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訊 為進一步推進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十二年一貫制課程起始年級的有效落實及改進、共同交流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12月16日上午,集團高新區的三個校區: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山大附中奧體中路學校、山大附中瀚陽小學在鳳凰路學校舉行了一年級語文同課異構研討活動。
授課《項鍊》
16日上午第一節課由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的曹靜靜老師執教。曹靜靜老師的課生動活潑,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幫助孩子們享受語言文字的美好;課中小遊戲的設計讓孩子們輕輕唱輕輕跳,放鬆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曹老師還別出心裁,通過快樂讀文本-撿貝殼-板貼「小腳丫」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小娃娃海邊玩耍的快活,也在不知不覺中把本課的難點「理解大海的項鍊是小娃娃的腳印」直觀地展示了出來。
第二節課時由山大附中奧體中路學校的王靜老師執教。王靜老師通過生活中不同項鍊的圖片讓孩子們理解什麼是「項鍊」,接著讓孩子們藉助拼音自行朗讀課文;在識字環節,王老師先讓孩子們觀察生字的佔格,通過「白」和「的」的對比,來認識生字「的」,接著是書空和練習書寫;王靜老師還很用心地給孩子們帶來了小貝殼和小海螺作禮物,讓孩子們驚喜不已。
第三課時是由來自山大附中瀚陽小學的盧立昊老師執教。盧老師在一上課的時候就設置了很有趣的情境:海寶寶的項鍊丟了,大家一起來闖關幫助海寶寶,孩子們紛紛表示「一定要幫助海寶寶找到項鍊」;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盧老師在識字環節「花樣百出」的識字方法,把生字分類後根據不同的特點來識記:「一個人他姓王,兜裡揣著兩塊糖」——孩子們一下就記住了「金」字;在學習「笑」的時候,盧老師不僅講到了生字的來源——「風吹過竹子的聲音就像人彎著腰在笑」,更是讓孩子們通過「看詞語做動作」的遊戲,分別做了「微笑」「偷笑」「冷笑」「捧腹大笑」等動作,既活躍了氣氛又記住了詞語……
評課、研討
三節課後,評課研討環節由鳳凰路校區教務主任王瑩老師主持,王瑩主任首先對老師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三位授課老師講解自己的教學設計後,來自三個校區的教研組長進行評課。
評課結束後,王瑩主任總結提出「我們不僅要看講臺上老師的表現,更要關注重學生,學生的參與度、表現等,他們收穫了什麼」,帶給老師們很多啟發。
最後,董矛校長和王兆貞校長對本次活動做了點評,兩位校長對老師們的專業素養和表現出來的潛質都表達的讚賞。
董矛校長向大家簡要介紹了集團課程開發的方向,給年輕的語文教師們描繪了她心目中的溫潤如玉的語文課的藍圖,希望大家在專業成長上積極求索。
王兆貞校長從「對公開課的理解」和「語文教學規律」兩個方面給老師們進行指導,鼓勵青年教師要「多講公開課」,不懼怕講公開課,放下包袱,專注於從每節課中學到了什麼;另外,語文的本質乃是語言,語言在於積累,課堂從落實「讀」入手,要捨得拿出時間讓孩子們去讀,真正讓孩子們學會朗讀;接著又幫助老師們明確「以終為始、逆向設計」的教學設計思路,在課堂中將「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等課標內容落實到位;除此之外,王校長還從一年級的學情入手,從落實「課堂上的教育公平」和去除「思維死角」的角度,提出要重視課堂學習單位的建設和課堂中「動口動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通過同桌互助、小組合作、大組管理、全班交流的方式儘可能讓課堂上每個孩子都「動起來」,讓學習真實發生。同時,希望老師們從情境設置和與生活的聯繫等方面多思考,大膽實踐,努力體現集團「項目式、主題式」學習的課程理念。
一上午的聽評課研討碰撞結束了,老師們意猶未盡。「水本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顯靈光」,老師們通過「同課異構」研討活動,思維碰撞,彼此啟發,在集團大家庭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享生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