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在為患者做手術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佘蘇華 曾悅)腦出血是神經系統急危重症,其中以腦幹出血最為兇險,被稱為「最快殺手」。46歲的吳女士不幸遇到了這樣的「殺手」,生命隨時可能被奪走。幸運的是,在這場與「殺手」的較量中,醫生最終贏得勝利,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11月23日,當患者與家屬向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二科主任張曉海及醫務人員表示感謝時,全科醫護人員都感到開心和自豪。
患者因突發頭痛10天,加重伴右側肢體乏力7天,於10月25日入住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二科治療。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左側周圍性面癱、左側額紋消失、左眼瞼不能完全閉合、嘴角向右歪斜、咽反射消失、右側肢體肌力3級。頭顱CT、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腦幹有大量出血,並腦血管畸形。
腦幹結構複雜,掌管著意識、呼吸、循環等重要功能,該部位一旦出血,常常在短時間內出現意識、呼吸、循環障礙,發病急驟,致死率、致殘率極高,預後極差。大多數醫院受其風險性和技術水平限制而行保守治療。
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病情發展迅速,精神變差,頭痛加重,複查CT提示腦幹再次出血並增多。短時間內再次發生出血,這就提示腦幹病變部位情況極其不穩定,病情隨時進一步惡化,甚至死亡的可能。
為了讓患者儘量脫離危險,取得最佳治療效果,神經外二科醫務人員仔細討論,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及護理措施。11月1日,科主任張曉海、主治醫師申育龍、佘蘇華為患者實施了手術。
術中,麻醉師為患者保留自主呼吸,密切觀察呼吸變化。神經外二科醫務人員在顯微鏡下開顱探查,見暗紅色血凝塊顯露在腦幹表面,小心吸出暗紅色血凝塊後,見血腫周邊肉紅色病變組織,血運豐富,與腦幹組織粘連緊密。醫務人員仔細分離病變組織和正常腦幹組織,最終將病變組織完整切除送病檢。整個過程患者的自主呼吸、心率、血壓均在正常範圍。
術後第一天,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拔出氣管插管,神經功能同術前。11月10號複查CT顯示,腦幹出血基本吸收,患者左眼瞼能完全閉合,左側嘴角歪斜較術前減輕,右側肢體肌力4級,攙扶下能行走。在神經外二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護理下,初戰告捷,成功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之後將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憑著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精神,令這位垂危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續,重燃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