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的問題在這些年裡已經越來越受到全球各國的重視,其中能夠體現氣候變化最明顯的地區就是北極,於是由德國領導的近20個國家派出了科學家們對北極進行了探索,這次的活動被稱之為「馬賽克」探險計劃。據環球網報導,如今這一活動已經結束,大量毀滅性證據已經出現,參與這一活動的數百名科學家發出嚴厲警告,稱北極正在面臨著「夏季無冰」的風險,如果人類再不對這一情況加以控制就晚了。
「馬賽克」探險計劃是由德國的極地與海洋研究所領頭,集結了全球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共同前往北極,對當地進行考察,這項活動的開始時間是在去年的九月份,整場活動花費了1.4億歐元,雖然這不是全球首次進行極地考察,但卻是第一次在這種活動上花費如此大量的資金,由此可見全球目前對於氣候變化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強。這些科學家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北極地區的海洋、海冰等多個方面的數據,他們工作的環境也是非常艱苦的,需要在零下42.3攝氏度的條件下工作,這對於科學家們來說也是一種生理上的挑戰。
在經過一年多的研究之後,這些科學家們帶回了上千份北極海冰的樣本,通過對這些樣本進行研究來了解氣候變化對北極以及全球環境的影響。這一次探險隊伍的領隊表示,在這些收集到的樣本中,發現了一些受到嚴重侵蝕並且特別容易破碎或者融化的冰塊,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嚴重後果,並且這名領隊還預言稱,在未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夏天的北極就會出現無冰的現象 ,這對於當地的生態環境來說是一次極大的破壞,同時,美國衛星照片也證實了這一點。
在美衛星發送的照片中顯示,北冰洋上夏季的海冰數量相比於往年正在不斷減少,甚至已經達到歷史第二低的水平,最嚴重的一年發生在八年前,與如今相隔的時間也並不長,這就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在近幾年不僅沒有緩和,或許還在加劇。除此之外,北極冰層面積也在不斷縮小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專家對此現象進行了一個總結,他表示北極已經開始往季節性無冰的時代發展了。
其實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針對北極這一地區的,而是對全世界都會造成嚴重損害,這一點從這些年來頻發的各種自然災害就能夠看出,從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總計發生的自然災害數量就遠超20世紀末期的20年所發生的災害。在這些自然災害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洪澇災害,今年全球很多國家就發生了嚴重洪災,大量房屋建築被洪水衝垮,很多民眾流離失所,甚至還有一些民眾已經在這些洪澇災害中死亡,這一切都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生態破壞所引發的惡果。當然除了洪災之外,還有嚴重的高溫天氣,今年因為嚴重的高溫導致美國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山火,並且人們對於這一現象很難進行阻止。
氣候變化是全球從很多年前就開始關注的話題,但是人類對於環保的行動卻遠遠跟不上科技的發展,這就導致大自然還是在不斷虧空自己以滿足人類的需求,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也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現在全人類都應該對氣候變化提高警惕,注重環保不能只是說說而已。各國在氣候方面也應該加強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全球儘快恢復到更加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