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上海監獄系統的民警如何普法?

2021-01-14 澎湃新聞

上海監獄系統取得律師資格證的民警佔全體監獄民警總數的3%,其中也包括多位公職律師。

「警官,為什麼我沒被認定為自首?警官,為什麼定我這個罪名……」面對服刑人員的諮詢,民警蔣志俊總會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耐心為他們解釋。

「這考驗了民警對刑法知識掌握的程度,只有紮實掌握法律知識,才能對服刑人員進行效果顯著的普法教育。」蔣志俊說。

2012年,蔣志俊通過公務員招考入職上海監獄系統,在軍天湖監獄工作5年後,於2017年回滬工作,2019年,他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作為監獄講師團的一員,蔣志俊負責服刑人員法律課程的講授教育。

邊學邊做,常學常新,他將學習和工作有機結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稱《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共7編1260條,涵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蔣志俊第一時間便通過書籍、網絡等方式學習《民法典》相關內容。「只有明法才能執法,只有知法方能施法。」蔣志俊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他指出,服刑人員在大牆內學習《民法典》,能在將來刑釋後與社會有效銜接。

蔣志俊在給服刑人員講授法律知識。受訪者供圖

因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差異,服刑人員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蔣志俊和講師團其他講師便在熟練掌握法律條文的基礎上,將一些深奧的專業詞彙進行口語化,便於課堂上全體服刑人員聽懂理解。

根據上海監獄管理局安排,各監獄會定期開展普法活動,採用整體普法與個體普法相結合,以集中上課、個別法律諮詢解答等主要形式向服刑人員普法教育。一周或者隔周進行一次、全體服刑人員參與的普法「大課授課」是工作中的重點環節。

「大課授課時,我以法律專業的視角,從《民法典》出臺的背景講到民法對每一名服刑人員日常生活的影響。」蔣志俊介紹,監獄也會通過黑板報評比、知識競賽等形式,向服刑人員普及法律知識,「效果相當好」。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顯示,居住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老年服刑人員李某曾告訴蔣志俊,自己沒有子女,入獄前因房屋問題跟家庭有些矛盾,學習《民法典》關於居住權的規定之後,他知道自己出獄後不會居無定所,對回歸社會後的生活有了信心。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上海監獄系統取得律師資格證的民警佔全體監獄民警總數的3%,其中也包括多位公職律師。

監獄裡的公職律師,具備民警與律師的雙重職責。

在工作中,監獄民警的權利和義務要受到法律保障;同時,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也面臨子女、婚姻、繼承、申訴等法律問題,需要專業的法律諮詢和援助。這就離不開公職律師的工作。

馬培青查閱法律資料。受訪者供圖

2012年,馬培青從社會律所辭職,通過公務員考試來到上海監獄系統工作。因為曾當過律師,又有相關政策支持,馬培青想用專業知識服務於監獄工作。

2018年8月,經上級部門批准,馬培青獲得公職律師證,主要辦理監獄的法律事務,提供法律意見。

「上海監獄系統有專業的法律人才隊伍,定期為服刑人員進行普法教育,同時也會為幹警進行法制培訓。」馬培青說。

成為公職律師的兩年間,馬培青多次參與規範性文件起草審議修改、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研究、涉訪涉訟事項辦理、代理行政複議應訴及國家賠償案件等。

服刑人員也有法律訴求,房產糾紛、婚姻問題等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為服刑人員「一對一」解答法律事宜的過程中,馬培青發現,服刑人員疑惑的癥結點在於對法律的理解不夠,這也讓她認識到要更進一步加強個別化的普法教育。

「公職律師讓我身上多了一份責任。意味著我要用更公正、客觀的視角分析研判執法問題,指導基層部門掌握好寬嚴相濟的執法尺度。同時還要發揮好自身的優勢,提升監獄執法規範水平,推動監獄法治發展。」馬培青表示。

11月30日,2020年「憲法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據了解,在上海監獄管理局的指導下,各監獄還將圍繞監獄整體法制宣傳,以《我與憲法》講述學習心得與體會、向憲法宣誓、開展集中憲法授課等形式在幹警、服刑人員群體中進行宣傳憲法活動。

原標題:《【一線】上海監獄系統的民警如何普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裡也是「上海」,吳家窪監獄十二時辰
    編者按:它們是名副其實屬於上海管轄的地域,卻距離上海超過300公裡;他們是上海監獄系統的人民警察,為了維護安全穩定,卻只能和心愛的人持續上演「雙城記」。吳家窪、四岔河、白茅嶺、軍天湖,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地名,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上海飛地。曾經,他們分別承擔著遊民安置、罪犯改造、勞動教養、強制戒毒等一系列職能;如今,他們也有著一個共同的屬性——「域外監獄」。
  • 聽上海監獄民警講述不一樣的「大牆故事」
    這一場升旗儀式是上海監獄民警為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展示警察形象、弘揚警察精神、凝聚警心力量、提振警心士氣特別組織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來自基層監獄單位的9位民警圍繞主題、立足本職,就如何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警察隊伍建設作出的各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訓詞要求,忠誠履行好新時代監獄工作職責使命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展示了上海監獄民警忠誠擔當、不懈進取、甘於奉獻的職業情懷。
  • 回首職業生涯 即將退休的監獄民警會說什麼?
    林國平「很高興,自己參與了監獄多年的發展。」「有機會,我還會為監獄事業添磚加瓦。」……這是一群監獄老民警動情的言語。那時,他將全部時間和精力都奉獻在了崗位一線,每天釘在工地上,解決了無數個設備運轉上的難題,完成了一次次維修任務。2007年,他調到監管大隊,被安排到車行通道崗位。在這裡,他依然投入了極大的工作熱情。早上7點半,當大家剛邁出家門時,他已到達工作崗位。搞好衛生、清點物品、檢查設備……做完所有的準備工作後,他開始等待車輛的進入。
  • 越獄輪番上演 如何鞏固監獄安防系統?
    為實現跨區域、大範圍的統一管理,除了要求系統具備海量設備的接入,系統模塊化分層設計外,還要求系統能提供標準化的接口,可讓視頻數據與上下級平臺進行對接,輕鬆實現整合。  隨著網絡化的進一步興起,安防系統IP化已經逐漸代替傳統的模擬系統,而作為監獄的安防系統,體現得更加明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監獄也掀起了技改的浪潮,將系統逐步網絡化。
  • 酒泉監獄深化監獄管理和隊伍建設大整頓活動紀實
    突出「一個亮點」 聚焦從嚴管黨治黨加強基層黨建  1月14日,酒泉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李文唐在監獄黨建和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結合組織黨員民警集體觀看金一南教授《如何打造一支有靈魂有血性的隊伍》講座,分析指出:「酒泉監獄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同時處在單項工作在全國拿冠軍的重要機遇期
  • 【學四史】回眸上海監獄歷史(四):體制改革劃時代,上海監獄再出發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70多年監獄發展歷程的第四階段:轉型發展時期(21世紀初至今):體制改革劃時代,上海監獄再出發。「政治引領、黨建先行」是這個時期監獄工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重要體現。進入新世紀,上海監獄按照國家關於監獄工作的總體要求,通過調整監獄布局、創建現代化文明監獄、改革監獄體制、監獄現代警務機制建設,全面提高幹警綜合素質和監獄信息化水平等,推動轉型升級,監獄工作逐步走上正規化軌道。2003年,上海被國務院列為監獄體制改革試點省市之一,逐步實現「全額保障、監企分開、收支分開、規範運行」的改革目標。
  • 新疆監獄系統獄偵骨幹赴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受訓
    原標題:新疆監獄系統獄偵骨幹赴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受訓亞心網訊(通訊員 伊力哈木江 張玉龍 胡煜明/文 王濤/圖)為進一步加強獄內偵查工作,確保監獄安全穩定11月18日,監獄管理局召開獄內偵查民警赴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培訓動員會。自治區司法廳黨委書記、監獄管理局黨委書記、政委張雲到會並講話。司法廳副廳長、監獄管理局局長範軍主持會議。會上,張雲書記從思想認識要到位、信心責任要增強、培訓學習要認真、素質本領要提高等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 致敬警察節 ▏扎蘭屯監獄從警紀念儀式;​錫林浩特監獄首個人民...
    從警40周年、30周年、20周年、10周年、5周年、1周年的民警代表分別分享從警感悟,暢談對「中國人民警察節」喜悅之情。監獄領導班子成員為發言的民警代表頒發了從警紀念證書。老民警代表將這面賦予時代意義的警旗傳遞到青年民警代表手中,交出使命的重託。緊握警旗,青年民警代表莊嚴承諾:「請組織和老同志們放心,我們一定時刻牢記重要訓詞,繼承和發揚監獄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入警誓言。」
  • 上海這位村支書成基層普法「活化石」,上了《法治日報》頭版頭條
    督 君 按 沈彪是上海市嘉定區北管村黨支部書記,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還是上海市勞模、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和2017年感動上海年度人物。與眾多榮譽相比,基層普法「活化石」的標籤更讓他自豪。在任34年,他見證並參與了從「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的全過程。
  • 張學忠:進一步推進監獄體制改革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現在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監獄安全穩定的形勢依然嚴峻。    對於今後的工作,張學忠委員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推進監獄體制改革,要完善監獄與監獄企業的規範運行。
  • 江西省饒州監獄召開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座談會
    從2018年派遣監獄民警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以來,饒州監獄派遣的監獄民警目前已覆蓋上饒市、鷹潭市等地的13個縣區,有力地深入推進了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座談會上,13個縣區的派遣民警就派駐以來各自工作重點、工作方法、工作經驗以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等進行了相互交流,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司法部、省政法委、司法廳及監獄管理局關於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指示精神,推進和規範社區矯正工作,提高教育矯正質量,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區,預防和減少犯罪。
  • 湖西監獄抓住四個重點紮實推進基層基礎建設
    雙基建設湖西監獄緊緊圍繞「抓基層、打基礎」目標任務,突出抓好隊伍管理、區域防範、完善設施、制度建設等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努力提高監獄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探索建立以崗位職責為核心,以考核為激勵約束的工作體系,加強科室監區及其中層領導的考核,修訂完善《隊伍建設績效考核辦法》,將黨建考核和績效考核作為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進一步提高民警執行力,切實將制度要求落實落地。三是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深入開展評先樹優活動,把季度之星、優秀執勤民警的評選比例向監區傾斜,大力營造重視監區一線、抓基層打基礎的濃厚氛圍。四是落實從優待警政策。
  • 「抓癩蛤蟆是該被判刑」但普法做到位了嗎?
    今年5月24日6時許,公安民警在瀘州市江陽區況場鎮保林村巡邏時,發現村民羅某背篼內裝有95隻癩蛤蟆;當天9時許,民警在該村又發現村民李某丈夫張某背篼內裝有131隻癩蛤蟆。經鑑定,他們捕捉的癩蛤蟆為中華蟾蜍,屬於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民警調查獲悉,羅某和張某背篼內的癩蛤蟆均是在農田內捕捉,而張某背篼內的癩蛤蟆系妻子李某所捕捉,他們捕捉癩蛤蟆是為了賣錢。
  • 「十四五」時期如何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在形式上更加重視活動、項目和實踐等參與式法治教育,讓學生從被動聽適當轉向做中學、參與中悟,切實提高民法典普法的實效,提高學生運用民法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樹立民法精神和民法思維。  四、社會大眾的民法典普法工作   社會大眾的民法典普法,很難像對青少年那樣進行系統規劃、長期開展。
  • 江蘇:促進執法與普法有機融合
    「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聚焦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重點,壓緊壓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創新創優普法方式方法,突出關鍵少數、主攻重點對象、貼近基層群眾,把普法工作作為推進法治建設、提升治理能力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任務,持續加以落實。
  • 新中國監獄學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及展望
    4.監獄學學科體系的初步確立新中國成立後,監獄學不僅研究了監獄在執行刑罰過程中對罪犯實施懲罰改造的立法與司法實踐活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而且緊緊圍繞「社會主義刑罰目」一個中心,著重研究監獄在實施懲罰管制的前提下,如何消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把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
  • 德陽「90後」民警黃曉:從機關到基層 深入一線練內功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2019年4月,四川省公安廳「萬名機關民警下基層上一線」活動報名徵集,德陽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民警黃曉主動報名,申請到一線鍛鍊。一年半的基層磨鍊,黃曉深深紮根一線派出所,在服務群眾中悟真經、在基層一線裡長見識、在執法辦案中練本領。
  • 一位非洲籍女犯南京女子監獄的救贖路
    她因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6個月,投改至南京女子監獄。如今她自由了,她盤算好了,回去後做一名導遊,專門接待中國遊客,傳播中非文化,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監獄來了個黑皮膚的外國人來自喀麥隆的Doris,因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6個月,投改至南京女子監獄。
  • 充分發揮民事法律體系的法治功能 助力建設高質量新型現代文明監獄...
    ,及時組建監獄公職律師《民法典》宣講團,開展「全面學習宣貫民法典,推進監獄治理現代化」主題宣講,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回應人民群眾對監獄法治的新期待。全省監獄要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契機,將民法典普法教育納入監獄「八五普法」計劃重點,深化監獄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實行「一監區一法律顧問」,提檔監獄法治層次,有力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宗旨,充分展現監獄法治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