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吾MCM鈦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國際領先

2020-12-02 中化新網

中化新網訊(記者姜小毛)11月27日,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南京組織召開了由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浦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業大學共同完成的「久吾MCM鈦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項目技術鑑定會。鑑定委員會專家聽取了技術報告,審閱了鑑定資料,考察了中試項目現場,經質詢討論,一致認為該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加大推廣力度,儘快實現工業化應用。

據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肖虎介紹,該技術已經分別在徐州鈦白化工、南京鈦白化工開展了中試實驗,採用膜集成工藝及中和長晶工藝,去除了酸性廢水中的有害雜質。可使石膏品位提高到90%以上,白度提高到90以上,鈦石膏的晶體粒徑增長到60um以上,石膏吸附水降低至10%以下,二水鈦石膏性能達到GBT 37785-2019《煙氣脫硫石膏》 一級標準。

鑑定委員會組長、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石膏建材分會秘書長楊再銀指出該項技術與現行鈦石膏處置方法相比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副產出的二水鈦石膏產品性能佳,完全可取代脫硫石膏做為製備建築石膏粉原料。副組長、鈦白聯盟秘書長畢勝認為久吾MCM鈦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是打破革新新型技術,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硫酸法鈦白最大難題,值得在行業推薦。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葉蓓紅、潛江方圓鈦白總經理毛明、寧夏博得石膏研究院院長王立明等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硫酸法鈦白企業產出的鈦石膏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王肖虎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久吾MCM鈦石膏源化利用技術是一種新型低成本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工藝分為膜集成技術、中和長晶技術、脫水技術三個板塊,膜集成技術主要用於去除酸性廢水中的雜質提高副產石膏的品位,中和長晶工藝主要利用結晶劑作用機理使鈦石膏在中和反應過程中長成粗塊狀的石膏晶型,脫水技術可以完全利用鈦白行業現有的(離心機、板框)脫水設備,使石膏完成脫水並獲得較低的含水率,提高後期石膏運輸、煅燒製備建築石膏粉的經濟性。

據了解,鈦石膏資源化綜合利用問題是世界性共性難題,因其具有雜質含量高,晶體粒度小、含水率高等特性,導致經煅燒後的建築石膏標稠高、強度低、色度差,沒有市場競爭力和應用前景。

目前,我國最優的資源化路徑是高壓壓濾+低溫烘乾至游離水含量低於18%後作為水泥緩凝劑,但由於我國是工業副產石膏大國,每年磷石膏和脫硫石膏的總產能約1.5億噸,品質均優於鈦石膏,所以鈦石膏作為水泥緩凝劑的市場競爭力低下。同時,在水泥去產能大環境的驅動下,鈦石膏資源化利用更是舉步維艱,大多數企業都以堆存填埋為主,但隨著我國環保稅法、以渣定產及堆場的限批限建等政策的實施,鈦石膏處理路徑越來越窄。

近年來,我國石膏製品企業、石膏科研單位及各大院校都在鈦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上投入的大量精力,但由於研究方向基本是以成型的鈦石膏作為研究對象,雖然都能對鈦石膏提純、增白,但始終未有效改變鈦石膏本身性質,產品質量和延伸性極差,導致石膏生產和應用企業對鈦石膏產品避而遠之,沒有市場。僅2019年我國鈦石膏產量已達到2400萬噸左右,而綜合利用率不足10%,為此,探尋一套鈦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是硫酸法鈦白企業可持續性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王肖虎表示,久吾MCM鈦石膏源化利用技術的開發,攻克了鈦石膏無法高附加值資源化利用的難題,解決鈦石膏無法應用於下遊石膏製品的窘境,不僅解決硫酸法鈦白粉企業環保問題,還彌補長江中下遊、沿海地區缺乏石膏資源的市場不足。

該項技術預處理產生的二水鈦石膏製備的建築石膏粉產品,經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江蘇建工建材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其性能達到GBT9776-2008《建築石膏》最高等級3.0指標;製備的α高強石膏,其性能達到JCT2038-2010《高強石膏》最高等級α50指標,達到了下遊石膏製品使用標準。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綠色、環保、可持續、可再生等發展趨勢成為了國民最為關注的問題,而石膏作為世界公認的綠色環保新材料,具有質輕高強、保溫隔熱、凝結快、耐火、會呼吸等特性,頗受各大地產商的青睞,成為了建材行業的替代水泥基產品的異軍。僅2018年我國全年石膏利用總量約為1.29億噸,其中約1億噸是由工業副產石膏提供,作為石膏材料的使用大戶建築建材行業僅去年使用建築石膏粉約4000萬噸,其中大部分為抹灰石膏、紙面石膏板等面層產品,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和綠色節能建築的政策推動下,石膏建材將在自流平、裝配式牆板、代木板等非承重領域發揮巨大作用,未來市場容量巨大。

目前,在江浙滬以及廣東地區β型建築石膏粉普遍價格都在350元/噸以上,建設一條年產10萬噸建築粉生產線,久吾MCM技術膜淨化工藝成本加上煅燒工藝成本不超過260元/噸石膏(不含稅),利潤空間大,市場前景廣闊。

 

相關焦點

  • 我國鈦石膏綜合利用簡析
    另有用作土壤改良劑復墾造地、高速公路基材、井下採空回填材料項目等,國內外均處於試驗推廣階段(工信部2011.73號副產石膏指導意見)。由於對鈦石膏沒有準確定性,缺乏相應的處理處置技術和控制管理標準,國內各區域管理要求不一。
  • 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途徑及目前利用現狀
    處理磷石膏的方式也主要是綜合利用和堆存兩種,其中又以堆存為主。但磷石膏存量過大,不僅會佔用耕地,而且也會造成水汙染,影響環境。合理的開發利用起來,可以節約天然石膏資源,也可以改善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存。在貴州磷化工集中的地區,磷石膏的綜合利用已經陸續發展。磷石膏綜合利用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 氟石膏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技術與示範項目啟動
    日前,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氟石膏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在武漢大學正式啟動。據該課題負責人、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侯浩波介紹,他所在的課題組研發的固氟脫酸和凝膠包裹固氟技術,可實現氟石膏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氟石膏是用硫酸與氟石製取氟化氫的副產品,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 磷石膏100%消納!西部一省工業固廢悄然實現資源化利用
    貴州某大型磷化工企業負責人表示:「貴州省提出這麼嚴格的,這麼高標準的要求,壓力和挑戰肯定是很大的,長遠的角度一定是要資源化、市場化地找到途徑、找到路徑,才會管長遠,那麼這種壓力,會逼迫我們去找到這個辦法。」如何應用磷石膏,國內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突破。有了倒逼機制,磷化工企業不得不立刻尋找合作夥伴,將這些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產當中。
  • 利用工業副產石膏水熱法生產高強石膏技術典型應用案例
    【中國環保在線 應用方案】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推動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技術進步,滿足汙染治理對先進技術的需求,原環境保護部編制並發布了《國家先進汙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2017年)(環境保護部公告2018年第5號)(簡稱《目錄
  • 工業副產石膏碳化法製備碳酸鈣的方法及技術要點
    工業副產石膏是指在磷肥、火電及鈦白粉等工業生產中為處理廢酸、廢氣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磷石膏、脫硫石膏及鈦石膏等。隨著中國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如何將工業副產石膏變廢為寶,實現其資源化綜合利用就顯得極為迫切。
  • 我國鋁粉煤灰資源化利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工信部節能司資源綜合利用處王文遠處長、羅曉麗副處長、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陳燕海常務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張德副主任、資環處蔡衛民處長以及大唐集團有關領導出席會議。本次評價包括現場考察與會議評價兩個環節,2017年4月19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組織專家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託克託工業園區,對粉煤灰生產氧化鋁全部流程和循環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了詳細考察和交流,並形成考察結論;在22日的評價會議上,國家能源高鋁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孫俊民代表完成單位匯報了相關技術和產業化成果,經專家認真討論和質疑,形成較終評價結論。
  • 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20年12月28日,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會在北京工業大學水環境樓舉行。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院士出席驗收會,會議由北京市發改委高技術處趙英俊處長主持。
  • 鑫聯環保與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共建固危廢資源化利用技術示範...
    SMM網訊:11月26日,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聯環保)與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宣布正式建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鑫聯環保技術示範基地(以下簡稱「技術示範基地」),並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舉行揭牌儀式。雙方將針對亞太地區的固危廢資源化利用展開深度合作,藉助示範基地助力亞太區域的危險廢物處理和環境改善。
  • 技術推送丨8項汙水資源化利用工藝匯總,汙水資源化利用,再生水...
    包括:   推動將汙水資源化關鍵技術攻關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部署相關重點專項開展汙水資源化科技創新。   引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汙水處理企業等組建汙水資源化利用創新戰略聯盟,重點突破汙水深度處理、汙泥資源化利用共性和關鍵技術裝備。
  • 曲睿晶:以循環利用推動固體廢物的「三化」利用
    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應按兩種思路發展:遵循減量化原則,推廣用量大、成本低、經濟效益好的綜合利用技術;遵循資源化原則,開發針對性更強、技術要求更高、附加值更高的高值利用技術。比如用工業廢渣制微晶玻璃技術。
  • 第九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
    第九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   各相關單位: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對我國各行各業產生了極大的衝擊,也對生物質能源及有機固廢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生物質能源及有機固廢行業如何應對上下遊產業出現不確定性變化之時變
  • 青島市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協作團隊成立
    原標題:青島市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協作團隊成立   11月24日,青島市農業有機廢棄
  • 資訊:金正大成功開展跨界聯合 我國磷石膏綜合利用又取得重大突破
    正因為這一瓶頸,使磷化工產業鏈斷裂,無法真正做到循環利用、清潔開發。如今,金正大的技術突破,使得產業瓶頸徹底被打破,以前的「廢渣」變成了建材,整個產業鏈得以全部貫通。金正大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也吸引了業內一家知名企業前來合作。
  • 國外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途徑探析
    建築廢棄物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具有顯著的資源與環境特性,資源化是建築廢棄物處理的必然選擇和最佳途徑。本文通過大量的文獻梳理,以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為典型案例分析,分析並總結其資源化利用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以期對國內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供參考價值。
  • 華電濰坊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順利投產
    這是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試後順利投產運行。該項目通過與山東達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在借鑑國際領先的汙泥調理處置技術基礎上,結合國內汙泥特性,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攻關,解決了汙泥高分子保水劑斷鏈破壁的難題。
  • 磷石膏的特性及磷石膏製備自流平砂漿的研究進展
    中國的磷肥副產物磷石膏的排量位居世界第一,而磷石膏的綜合處置和資源化利用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1]。磷石膏的大量積存,不僅侵佔了土地資源,容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等事故,而且,磷石膏中還含有多種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使堆存的磷石膏對環境構成很大威脅[2],因此磷石膏的安全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是當務之急。利用磷石膏製備各種建築材料是其資源化利用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 碧諾環保:「雙輪驅動」打造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領先品牌
    」項目獲得江蘇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600萬的專項資金,公司先後被評為「中國第六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環保裝備創新挑戰賽最高獎」、「國際技術轉移先進企業」先進集體,也是「陶都英才」項目的參加單位。
  • 如何啃下磷石膏這塊「硬骨頭」?
    磷肥生產企業在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上又該如何發力?對此,《中國農資》記者對業內相關專家及企業進行了採訪。  世界性難題 磷石膏綜合利用迫在眉睫  我國是磷石膏資源大國,但並非磷石膏技術強國。當前,磷石膏已成為我國繼粉煤灰後第二大工業固體廢棄物。
  • 磷石膏綜合利用新動態!年產40萬噸磷石膏制塑料填料項目啟動
    桂林鴻程從中國粉體技術網上獲悉,近日磷石膏資源化利用又有新進展,金正大集團與多家企業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磷石膏制塑料填料、石膏精密防潮砌塊等項目。不僅可創造巨大經濟價值,還為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增速,實現經濟與生態雙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