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自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自信。孩子經常封閉自己,家長們不要忽略孩子,我們需要讓孩子變得更自信,關鍵就是「自我認同感」。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的腿腳不利索,平時他總是低著頭,不敢和別人說話,每次看到我們在竊竊私語他總是認為在議論他。
老師點他起來回答問題他總是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平時就是一個默默無聞極度不自信,直到現在我再遇到他,已經變了一個人,每天都活得非常開心,身邊也多了很多朋友,再聊起當年的事,他說道:「其實當時年紀小,不懂得接納自己,我現在已經不一樣,全然接受全新的自己了,而且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對孩子這樣說」
朋友的釋懷讓我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中「自我認同感」的意義非常重大,在幫助孩子前進的路上這是有利的助推器。
一、「自我認同感」對孩子的成長意義
自我認同感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接納自己,能夠站在理智的角度上熱愛生活,而不是每天抱怨。及時自己有缺點也能夠欣然接受並改正,朝著遠大的目標前進,最後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認同,有以下三方面的意義。
1、變得更自信
孩子們在自我認同感提升的過程中就是孩子們在面對現實,勇於接受自己的過程,所以即使孩子身上有缺陷或者不如別人的地方。
孩子們也會改變自己,認同自己的優勢,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更加自信。
2、勇於挑戰
自我認同感強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愛冒險,他們會變得更加勇敢,朝著更好的方向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變得更加樂於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情。
3、學會自我調節
當面對外界質疑的時候,孩子們能夠第一時間站出來,能夠把自己的情緒保持在一種平衡狀態。
自我認同感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和快樂,我們需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變得更加成熟,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二、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1、信任是基礎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信任孩子,如果家長不斷地懷疑孩子,對孩子經常說一些負面性的話語,如果家長的負面評價一多,就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其實孩子的思想很簡單,他們眼中父母傳達的消極信息就會開始自我否定,就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夠好。
平時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能夠做到,信任才是彼此之間的基礎,當孩子能夠得到家長信任的時候,自然就會變得更自信,同時也會增強自我認同感。
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在這其中建立一定的信任感 ,讓孩子對家長也同樣信任,只有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才會變得更加自我認同。
2、多鼓勵孩子
大家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鼓勵和信任應該要同時進行。當孩子接受到父母的訊號,就會改變自己對自己的態度,所以多鼓勵孩子能夠增強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在孩子遇到挫折之後就會變得更加勇敢迎難而上。
但是家長的鼓勵不要過於誇張,一定要合時宜,不要嗎,每次都給孩子誇獎,會讓孩子變得更加高傲,表揚信性語言出現就能夠引導孩子去強化自身的認同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更加自信。
3、尋找孩子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他們都有屬於自己擅長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去要求孩子按照所有人的標準進行,而是需要做自己,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極致。
有的孩子擅長數學,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數學方面變得更優秀,當孩子在其他方面遇到挫折和問題時,不要讓孩子氣餒,讓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所以我們需要找到孩子的優點更要直視孩子的缺點,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孩子要共同努力,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結合實際的情況下,正面看到孩子不同的方面。
家長們一定要引導孩子去建立自我認同感,一步一步慢慢建立不要著急,找準方向,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珠兒媽媽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