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 科技驅動 吉利跑出加速度

2020-11-23 中證網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汽車工業帶來了超乎想像的挑戰,國際經貿形勢複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巨大調整的可能,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加劇了車企間競爭。

  在主要汽車企業普遍業績大幅滑坡的情況下,吉利汽車(00175.HK)面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的形勢,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作為上半年銷量奪冠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車位居國內汽車廠商銷量排行榜第四位,同時也是唯一一家擠進榜單前五的自主品牌。

  在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的當下,吉利汽車7月份總銷量同比又增長約15%,繼續居首。目前,吉利汽車累計銷量已超過960萬輛,下半年將迎來第1000萬輛的歷史性突破。

  8月17日吉利汽車(HK.0175)中期業績公布。盤點2020年上半年,中期業績顯示:吉利汽車1-6月總銷量為530446輛,行業排名第四、中國品牌排名第一;市佔率從年初的6.51%穩定上升至6.74%;領克汽車銷量累計突破30萬輛,成為銷量突破30萬的中國高端汽車品牌之一。2020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收入達368.20億元人民幣,上市公司淨利潤23.20億元人民幣,股東應佔溢利22.97億元人民幣。吉利牢牢抓住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參與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重塑的主線,實現從汽車製造商向全球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角色轉變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科技驅動跑出行業加速度

  面對疫情,吉利能在市場贏得先機,不斷提升其市場佔有率,除了借力中國汽車市場政策利好和市場回暖外,其快速反應,審時度勢研發新技術產品、創新線上營銷模式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ICON、領克05、豪越等一系列新車的推出拉動了銷售,成都車展領克06開啟預售,8月初幾何C上市,未來還有Preface及更多基於CMA平臺的產品亮相。

  新產品以及現有車型技術升級均推動了吉利品牌與銷量的提升,而這一切得益於在全球汽車產業「新四化」趨勢下,吉利堅持高水平研發投入,以研發創新驅動科技轉型,已形成多元化、體系化的發展路徑,並引領中國品牌汽車技術變革,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新優勢。

  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團研發總投入累計超1000億元,共有2萬餘名研發設計人員,專利總數達17677件(含吉利汽車集團及吉利科技集團)。2019年研發投入207億元,佔銷售總收入比例為6.3%,這一比例與國際一流汽車集團基本一致。未來,吉利仍會保持較強的研發投入。

  「新四化」已成為吉利科技轉型的核心,吉利不斷佔領技術制高點。

  吉利努力探索多元化新能源技術路徑,實現了從技術追隨到技術引領的新跨越。吉利積極推動電氣化及新能源技術在車型產品中的應用,對相關領域的主流技術路線均實現了覆蓋,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吉利匯聚了全球3000多位新能源人才,投入超300億元,擁有新能源領域核心專利技術超過300項,實現了真正100%自主研發的中國新能源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在新能源領域新模式及前沿技術方面均有布局。

  汽車智能化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吉利正加速邁入全面自動駕駛階段,新量產車型L2配置率和市佔率均為中國品牌第一,並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L3級別車型的量產。今年,沃爾沃、極星、領克與全球自動駕駛技術領導者Waymo公司達成全球獨家戰略合作關係。吉利還計劃2022年在亞運會相關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運營。

  在網聯化席捲而來之際,吉利已有斬獲。兩年來,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與數百家不同領域的企業展開合作,推出在業界具有領先水平的產品,引領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進入「超級大腦」新時代。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多個品牌22款車型搭載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累計銷量超200萬輛。

  汽車共享化代表著產業之間的高度融合。在這一領域,一系列舉動讓吉利逐步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截至8月1日,國內首個新能源網約車B2C平臺曹操出行,已擁有3940萬註冊用戶,APP日均接單量96萬單。吉利還與戴姆勒共建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收購太力飛車、與戴姆勒共同投資Volocopter,全面布局城市低空出行。

  吉利的腳步不止於此,吉利的目光是長遠的。吉利在衛星科技領域持續投資,將其作為科技轉型的助推器。通過布局低軌衛星,吉利控股天地一體化的立體出行版圖日漸清晰。從地面出行到低空出行,從研發車聯網系統、車載晶片到布局低軌衛星,吉利正努力實現軟硬體結合,讓科技賦能未來出行,推動交通變革與發展。衛星項目不僅為吉利自身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還為未來出行、智能駕駛、工業製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構建科技生態鏈優勢。

  如果說製造技術方面搶佔制高點給了中國汽車業足夠的競爭底氣,那麼以用戶為中心,加速數位化轉型將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打通研發和服務,為企業帶來效益,這也是中國汽車業所面臨的機遇。

  在吉利控股集團整體數位化規劃框架下,不僅在傳統的數位化營銷、協同研發、智能製造方面重點布局,並取得良好效果;同時積極布局大數據中臺,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軟體定義汽車、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方面都已取得了先機。

  汽車業經歷百年發展,在汽車硬體競賽道上已經很難分出上下輸贏,汽車早已不再是稀缺品,自身正日益成為一種複雜化、精緻化的載體,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將是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綜合體,同時也是一個移動智能終端,軟體已悄然在定義汽車的未來。吉利研究院已擁有上千名軟體背景研發人員,在電子電氣架構、電控技術、自動駕駛、車聯網、車路協同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多項自主核心技術,並努力搭建汽車軟體生態。

  致力於全面實現工業4.0智能製造,吉利研發了數位化雙胞胎技術、智能物聯網作業系統,打造基於規模化定製的智能物流平臺、工業網際網路協同製造平臺、製造業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APP)等三大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基礎平臺。上述智能製造技術平臺已在公司車型研發試製生產線中應用,未來將逐步推廣應用於各生產基地。吉利義烏基地是全球最大的高端動力智能製造基地,是世界級微米工廠,全面對標歐洲豪華車標準。戴姆勒專家考察吉利發動機製造基地後表示,吉利發動機製造基地處於全球頂級水平。在自動駕駛領域,吉利也已實現十餘種無人駕駛應用場景。

  雲端管理為吉利賦能從汽車設計研發到產品銷售全價值鏈,可實現全球協同生產業務模式;大數據中臺則打通了大數據和工業APP的應用;而數位化營銷幫助企業形成營銷向銷售的直接轉化。

  吉利數位化轉型還將繼續堅持方案全球化、架構標準化、技術服務化的原則,不斷賦能業務,引領業務變革,建設世界一流數字智能應用平臺。

  全球視野把握產業新趨勢

  實現高端化的前提是全球化的視野和格局。吉利堅持全球化戰略,遵循世界汽車發展規律和流程,緊貼全球汽車技術發展潮流,並在全球範圍內尋求資源協同和規模化效應,與全球夥伴合作,無論是在技術研發、模塊化造車,還是在採購供應、供應鏈安全方面,吉利都以其全球化視野和格局在孜孜以求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企業。

  在技術研發上,吉利秉持的研發理念是自主突破創新,融合全球智慧,掌握核心技術。為此,吉利全球範圍內搭建起研發體系,在全球建有五大工程研發中心和五大造型設計中心,構成全球研發體系,此外,沃爾沃汽車集團擁有三大研發中心、三大造型中心。多年來,吉利的全球收購也成為其技術突破的重要支撐。融合全球研發智慧讓吉利得以勇立潮頭,持續成為引領中國品牌汽車技術變革的一大力量。

  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之際,吉利汽車著眼全球,緊抓轉型機遇,洞察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聚焦「新四化」,推進整車環節「強鏈」發展以及零部件環節、研發設計檢測及汽車服務環節「補鏈」發展,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研發產業圈,推動5G車聯網關鍵技術和應用突破,實施育鏈行動。

  面對市場調整,吉利的全球化思維助力其前瞻布局供應鏈體系,與零部件合作夥伴深化合作,通過聯合開發,聯合招標、聯合定點、早期介入等方式,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吉利汽車與寶騰汽車、沃爾沃汽車等品牌之間聯合採購持續深化,規模效應顯著提升。目前,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聯合採購佔比已超70%,近40家吉利供應商走出國門,為寶騰汽車以及吉利白俄工廠提供配套。

  全球化思維也使吉利的造車理念不斷進化,從而助力其推動品牌向上,在強手如林的全球汽車業界獲得更多話語權。

  2020年,吉利汽車正式從3.0精品車時代進入科技吉利4.0全面架構造車時代。而由吉利和沃爾沃聯手開發的世界級模塊化架構——CMA超級母體成為其核心支撐,並已應用到沃爾沃、領克、吉利、極星四大品牌,開發了包括領克01、02、03、05、星越、XC40、極星2等近20款明星產品,累計銷量已超60萬輛。

  吉利的四大全球化基礎模塊架構BMA、CMA、SPA及PMA覆蓋了從純電到燃油、從緊湊型到中大型車型的全面產品布局需求,前瞻性地為互聯、安全、新能源、未來自動駕駛等領域提供了充分支持。吉利已成為模塊化造車效率最高、產品布局最廣的中國品牌,努力為用戶提供極致化體驗。

  內外循環參與格局大重構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構建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於中國汽車企業而言何嘗不是如此?

  面對變化,吉利汽車堅持開放協同,促進國際循環,帶動國內循環。

  海外市場一直是吉利汽車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東歐、中東、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區域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吉利汽車的覆蓋,如俄羅斯、白俄羅斯、沙特、科威特、菲律賓、馬來西亞、智利等,吉利擁有的海外銷售和服務網點近400個。

  今年上半年,秉承「三東戰略」,吉利汽車在海外重點布局東歐、中東、東南亞等區域市場,並以此作為核心,向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輻射,逐步提升業務覆蓋範圍,擴大品牌影響力。截至目前,COOLRAY(繽越)、AZKARRA(博越PRO)等明星產品已在「三東市場」成功投放。

  5月6日,吉利繽越和繽瑞在沙特上市。5月30日,吉利博越PRO在菲律賓發布並同步開啟新車銷售和交付。6月30日,吉利繽越在卡達上市。6月,吉利繽越在菲律賓市場獲得細分市場銷量第二。明星產品的出口進一步深化了吉利的海外布局。即便在疫情影響下,1-6月,吉利累計出口量達到了19573輛。

  對領克而言,今年也是開啟全球化競爭的關鍵性一年。領克計劃於2020年開始在歐洲銷售旗下產品(01PHEV),目前正在穩步推進。

  吉利在海外的企業上半年表現也值得圈點。吉利參與合資的「白俄吉利工廠」是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首個汽車合資項目,也是吉利實施國際化戰略背景下第一個海外建廠項目。上半年,吉利汽車白俄工廠銷量在當地乘用車市場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二,達到4350臺,市佔率達到17.52%。

  吉利在技術、質量體系和人才等方面持續賦能寶騰,使寶騰的研發能力、產品品質、體系能力和經銷商水平不斷提升,更多協同效應正在顯現。

  1-6月,寶騰市佔率達到21.2%,較去年同期增長6.5%。7月銷量13,216輛,創8年以來新高,環比增長37.3%,同比增長45.7%。四款車型在各自細分市場取得領導地位,品牌向高端化、智能化、年輕化方向升級。基於BMA平臺打造的寶騰X50(馬來版吉利COOLRAY車型)將在10月中旬正式下線。寶騰X70的本地化生產是中國汽車企業產品、技術、人才、管理、資金輸出的成功案例。

  吉利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2020年3月,英國一家品牌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全球十大汽車品牌價值排行榜,大眾、戴姆勒、豐田、寶馬、本田等世界一流車企包攬了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榜前五名,而位列第九的吉利了是唯一一家進入這份榜單的中國車企。

  2020年8月,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公布,吉利在上榜的全球車企中排名第18位,在上榜中國車企中居第六,在500強中位列243名。中國民營車企僅吉利入圍。

  吉利汽車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美銀美林目前上調了吉利汽車(00175)目標價由14.2港元升至22.3港元,重申「買入」評級。美銀美林發表研究報告稱,重申對吉利汽車的「買入」評級,認為吉利汽車通過其CMA平臺技術可加快產品發布,這一優勢能夠使公司更快取得市場份額。

  美銀美林指出,吉利汽車在科創板上市,為公司未來收購提供更多融資渠道,預期如果公司與沃爾沃汽車整合成功,那麼將產生協同效應,同時有效推動公司每股盈利的增長,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市場銷量的趨勢,目前美銀美林下調全年銷量及淨利預測,並將2021至2022年盈利預測調高4%及3%。

  中信證券近日指出,2020年7月吉利汽車(00175)銷量合計10.52萬輛(含領克),同比+15.8%,環比-4.5%。領克品牌汽車銷售繼續同環比增長,實現銷量1.53萬臺並創下歷史最高月銷量,同比+78%,環比+16%。維持「買入」評級。

  從追隨到引領,從對標到立標,吉利正和中國汽車業一起向價值鏈中高端挺進,加快推動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參與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重塑。

相關焦點

  • 2019甘肅創新驅動答卷:科技創新 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我們這一年·2019答卷創新驅動答卷】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周斌全  國內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註冊上市、510所新型離子電推進系統搭載實踐二十號成功在軌驗證;趙紅衛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記增、石峰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剛剛過去的一年,對甘肅科技來說是豐收的一年,一系列具有顯示度的科技成果落地開花,一批科技人才在各自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引領甘肅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 項目招引跑出「加速度」
    就在昨天下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主辦的第三屆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大會上,落戶桐鄉的百度人工智慧產業園項目成功籤約,擬打造百億級人工智慧產業生態。「烏鎮時間」,落地桐鄉的「大單」不只一筆。項目招引跑出「大會」加速度,得益於桐鄉IP效應的持續放大。就在11月23日下午,網際網路之光博覽中心紅亭人頭攢動,「數字驅動桐鄉高能級產業創新發展」桐鄉發布專場活動在這裡舉行。桐鄉以東道主的身份,從政府政策與服務、商業合作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向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及國際網際網路企業家代表作自我介紹。
  •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站在2021年的起點回望2020年,縱有「陰霾」籠罩,但抵擋不住新區的發展熱潮,一系列重大項目在攻堅突破中「加速度」,一條條產業鏈在補齊補強中「強筋骨」,一個個重大籤約在貼心服務中吃下「定心丸」。各項經濟指標逆勢上揚,持續領跑省市,全年全域籤約項目284個,引資1055億元。
  • 復興號 跑出幸福「加速度」
    復興號,跑出中國「加速度」 2008年,首列國產「和諧號」CRH3型高速動車組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並在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運營,標誌著中國正式步入「高鐵時代」。 2018年,河北製造的我國首列16輛長編組「復興號」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並投運,成為全球最長高鐵列車。
  • 「新引擎」跑出「加速度」——從世界智能大會看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華社天津6月24日電 題:「新引擎」跑出「加速度」——從世界智能大會看中國經濟新動能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大會舉辦地天津,向嘉賓亮出擁抱智能時代的「成績單」:全球領先的超級計算機、全球首款腦機接口專用晶片「腦語者」等智能科技成果不斷湧現,每5家規上企業中就有1家是智能製造類企業,2019年智能科技產業比重達到16.6%……  天津並非個例,它是當下中國大力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縮影。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雙循環」,中歐班列跑出「湖南加速度」
    2020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湖南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逆勢」增長,交出了亮麗「成績單」。這不僅讓其自身獲得了巨大發展,提高了知名度,也為湖南搭建起了一條通聯世界的「橋梁」。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湖南,中歐班列何以跑出全國領先速度?請聽觀潮君為你細細解說。
  • 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
    措施見效,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又一個首單!去年12月,上海,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中國境外投資者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基金產品順利落地。同月,高盛集團正式啟動程序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高盛高華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證券公司。
  • 河鋼集團:科技創新賦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挺起大國重器和超級工程的鋼鐵脊梁、打造中國鋼鐵硬核競爭力、再造產業新未來……,河鋼人以蓬勃昂揚的奮進姿態,點燃科技創新強勁引擎,在極不平凡的年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奮力奔向新未來。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深化「兩個結構」優化,著力增強產品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河鋼集團超越同行、超越過去、超越自我,迸發出了嶄新實力。
  • 四川德陽旌陽新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12月18日,在位於四川德陽旌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的德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裡,10多名研發人員正忙碌著調試石墨烯下遊產品的「配方」。  改革開放40年來,旌陽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加快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從無到有,加速集聚,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使之成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近年來,旌陽區與近3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了新興產業從「單打獨鬥」走向「抱團發展」。
  • 簡化外資入場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措施見效,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又一個首單!去年12月,上海,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中國境外投資者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基金產品順利落地。同月,高盛集團正式啟動程序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高盛高華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證券公司。
  • 24年品牌向上 北汽福田跑出三大「加速度」
    北汽福田24年品牌向上,是科技、產品、質量提供了全方位「加速度」。科技加速度 科技基因打造用戶價值驅動力北汽福田圍繞「智能化、新能源化、網聯化、輕量化」創新理念,開啟「科技加速度」,參與國家強制性標準制定29項,授權專利達7900件,並創新性地提出「四化一鏈」,在場景營銷、國六產品推廣方面重點發力
  • 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原標題: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
  • 國家會展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
    內容提要:從市住建委獲悉,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標誌性工程,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完成鋼結構、幕牆、屋面工程,正在進行室內精裝、設備安裝等收尾工作。其中,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一期展館將於今年6月24日投用。
  • 朱法棟: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
    奮力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訪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1月9日,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就如何貫徹落實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精神,記者採訪了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面對複雜嚴峻的發展局面,朱法棟表示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奮力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為「十四五」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 林逢鎮:生豬產業跑出加速度
    林逢鎮:生豬產業跑出加速度 www.gxbszx.gov.cn  2020-11-19 09:08  閱讀:394次  作者:黃琴芳  編輯:吳黃蘭  來源:右江日報
  • 蘇評│砥礪前行 跑出交通強省 「加速度」
    滬蘇通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和鹽通高鐵等多條鐵路先後建成開通,全省高鐵初步成網,「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交通強省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快馬加鞭,交通強省跑出「加速度」。「十三五」以來,江蘇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累計完成投資6217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60%,構建了公鐵水空融合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瀘州江陽:重點項目奏響最強音 跑出「加速度」
    1月5日,位於江南科技產業園的合達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工人們正在忙著生產手機攝像頭,這是江陽區引進的一個電子信息產業項目。重點項目是擴投資、穩增長、優供給、補短板的重要抓手,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 立足大灣區 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原標題:立足大灣區,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高速發展。
  • 創新帶動,跑出「加速度」
    近年來,六師五家渠市以深化團場綜合配套改革為動力,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農業現代化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示範區引領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麼,對於六師五家渠市的職工群眾來說,如何在土裡淘金?事實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