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2021年的第一周市場迎來開門紅,上證指數突破3500點,2021牛年會迎來牛市嗎?
作者:胡群
封圖:圖蟲創意
在連續收穫6個上漲之後,A股漲勢漸弱。1月8日,三大指數高開後全部翻綠,創業板一度跌近1.5%。
「大漲之後,再調整一下,這是給散戶降溫,有利於增加投資者理性。」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稱,整體上看好未來一段時間的股市。從基本面上看,中國經濟繼續加快復甦,由於基數原因,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有望超過10%,企業盈利增速更可能在20%以上,這些都對股市構成支撐和利好。然而,對於散戶來說,股市投資還需要理性,不要追漲殺跌,更不要奢望「一口吃個胖子」,建議散戶以配置指數基金和業績良好基金公司的主動基金為主。
2021年的第一周市場迎來開門紅,上證指數突破3500點,2021牛年會迎來牛市嗎?
瑞銀策略團隊預計2021年滬深300指數的盈利增速將達到17%(MSCI中國指數達21%)。格上研究調研了景林資產、石鋒資產、世誠投資、保銀投資、凱豐投資、正心谷、聚鳴投資、丹羿投資、源樂晟資產等9家私募機構,機構普遍對2021年的股市並不悲觀,認為是結構性行情,資金會更加理性,企業業績的盈利增長可以消化估值,但投資難度加大,預期收益率或低於2020年。
1月7日,長江商學院發布《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對A股走勢的看法比上期更加樂觀,67.5%的受訪者認為A股會上漲,比上期上升9個百分點;投資者看好股票、股票型基金,對股票投資的淨增加人數佔比為20.9%,與上期相比,雖稍有降溫,但整體非常樂觀;對股票型基金的淨增加人數為16.5%比上期提高2.7個百分點。受訪者同樣看好A股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表現,約45%的受訪者認為未來A股淨利潤增速能夠超過10%,比上期提高了7.7個百分點。在風險方面,首先,64%的受訪者認為A股價格基本合理,雖然比上期下降了2.2個百分點,但與歷史調查相比,這個比例仍然居於高位。
「我們正處在10年以來罕見牛市的前夕。」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劉勁稱,這與2015年所謂的「改革牛」完全不同,2015年的股市明顯是在加槓桿,任何投資最終需要基本面的支持,現在決定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多數核心因素都是向好的,整體風險可控。
《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給出了當前可能處於牛市開端的六大理由。
理由一,新冠疫情。2020和2021年的投資市場以及實體經濟,從很大的程度上講,主要的驅動因素是疫情以及各國政府和社會對疫情的應對。在全球重要經濟體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可以真正控制住疫情、基本回歸經濟常態的國家。隨著疫苗的大規模使用,在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有望在全球範圍內基本得到控制。即使萬一疫苗效果不如預期,全球唯一能夠抵禦新冠的做法就只有中國嚴防死守的嚴厲政策了。從目前看來,對新冠疫情的「嚴防死守」「零容忍」的態度和方法是各國所有選項中最有效的。
理由二,實體經濟。2020年前三季度,美國GDP比去年同期下滑23%,歐元區下滑21%,日本下滑17%。相比之下,我國經濟 「一枝獨秀」,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0.2%,GDP規模與去年同期持平。與歐美日不同的是,中國的經濟回彈主要原因是控疫政策效率高,成本低;而歐美日是靠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強刺激,效率低,後遺症會很嚴重。
理由三:國際環境。隨著美國大選的結束,拜登總統上臺會帶來更為理性的、系統性的對華政策,這有助於降低冷戰和熱戰的風險,降低投資的不確定性。
理由四:改革開放的決心。在過去一年裡,資本市場的大力改革,海南的空前開放政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及中歐投資協定的籤署都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正在沿著深化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堅持正確的道路,基本面的增長就會有保障。
理由五:全球的零利率狀態。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導致世界各國央行不得不迅速補充貨幣供給,把基準利率降到零。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唯一一個還保持2.5%左右正利率的國家。當基礎利率降到零以後,所有能帶來正回報的投資都會變得非常有吸引力。
理由六:低估值。無論從哪個角度對中國的股市進行判斷,中國股市的估值都是二十年來最低的。目前中國A股整個市場的估值實際上僅僅略大於淨資產。
「一年期國債收益率,中國大概2.5%左右,但是其它重要的經濟體,包括美國、日本、歐元區,日本和歐元區利率已經是負利率了,比如你拿來投資的話,不僅得不到正回報,得到的是負回報,美國基本是零。」劉勁稱,當前A股市場價格基本合理,市淨率剛剛超過1。
來源:長江商學院《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