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出生之後,我們都想著幫助寶寶變成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孩子,可是成長的路上總是坑坑窪窪,為了養正孩子,父母都是煞費苦心,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每個孩子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有壞毛病,他不完美的地方總是需要模仿對象才能完成,我們要先找到源頭,如果是父母自身的毛病,請先修正自己再來管教孩子,如若不然,說得再多也是枉然。
1、當寶寶有不禮貌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止」,這和成人的面子,他人的包容沒有半點關係,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寬容當成「給面子」,真相只有一個:那不是他的孩子,罵人髒了自己的嘴,打人痛了自己的手。你的孩子好與壞都只與你榮辱與共,等孩子靜下來之後,再和他一起分析對與錯,要讓孩子記住「榮耀」都是自己爭取的,你這樣的惡意想法就算沒有實施也是不對的。當父母擺正態度之後,你會發現寶寶其實很好溝通,他最堅強的盾牌就來自於「父母的默默支持」。
2、當寶寶撒賴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有這樣固執的時候,為了達成某個心願,就會不管不顧,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這幅德行,總是怒氣衝衝暴打一頓,或是棄之不顧,這樣的方法都欠妥當。要想制止下一次發生,就應該這樣給寶寶選擇權:要麼繼續哭,等你哭好了我在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做;要麼和說服媽媽聽從你的安排。當然這樣的法子要堅持使用才有效果,這樣等於很明確地告訴他:我接受你的抵抗和壞情緒,但是這不能改變結局,你想要我聽你的話,必須找到理由才可以。如果寶寶真的能夠找到理由,父母也要學會變通才行。
3、當寶寶食言的時候,孩子畢竟還小,不一定說過的話就能堅守,作為父母來說,我們可不能姑息,當寶寶違反諾言的時候一定要稍示懲罰。選擇寶寶喜歡做的事情延時進行,或是喜歡吃的零食減少分量等,總之一定要寶寶明白「說話不算數是有懲罰的」,唯有這樣才能培養寶寶的責任心。
4、當寶寶尋求幫助的時候,孩子年紀小,不能完成的事情多了去了,當他們把自己的爛攤子丟給父母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嘮叨轟炸,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幫你一起收拾。沒有經過汗水的洗滌,孩子就學不會珍惜勞動成果,你的大包大攬或是疲勞轟炸只是一段噪音而已。
父母的計劃是火箭般的速度,孩子的想像是風馳電掣,真正實施起來你會發現除了不斷修正以外,難度最大的就是堅持。
作者簡介:我是月叔,從事育兒工作8年,同時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爸爸,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者困難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經驗能給到你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