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新高考過渡時期數學學科考試範圍說明》和《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的通知,主要針對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河北、遼寧、江蘇、福建、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重慶等已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
從2020年高考開始,將針對新高考試點省份實行新課程方案的差異和教學內容範圍不同,命制兩套新高考全國卷,並對考試範圍做了具體說明。
劃重點
針對教育部發出的劃定考試範圍通知,藝考界做出了以下分析,僅供參考,最終以教育部或各省市教育考試院發布為準。
一、高考全國卷數學或出現多套試卷
根據通知,2020年高考採取新模式、且已啟用新教材的省份(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數學用第一類試卷;
2020高考採取新模式、但未啟用新教材的省份,數學用第二類試卷;
2020年高考仍為傳統模式的省份,數學仍用原來的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文理分科)
如此一來,除自主命題地區外,加上原來的全國Ⅰ 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這3套卷子,明年高考數學可能會出現6套甚至6套以上試卷。
二、第二批和第三批新高考的省市分別是哪些?
第二批新高考(2020年6月):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第三批新高考(2021年6月):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
三、第二批和第三批新高考的省市考哪套卷子?
全國I卷:廣東、河北、山東、福建、湖北、湖南
全國II卷:遼寧、重慶、海南(語數英
自主命題:北京、天津、海南(文理綜)、江蘇
四、上文中的通知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從2020年高考起實行,但具體要看各省進行新高考改革的時間。第二批從2020年高考開始,第三批從2021年高考開始。
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背誦篇目要求
一、第二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按照《普通高中2017屆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背誦篇目為58篇,包括文言文必修8篇、文言文選修Ⅰ 10篇和詩詞曲40首。
篇目如下:
文言文(30篇)
(一)、必修(8篇)
勸學(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師說 韓愈
阿房宮賦 杜牧
六國論 蘇洵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赤壁賦 蘇軾
(二)、選修I(10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論語》
報任安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難為俗人言也) 司馬遷
過秦論(上) 賈誼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後漢書》
陳情表 李密
歸去來兮辭(並序) 陶潛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修
石鐘山記 蘇軾
登泰山記 姚鼐
(三)、選修II(12篇)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
《老子》選段(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持而盈之;五色令人目盲;寵辱若驚;知人者智;天下莫柔弱於水;信言不美) 《老子》
《孟子·公孫丑上》(敢問夫子惡乎長……則不能也) 孟子
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莊子
諫逐客書 李斯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滕王閣序(時維九月……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
滄浪亭記 蘇舜欽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項脊軒志 歸有光
賣柑者言 劉基
詩詞曲(40首)
靜女 《詩經》
無衣 《詩經》
氓 《詩經》
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來吾導夫先路)屈原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 曹操
歸園田居(其一) 陶潛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山居秋暝 王維
蜀道難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越中覽古 李白
將進酒 李白
蜀相 杜甫
客至 杜甫
登高 杜甫
登嶽陽樓 杜甫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並序)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李賀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錦瑟李商隱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雨霖鈴(寒蟬悽切) 柳永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登快閣 黃庭堅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書憤 陸遊
臨安春雨初霽 陸遊
永遇樂(千古江山)辛棄疾
菩薩蠻(鬱孤臺下清江水)辛棄疾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辛棄疾
揚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王實甫
二、第三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的,參照《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說明》,背誦篇目為64篇,包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7--9年級推薦篇目50篇和高中課程標準(實驗版)推薦篇目14篇。
(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推薦的背誦篇目
7—9年級(50篇)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4.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 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
10.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嶽陽樓記 範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17.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
18.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
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
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
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
25.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 李白
26.望嶽(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百草折) 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LI J楚水悽涼地) 劉禹錫
32.觀見麥(田家少閒月) 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 賀
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
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範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44.水調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45.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遊
46.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 辛棄疾
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
48.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
50.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二)高中課程標準中建議的誦讀篇目
1.勸學(君子日: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遙遊(北冥有魚……聖人無名) 莊子
3.師說 韓愈
4.阿房宮賦 杜牧
5.赤壁賦 蘇軾
6.氓 《詩經》
7.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豈餘心之可懲) 屈原
8.蜀道難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錦瑟 李商隱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13.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14.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三、第三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背誦篇目為60篇,包括文言文必修10篇,文言文選擇性必修10篇和詩詞曲40首。
1. 《論語》十二章(「人而不仁」「朝聞道」「君子喻於義」 「見賢思齊焉」 「質勝文則野」 「士不可不弘毅」「譬如為山」 「知者不惑」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孚」「小子何莫學夫《詩》」 「君子食無求飽」 「克己復禮為仁」)
2. 勸學(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3. 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
4.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5. 師說 韓愈
6. 阿房宮賦 杜牧
7. 六國論 蘇洵
8. 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
9. 赤壁賦 蘇軾
10. 項脊軒志 歸有光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論語》
12. 報任安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難為俗人言也)司馬遷
13. 過秦論(上) 賈誼
14. 禮運 (大道之行也......是謂大同) 《禮記》
15. 陳情表 李密
16. 歸去來兮(並序)陶潛
17.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18. 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修
19. 石鐘山記 蘇軾
20. 登泰山記 姚鼎
21.《老子》八章 (第八章「上善若水」;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第二十二章「曲則全」;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22.季氏將伐顓臾 《論語》
23.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禮記》
24.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萬物育焉;博學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禮記》
25.《孟子》一則 (敢同夫子惡乎長......則不能也)
26.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則不能也) 《莊子》
27.諫逐客書 李斯
28.蘭亭集序 王羲之
29.滕王閣序 王勃
30.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
31.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32.古代文論選段
(1)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而聲名自傳子後) 曹丕
(3)詩品序(若乃春風春鳥......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 鍾嶸
(4)與元九書 (感人心者......華聖,實義) 白居易
(5)題畫(江館清秋......獨畫云乎哉) 鄭燮
(6)人間詞話(詞以境界為最上......自有名句;境非獨謂景物也......否則謂之無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王國維
詩詞曲(40首)
1. 靜女 《詩經》
2. 無衣 《詩經》
3. 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來吾道夫先路)屈原
4. 涉江採芙蓉《古詩十九首》
5. 短歌行 曹操
6. 歸田園居(其一) 陶潛
7. 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
8.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9. 山居秋暝 王維
10.蜀道難 李白
11.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12.將近酒 李白
13.燕歌行 高適
14.蜀相 杜甫
15.客至 杜甫
16.登高 杜甫
17.登嶽陽樓 杜甫
18.琵琶行(並序)白居易
19.李憑箜篌引 李賀
20.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21.錦瑟 李商隱
22.虞美人(春江秋月何時了)李煜
23.望海潮(東南形勝)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26.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27.登快閣 黃庭堅
28.鵲橋仙 (纖雲弄巧)秦觀
29.蘇幕遮(燎沉香)周邦彥
30.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31.書憤 陸遊
32.臨安春雨初霽 陸遊
33.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3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35.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36.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37.賀新郎(國脈微如縷)劉克莊
38.揚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王實甫
40.朝天子.詠喇叭 王磐
背課文一直是語文學習的一個老大難。
其實,背誦也要注意講究方法。只有根據課文的不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才能切實提高背誦效果,事半功倍。
課文背誦十大技巧
1、抄誦法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背誦詩詞或短文時,可以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這樣下來,不僅會背也可以順利完成古詩文的默寫要求一舉兩得。
2、情節法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掌握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背誦《觀潮》三四段結合觀潮時間變化、潮水位置變化、人群反應變化順序的詞:
午後一點左右,遠處.....人聲.....;過了一會.....響聲...人群....;再近些,白浪....;浪潮越來越近........,大家.......
按照這樣列出關鍵詞,對應填空就更容易背誦了。
3、人物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4、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5、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大自然的聲音》第二段,抓住風的特點(大自然的音樂家),當他翻動樹葉時,樹葉像歌手........;當微風拂過時,像呢喃細語.......;當狂風颳起時,像雄偉的樂曲.......
這樣,從比較中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6、問題法
提出幾個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問題,根據問題答案的順序,記取背誦內容。
如《走遍天下書為侶》第七段:
首先「我」會思考什麼?
(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麼這樣做;作家為什麼這樣寫?)
然後「我」會怎樣做?
(續寫--回頭品味--讀其他部分內容找到別忽略的東西--列單子。)
最後「我」還要做什麼?
(關於作者的想像:怎樣的人?怎樣的生活經歷....)
利用這三個問題,同學們就能正確而快捷地背誦出這一段了。
7、列表法
記憶時先將需要背誦的內容進行列表歸納,使繁雜的內容簡單化、特徵化、條理化,一目了然,便於舉一反三,加深印象。
如背誦《圓明園的毀滅》第三段,大量列舉了園內各異景觀,可以將其從類型上進行分類,提煉出景觀名稱;
加上對應的景觀修飾詞,進行感官串聯,即可迅速完成背誦。
8、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關鍵詞,這樣逐句背,而後合背,由詞連句,由句連段,再由段連篇。或先抓要背內容的主要部分,再帶動次要部分,再合背。
如背誦《秋天的與雨》第二段:可先分別背熟銀杏葉色彩形態;楓葉色彩形態;田野色彩形態;菊花仙子的色彩形態。然後再把這幾個畫面串連起來,一氣呵成。
9、耳聽法
這種方法是由一個人或一部分人朗讀,大家洗耳恭聽。或運用課文朗讀音頻,反覆收聽,用這種方法訓練背誦,比單純反覆朗讀效果會更好些。
10、間隔法
背誦課文或是字詞不能怕重複,要不斷循環鞏固,當天背;第二三天複習檢查、一周後再鞏固一遍,溫故知新,常讀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