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類的活動,物種入侵也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比方說在我國,就有一種從加拿大入侵而來的生物——「一枝黃花」,它原本產於北美洲的溫帶地區,但是卻在人類活動的帶領下,近年來不僅入侵到歐洲和東亞,而且在我國也日益猖獗。
那麼,為何一枝黃花可以快速在多地擴張呢?研究發現,這與它們為了活下去,苦練耐熱本領有關,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生態學專論》上。
什麼是一枝黃花?
雖然它的名字看起來很隨便,就好像是隨便起的名字一樣,但是這種植物卻生命力極其頑強,從海拔500多米的地方,到海拔將近3000米的地方,無論是樹林中還是小道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它是如何來到我國的呢?這就需要從1935年開始說起了。是的,你沒有看錯,當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加拿大的一枝黃花就已經被當時的有錢人家,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入到我國了。不過,後來它由於繁殖能力極強,很快就在我國泛濫了,正如同上文中提到過的一樣,如今幾乎隨處都可見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身影。
這種植物有多討厭呢?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發育是離不開陽光和肥沃的土壤,而一枝黃花為了活下去,它們的競爭能力極強,它們由於根莖非常的發達,所以會深入土壤內部,將周圍其它植物的養料全部汲取,而且還因為它們長得普遍都比較高大茂盛,這樣一來,它們出現的地方,也遮擋了不少其它植物的陽光。
所以,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加拿大一枝黃花就是一種自然界的「生態殺手」,它們出現的地方,一旦泛濫成災,就會導致當地的其他植物都日益枯萎,而由於植物是生態鏈循環的基礎,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自然也會因此而遭到了破壞。
為搶地盤苦練耐熱本領
其實提到植物,很多人都會覺得植物和動物不同,它們並不算是生命,但事實上,植物作為生物的一種,它們也和動物一樣,有著相似的演化之路。而且很多植物也都是進化界的異類,比方說加拿大一枝黃花。
研究發現,原本生活在溫帶的一枝黃花,竟然開始朝著赤道擴張,我們都知道,維度越低,溫度也就會越高,赤道是熱帶環境,顯然和一枝黃花的棲息環境不同,那麼,一枝黃花是如何在熱帶生活下去的呢?
讓研究者驚訝的是,它們竟然通過抗氧化酶來高效清除活性氧,之後就可以來抵抗炎熱、乾燥的氣候了。
而且如今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也對於一枝黃花朝著耐熱的方向演化,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它們如今已經可以在平均氣溫24攝氏度左右的地方生活,而且已經開始對周圍的植物出現了威脅,未來如果它們持續朝著更多的地方蔓延,或許全球植物多樣性,都會受到影響。
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辦法消除一枝黃花呢?或者說,讓它在原本適合它的溫帶環境中生長,而不再蔓延到其它地方?
如何控制一枝黃花的蔓延?
其實,首先為了控制它的蔓延,就需要嚴格控制在平均氣溫超過20攝氏度的地方,禁止種植一枝黃花。特別是當它進入生長期的時候,一定要趕在它種子成熟之前將它們清除掉,這樣就可以減少一枝黃花種子的傳播。
同時對於大面積一枝黃花出現的地方,也可以採用「一把火」的方法,就是通過大面積焚燒來將它們斬草除根。不過,這個方法不僅會威脅其它無辜的生物,同時也很難做到「徹底清除」,因為上文中我們提到過,一枝黃花的根莖非常深,所以,焚燒過後,可能生命力頑強的它們,也會再次萌芽。
此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通過化學製劑來清除它們,不過,這種方法也並不理想。研究者認為,或許日後可以在一枝黃花蔓延的地方,種植它們的「天敵」,比方說和它生長環境差不多的蘆葦。
蘆葦同樣是生命力超級頑強的植物之一,或許它的出現可以打壓一枝黃花,讓它無法通過汲取其它生物的養分來壯大自己。
當然,除了一枝黃花之外,外來物種入侵還有很多生物都需要進行治理和清除,當然,也有一些外來入侵物種被我們吃到「快消失」,比方說小龍蝦、牛蛙等,但是這仍然只是少數物種,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還是要儘量做到不要放生品種不明、來路不明的物種,否則就很容易導致自然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