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理科綜合與文科綜合考試同步進行。今年理綜試題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識點和能力?背後反映出了怎樣的育人方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對此進行了解析。
物理: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增強情境時代性
「2020年高考物理更加突出物理學科的基礎性,既注重對核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考查,又注重對探究過程、研究方法、科學態度等基本內容的考查,夯實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許多試題素材來源於教材,貼近中學教學實際,引導學生打好學習基礎,促進課堂回歸教材。」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卷第14題安全氣囊的作用、全國II卷第19題特高壓輸電等試題都改編自教材中例題或習題的內容,突出考查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
據介紹,今年高考物理在計算題中繼續突出對主幹內容的考查。比如,全國I卷第25題考查學生對動量定理的靈活運用,要求學生將動量的變化問題轉化為衝量問題,對學生物理思維的深刻性要求較高。
加強理論聯繫實際,增強情境的時代性,是近年來高考物理試題的命題特色。「2020年高考物理增加緊密聯繫國家科技發展、體育運動、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情境,強調情境與考查內容的有機融合,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
該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卷第24題以我國自主研製的運-20重型運輸機為情境,考查學生運用新信息和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國III卷第16題以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為背景,考查學生對萬有引力定律解決的簡單應用。
結合物理學科特點,今年高考物理試題還加強了學生對信息獲取與整理、批判性思維、實驗探究、運用物理學術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的考查,突出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的培養,著力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素養。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卷第20題呈現物塊的重力勢能和動能隨下滑距離的關係,要求學生能夠從圖像中提取信息,分析物塊下滑物理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對學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要求較高。
生物:堅持立德樹人,助力全面發展
「2020年高考生物試題基於高考評價體系進行設計,堅持立德樹人,注重高考育人功能的發揮。情境設計貼近考生實際,注重體育、美育、勞動精神的考查和引導。」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說。
結合生物學科特點,2020年高考生物試題有機融入新冠疫情、生態工程建設等實際內容,體現時代精神,凸顯價值導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I卷第1題,將均能引發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和肺炎雙球菌在遺傳物質、遺傳信息傳遞、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應答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引導學生以生物學視角加深對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體現了時代主題,有助於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意識。
「試題精選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素材,引導學生關注生態問題,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學生的生態意識。」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I卷第38題以植樹造林、「無廢棄物農業」、汙水淨化等運用生態工程原理進行生態修復的實際案例,分析種植單一樹種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剖解施用有機肥的優點和作用,考查利用生物回收汙水中重金屬實驗方案的設計,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助力學生生態觀的內化和發展,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學生積極投身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之中。
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看來,精心創設情境,助力全面發展,也是2020年高考生物試題的一大亮點。如全國I卷第30題結合農業生產,選取中耕、施肥、間作等農作物栽培措施為素材,從植物生理調節的角度,考查對這些栽培措施的生物學原理的分析和解釋,介紹行之有效的農作物種植措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其內在機制,以更好地領略中華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揚勞動精神。
「健康的身體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高考生物可通過對體育運動生物學現象和原理的考查,倡導健康生活的理念。」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I卷第31題,以人的劇烈奔跑運動時機體生理變化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變化分析,運動過程中胰高血糖素維持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以及運動大量出汗後補充電解質以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方式,引導考生對體育鍛鍊進行深入思考,注重鍛鍊身體的科學性,提高體育鍛鍊的積極性。
「2020年高考生物試題聚焦實驗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等學科關鍵能力考查,引導中學生物教學,推進素質教育發展。」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指出,針對一線教學中依然存在的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的現狀,高考生物試題繼續加強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滿足高校對新生選拔的需求和促進中學實驗教學改革。
新冠肺炎疫情致使高三學生複習備考方式較於往年有較大變化。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認為,2020年高考生物試題在保持試題風格和難度等穩定的基礎上,試題設計注重搭橋鋪路,引導學生思考方向;合理控制試題信息量,優化作答書寫量,力求體現人文關懷,充分考慮作答感受,更好地實現價值引領、區分選才和教學導向。
化學:精心選取素材,發揮育人功能
「2020年高考化學試題精心選取日常生活、生產環保、學術探索、實驗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學科主幹內容,豐富信息呈現形式,突出關鍵能力考查,發揮化學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試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介紹。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核酸檢測試劑、各種治療藥物以及大量的病毒消殺劑,均與化學科學密切相關。
「2020年高考化學試題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展示化學價值,增強立德樹人的時代性。」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卷第7題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提出的一些常用滅活病毒藥品為素材,考查有關化學知識。全國II卷第26題和全國III卷第26題以含氯消毒劑的合成、反應及性質為情境,考查元素化學知識,普及公共衛生中的化學知識,展現化學科學的社會功能。
試題注重挖掘我國古代文化中相關素材,呈現傳統成果,增強文化自信。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II卷第7題以《千裡江山圖》中典型繪畫顏料化學知識為情境,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的興趣;全國I卷和III卷第8題分別以中藥材中提取的前列胡醇和金絲桃苷為背景,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展現中醫藥的神奇魅力和作用,弘揚中醫藥文化。
同時,化學命題堅持精選我國科學家發表前沿研究成果為情境,在考查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如全國II卷第35題以我國科學家研發的超強耐久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情境,考查核外電子結構、雜化軌道類型、微粒間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力對物質熔點的影響、晶胞中原子的相對位置關係和密度計算等。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介紹,命題聚焦學科實踐,對考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關鍵能力進行考核,體現了高考內容改革要求。如理科綜合3套試卷的化學試題要學生利用化學專業術語準確表達思考結果,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如全國I卷第26題分析加過量氯化銨的原因、第27題闡釋檢驗電極活化反應完成的方法。
另外,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看來,聚焦教學實際,落實素質主義要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也是2020年高考化學命題的一大特色。
「今年高考命題基於化學學科特點,堅持素養導向,選取真實情境作為測試載體,將實際問題編制為試題,全面考查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說,三套全國卷的元素無機試題均取材工業生產實際,化學反應原理試題、物質結構與性質試題以及有機化學基礎試題均選自學術科研論文,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闡釋催化反應機理、分析物質轉化流程、判斷適宜操作方法,解決生產實際和科學研究中的問題。(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於珍 焦以璇 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