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的「謠言」,聽說爸爸媽媽都中過招,不信你看看

2020-07-24 裕兒媽媽

01

我們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完美,總擔心錯過孩子的最佳成長,往往會向「過來人」取經。

比如,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養孩子的見識,上什麼輔導班,學什麼有用,成長的路如何一帆風順等等,太多了。

養孩子的「謠言」,聽說爸爸媽媽都中過招,不信你看看

然而當你的經驗取得太多的時候,自己也會迷惑,不知道誰是誰非了,有時覺得這個前輩說的不對,有時覺得那個前輩才是最有道理的。

其實這樣養娃真的不好,也很不科學。有時不但幫不了孩子,反倒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02

閨蜜說幾年來,她總為一件事煩惱。婆婆總是從親戚那裡給孩子找來一堆的舊衣服讓孩子穿,還說,小孩子長的快,買新衣服太浪費了。

可是,她聽說,孩子如果長期穿著別人給的舊衣服,並且心中沒有什麼不滿,說明,孩子對他的外表不會太重視;

更可怕的是心理上,也不會對他不喜歡的事情表現出反抗,相反,他會很順從;

還有,當他長大以後,他會覺得自己是別人施捨的對象,同時,他很習慣被施捨。

養孩子的「謠言」,聽說爸爸媽媽都中過招,不信你看看

如果那是真的,那我的孩子將來會不會有低人一等的存在感呢?

而且他從此不再追求所謂的美,還有,如果這是真的,那他會不會降低自己的人生追求呢?

03

其實,我倒是覺得她的婆婆很有自己的主見,她應該多向這位老人學習。

婆婆的做法或許很多年輕人都不能接受,覺得現在條件好,對孩子沒必要太節省,又不是養不起,所以產生了很多家庭意見。然而,這樣做的優點她還沒意識到:

  • 從小不會把錢花在外表上,他很懂得節約。
  • 孩子將來做事有會很有分寸,對超出自己經濟承受範圍內的物品,也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 從小不會只盯著吃和穿,能夠定位長遠的成長目標,打敗那虛偽的物質自卑。
養孩子的「謠言」,聽說爸爸媽媽都中過招,不信你看看

04

其實養娃,最不好的就是人云亦云

正面的,有主見的管理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引領他們有一個高尚的精神人格。

教育感恩爸媽及給予過他幫助的人

不會感恩的孩子,當他長大時,也不會對身邊的人全力付出和感激。認為什麼都是應該的,他的擁有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的孩子總是性格孤立,因為他的心中只有他自己。

教育孩子從小愛學習,有追求。

很久以前,《爸爸去哪兒》熱播之後,黃磊女兒黃多多就成了坊間兒童小明星。

在她8歲時,就已經翻譯了3本全英文小說;

在她10歲時,已經給動畫電影《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配了音。

12歲,她為自己設計了衣服,之後,還和何炅一起演了著名話劇《水中之書》。

養孩子的「謠言」,聽說爸爸媽媽都中過招,不信你看看

誠然,每一個家庭有著不同的物質生活水準,父母有著不同的文化修養、這些環境因素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

可是不管什麼情況, 養娃過程中,父母都要有積極並樂觀的主見和遠見

孩子的心靈都是敏感並美好的,我們應讓孩子隨時接受一切正確而優秀的事物和思想。

相關焦點

  • 媽媽遺傳給男孩的4大特徵,有兒子的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我們通常在見到別人家孩子的時候就會討論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很多人會說,男孩長得像媽媽,女孩長得像爸爸,其實這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有時候爸爸的某些特徵確實會遺傳給女兒,而媽媽的某些特徵會遺傳給兒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媽媽有哪些特徵容易遺傳給兒子?
  • 四大備孕謠言,你中了幾個?
    現在大家都講優生優育,科學備孕。甚至有的夫妻在準備要娃前還會緊張好些天,不敢幹這,不敢幹那。有的備孕夫妻是看見有關備孕的科普,就會很容易信以為真,並且去照做,但是很多關於備孕的科普,並沒有科學依據。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四大有關備孕的謠言,快來看看你中了沒有?
  • 暴雨中爸爸媽媽奮不顧身護著孩子,順著臉頰流下來的是感恩的淚水
    ,而且傾盆大雨讓他呼吸都困難,因為他是爸爸,他必須堅強,他就是孩子的傘,他就是孩子的天,這位媽媽騎著電動車,孩子坐在後面,穿著雨衣躲避著風雨,媽媽頂風冒雨,利用公交車,給遮擋一下澆過來的大雨,這樣的大雨,不僅讓人視線模糊,甚至呼吸都困難,因為有孩子坐在後面,此時的媽媽就像一個女漢子,在暴雨中她時而用腳點地支撐著電動車的平衡,還得控制著速度,別跟公交車撞上。
  • 「最無賴爸爸」火了,孩子想買玩具爸爸先滾地,網友:這招太高明
    還沒想好對策,孩子向自己說道:「爸,我想買玩具!」爸爸想起孩子平時想買玩具時都喜歡在地上打滾,居然當眾撒潑耍無賴,立刻躺在了地上!這一幕,兒子驚訝了!他完全沒有想到今天躺在地上撒潑打滾的竟然是自己的爸爸,而不是自己!這位爸爸這叫做先下手為強!為了防止孩子耍無賴,自己先耍無賴!看看孩子能怎麼辦。兒子無奈地嘆了口氣,沒想到自己的老爸居然棋高一著!
  • 都說媽媽的這四個特點,最容易遺傳給兒子,看看你家中沒
    在我們小時候,就聽說老人常說男孩像媽媽,女孩像爸爸,老話確實說的很有道理,身邊有很多有兒子的家庭,很多地方跟媽媽很像,確實驗證了這個道理,其實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那麼終究是怎麼個邏輯呢,下面先給大家分析分析。
  • 闢謠,在育兒的道路上,有10個傷害寶寶健康謠言,您中了幾招?
    寶寶鼻梁的高低與否是與爸爸媽媽的遺傳有關,也是由遺傳決定的。如果總是捏寶寶的鼻梁,不僅不會使寶寶的鼻梁變高,還很可能會使寶寶的鼻子受傷,畢竟寶寶的鼻子鼻黏膜非常的脆弱,也很容易受傷。所以寶媽們千萬別聽信這樣的謠言,總是去捏寶寶的鼻梁啊。第三 招 螃蟹含有重金屬?
  • 爸爸這幾個特徵,基本都會遺傳給孩子,看看你家中招沒?
    爸爸這幾個特徵,基本都會遺傳給孩子,看看你家中招沒? 基因遺傳是十分奇妙的一個東西,父母在生孩子時,會把自己將近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基因遺傳給自己的孩子,所以好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就會覺得寶寶像自己的更加多一些,然後就會有人對你說,你家的寶寶長得很好看,看他的眉眼和你多麼像啊!
  • 你是逆行者 你是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所以在爸爸說起「媽媽是英雄」的時候,我多少有些不屑一顧:和平的年代哪裡有什麼英雄?多半是父母同為醫生職業的彼此欣賞外加商業互吹罷了。我眼裡的媽媽除了上班加班和我生病時的惦記,外加偶爾退步的嘮叨,別無其他,全天下的媽媽不都一樣嗎?爸爸或許是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吧。  2003年,媽媽在一線親密接觸隔離病患當「非典英雄」時我沒出生,因此誰會信傳說裡的衝鋒陷陣、捨生忘死?
  • 孩子總是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知道為什麼嗎?原因主要有三
    周末聚會,聊天中王倩說姐姐的孩子偷偷向她哭訴,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王倩感到很詫異,因為她知道姐姐兩口子對孩子疼愛有加,平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王倩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孩子說爸爸媽媽總是說為他好,有時候為了一件事爸爸叫他這麼做,媽媽叫他那麼做,為此爸爸媽媽還會爭吵不休,弄得孩子左右為難,也不知道到底按照誰說的去做。孩子說爸爸媽媽都說愛他,他卻一點都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意。其實,王倩說的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都經歷過,如果仔細想想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
  • 「爸爸,你的溫柔都給狗了嗎?」看孩子爭寵,笑著笑著就流下眼淚
    「以前,爸爸總會哄我睡覺,陪我講睡前故事,而現在他不僅每天纏著球球,而且,半夜還起來給它蓋被子。爸爸,說好上輩子的『小情人』呢?你的溫柔都給狗了嗎?」小姑娘,你是未來的脫口秀之星。聽著「人不如狗」的控訴,我心底裡湧出一陣酸楚,但瞬間又被這句話逗笑了,笑中帶淚!
  • 孩子的基因,哪些來自於爸爸,哪些來自於媽媽?
    俗話說女孩像爸,男孩像媽,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基因是由父母雙方決定的,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既像爸爸,又像媽媽的。當然,孩子所受到的父母基因的影響也是體現在不同方面的,在一個孩子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他媽媽的眼睛、嘴巴,也能看到他爸爸的鼻子、耳朵。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你的孩子遠比想像中更愛你
    >好有運氣的我們,千挑萬選,被孩子挑中,做了他們的媽媽。,因為聽說孩子不能一哭就抱。:「不準你欺負媽媽!",大多數時候都是那個非100分的媽媽吧。為什麼那麼委屈的孩子會給爸爸媽媽打這麼高的分?
  • 7歲孩子小詩戳中淚點:雪,你走吧,換我爸爸回來
    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們遇上了北方的雪,都興奮地要去跟大雪來個親密接觸。但是對於7歲的南京男孩顏靖宸來說,這場大雪卻讓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顏靖宸說,自己不喜歡下雪,因為爸爸要去掃雪,自己都已經三天沒有見到爸爸了。   面對鬱鬱寡歡的兒子,面對他一連串的問題,媽媽顏海燕向兒子解釋了爸爸沒法回家的原因。
  • 女兒心疼爸爸洗碗,說媽媽是「只會下蛋的母雞」,網友:白養你了
    這幾天,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爆火,畫面中的爸爸正在洗碗,女兒站在旁邊,媽媽正在用手機錄視頻。視頻中的小女孩,不開心的質問媽媽:為什麼要爸爸洗碗。隨即斥責媽媽:娶你這個老婆能幹嘛?媽媽開玩笑,娶老婆是為了生你啊,從媽媽的語氣中,還聽出滿滿的寵溺。
  •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嫉妒成狂:你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
    導語學生時代,尤其是小學期間,寫作文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不管是選題作文,還是命題作文,孩子們都是直抒胸臆。在大家的筆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甚至是暗戀對象都成了作文主角,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學生時代都寫過《XX的愛》類似的作文,而《媽媽的愛》幾乎是寫作頻率高最高的作文。
  • 媽媽不同意養貓,女大學生委屈到欲輕生:孩子養小動物應該不應該
    一開始網友們都覺得女學生就為一點小事就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仔細了解過後才發現,其實媽媽不願意讓自己養貓這件事是壓倒女學生的最後一根稻草。平日裡媽媽就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稍微不順媽媽的心意就會引來責罵,更重要的是媽媽很偏心弟弟,相比弟弟自己得到的關心很少很少。
  • 七十年代傳播全國的恐怖謠言,小孩被打針就會絕育,你聽說過嗎
    這則謠言輕易的傳播了大半個中國,從福建到廣東到廣西到海南,從安徽到湖北到湖南到江西,從河南到四川各地都有此類謠言。而且為了使這個傳言看起來更加「真實」,各地的傳播者們都信誓旦旦的加一句「某某小學已經死了幾個人了」「某某地的人都已經不敢去學校了」,在那個群眾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的年代,這則謠言開始迅速的蔓延。
  • 父親,是你決定了孩子學習各階段能否過好!當爹的都好好看看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高中生把爸爸排在第一位(39.3%)的比例最高,是唯一超過媽媽(36.4%)的國家。父親的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男孩,但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成功地承擔「兒子榜樣」這一角色。很多父親就常常在無意識中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傳達給了兒子。生活中,如果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家務,那麼當母親要求男孩幫自己做一些家務時,男孩就會理所應當地拒絕。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
  • 當媽媽不在家爸爸是怎麼帶孩子的
    於是蜈蚣出門去買煙……一個多鐘頭了,不見蜈蚣回來,兩個鐘頭後,還不見蜈蚣買煙回來.於是大家讓蜘蛛出去看看,蜘蛛一出門就看見蜈蚣在門口坐著,蜘蛛很生氣,問:你怎麼還不去呀?大家等著呢.蜈蚣也急了,說道:廢話!你們總得等我穿好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