA的長相之外,最吸引人的應該就是氣質了,氣質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其實我們培養孩子,都應該讓他有自己的氣質,而氣質是由一個人的見識+修養+言行所形成的;而氣質的形成並非是通過窮養所能賦予的,它一定是通過外在的影響,並在耳濡目染之下所成就的。
三:窮養會讓孩子丟失了格局
格局是通過人的見識所形成的,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情有了足夠的了解,且還要對整體的環境有了充分的認知,他才能做到心中有棋盤,眼光才會看到更遠的地方,並且知曉下一步的落子,而這些都不是窮養所能培養出來的。
四:自卑成了他一輩子的魔咒
而窮養很容易讓人產生自卑,我們可以看到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在第一時間共同處於新環境的時候,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城市裡的孩子,因為在農村裡的孩子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會顯得侷促,在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明顯可以看到見識有所不如,可他們都只是同齡人而已,而農村的孩子在城裡人面前,很多都會產生一種自卑感。
五:心裡永遠住著一個窮孩子
或許小時候的「窮孩子」在後來長大成人了,但其實在心裡也一直會有一種暗示,自己是窮人家的孩子,儘管他有所成就,可他仍然忘不了的還是小時候,有時候,這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因為他的成長環境就是如此。
六:長大成為了窮爸爸
縱觀如今整個社會的發展,會發現窮養兒的人很少有出人頭地,很多人只不過是在做工作而已,只不過他們比他人更加的刻苦、更加的辛勞,他們因成長的環境,讓其在工作的時候沒有更好的主意和創新,按部就班是他們每天的工作;而成家立業之後,他也只不過是「窮爸爸」而已。
不知大家有所發現沒有,在社會上富養兒女的人,其兒女在長大之後或許沒有很大的成功,但他們普遍要比窮養的人活的更加的滋潤,且他們也經常會有自己的想法,感覺他們的人生更加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