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為什麼要服用碘化鉀?
碘是人體必須的元素,碘進入人體後,主要沉積在甲狀腺。放射性碘進入體內也主要沉積在甲狀腺,從而導致甲狀腺癌等疾病。甲狀腺對碘的吸收有一定限度,如果提前或及時服用碘化鉀,可以使甲狀腺處於碘飽和狀態,即使放射性碘進入體內,也不能大量在甲狀腺沉積而較快排出體外,從而保護了甲狀腺。在車諾比核事故中,因部分民眾沒能及時服用碘化鉀,導致了多人後來患甲狀腺癌。
20.怎樣服用碘化鉀?
應該聽從政府或救援人員的安排。服用穩定性碘通常與公眾隱蔽、撤離等措施同時進行。對成年人推薦的服用量為100毫克碘(相當於130毫克碘化鉀或170毫克碘酸鉀),對孕婦和3—12歲的兒童,服用量為50毫克,3歲以下兒童服用量25毫克。對碘過敏者慎用。需要注意的是,碘化鉀儘可能在懷疑受到放射性碘內汙染4小時之內服用。
21.沒有碘化鉀怎麼辦?
可以使用其它穩定性碘製劑代替碘化鉀。如服用少量稀釋過的碘酒。
22.孕婦能服用碘化鉀嗎?
對妊娠三個月的孕婦,需要謹慎服用碘化鉀。
23.除了碘化鉀,還有哪些輻射防護藥物?
還有普魯士藍、促排靈、褐藻酸鈉等針對不同放射性核素的藥物,以及對症治療的藥物,這些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4.到哪裡能得到這些藥物?
可以到政府指定的核事故應急醫療機構獲取。
25.福島核電站事故會造成放射病嗎?
是否會造成放射病主要取決於受照劑量。目前報導的洩漏量下,處於安全控制距離之外的人員不會造成放射病。
26.放射病有什麼症狀?
輕度急性放射病照後幾天,可出現疲乏無力、頭暈、失眠、食慾減退和噁心等症狀。也有發生嘔吐者,但次數不多。中、重度急性放射病照後數小時,即可有疲乏無力、心悸驚恐、頭暈焦慮等表現,相繼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
27.懷疑自己得了放射病怎麼辦?
到當地政府指定的核事故應急醫療機構諮詢、診斷和治療。
28.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有哪些途徑?
放射性物質主要通過吸入放射性汙染的空氣或食入放射性汙染的食品和飲用水進入體內。身體表面受到放射性汙染,特別是傷口汙染,也能使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
29.在懷疑受到放射性汙染的地區,我們飲食方面應注意些什麼?
儘量避免在此地區進食、飲水。必需時應食用政府統一發放的食物和飲用水,或者食用家庭儲備的罐裝、瓶裝、袋裝等密封包裝的食品和水。
30.懷疑自己體內有放射性物質該怎麼辦?
到醫學應急專門機構,或當地政府指定的核事故應急醫療機構諮詢、診斷和治療。
31.體內有放射性物質該怎麼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儘早使用普魯士藍、促排靈、褐藻酸鈉等針對不同放射性核素阻吸收、促排藥物,也可用催吐、緩瀉等對症方法治療。
32.核輻射能致癌嗎?
核輻射可能致癌。輻射致癌效應除了熟知的白血病以外,還有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等。輻射致癌是一種隨機性效應。
33.核輻射損傷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核輻射損傷本身不會遺傳給下一代,但如果生殖細胞受到損害,可能導致後代出現畸形、智力障礙等。
34.放射性汙染區的農畜產品能食用嗎?
放射性汙染區的農畜產品,如牛奶、蛋、肉、魚、蔬菜等,可能受到放射性汙染,必須經過相關部門檢測後才可判定能否食用。
35.我國會受到這次事故的影響嗎?
到目前為止,福島核電站事故尚未對我國造成影響。以後是否受到影響要視事故的發展而定。
36.如果懷疑自己旅日期間受到核輻射,回國後可以到哪裡去諮詢?
可以向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進行諮詢,我所已開通健康諮詢電話,並有專家24小時值守。
諮詢電話:010-68212874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