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高凱)俄羅斯馬林斯基交響樂團與其藝術總監瓦萊裡·捷傑耶夫被稱作俄羅斯音樂的「無敵戰艦」,3日開始,他們為北京樂迷帶來了拉赫瑪尼諾夫全集音樂會。
兩天共超過六小時的「馬拉松」中,這艘「無敵戰艦」將演繹作曲家全部三首交響曲和四首鋼琴協奏曲。這是繼2011年柴科夫斯基、2012年蕭士塔高維奇、2013年斯特拉文斯基、2014年普羅科菲耶夫之後,國家大劇院連續第五個年頭「全景式」上演俄羅斯音樂巨匠的作品。
歷史悠久的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在俄羅斯眾多管弦樂團之中獨樹一幟,樂團演繹俄羅斯本土作品的權威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獲得了公認。其藝術總監瓦萊裡·捷傑耶夫毫無疑問是當今樂壇的「鐵人」,也堪稱當今最」停不下來」的指揮大師。去年他剛到北京就馬不停蹄的參與到排練和演出工作中,今年也不例外。
12月3日,中午才落地北京國際機場的捷傑耶夫,下午三點便開啟了工作模式,來大劇院與樂隊和鋼琴家進行彩排。雖然與樂隊的合作早已駕輕就熟,對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音響環境也十分熟悉,但捷傑耶夫還是認真對待每首作品的細節,在音樂廳內不斷尋求音響的平衡,並叮囑各聲部做一些調整。
當晚,捷傑耶夫與「親兵」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帶來的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一交響曲》《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二鋼琴協奏曲》《交響舞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共五部作品。這五部作品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幾乎貫穿了拉赫瑪尼諾夫創作的一生。「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已經演奏拉赫馬尼諾夫很多年了。他是20世紀俄羅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演奏他的作品是我們的本分。」捷傑耶夫說。其中,寫於1891年的《升F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是他音樂家生涯的起步之作,1895年完成的《D小調第一交響曲》則讓他遭遇了事業的滑鐵盧,但隨後於1901年首演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大獲成功,這首作品也幫助他重拾信心並進入創作高峰期。1934年他寫出了著名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部作品還被譽為「第五鋼琴協奏曲」。1940年,他在美國寫下了祈求平靜的最後一部作品《交響舞曲》。「我們原本打算演奏三場音樂會,但是我們覺得用兩場音樂會,每場連續三個小時呈現會讓觀眾更加專注於作曲家偉大的一生,帶來更加舒暢的體驗,我對中國觀眾充滿了信心。」捷傑耶夫說。
當晚音樂會以《第一交響曲》開場。這部作品當年首演慘敗甚至讓拉赫瑪尼諾夫放棄了當作曲家的念頭。然而事實上,首演失敗的很大原因歸咎於指揮格拉祖諾夫酒後上臺,翻錯樂譜導致的重大失誤。其實這是一部非常優秀和難得的佳作,捷傑耶夫在臺上就如一位頂級「調色大師」,把原本稚嫩又略帶喧鬧的作品演繹得有聲有色,盡情揮灑著青年拉赫瑪尼諾夫的才華。接下來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今年在柴科夫斯基音樂大賽獲得銅獎的青年才俊丹尼爾·卡裡託諾夫擔綱獨奏。鋼琴家一上臺就用年輕人的熱情和幹練把音樂牢牢掌控在手,儘管只有16歲,然而這位「小將」卻不失「大家」風範,將飽滿的青春注入到了這部協奏曲當中,充滿活力又不失穩重。接下來上演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幾乎讓作曲家「一夜成名」,亦成為最受追捧的古典經典之一。捷傑耶夫選擇了「柴賽」銀獎獲得者,現年21歲的鋼琴家黎卓宇來擔綱重任,為這部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東方氣韻,而這也是拉赫瑪尼諾夫很多音樂中所追尋的音樂元素。當莊嚴鐘聲的有力敲擊引出第一主題,整個樂隊傾瀉出波瀾壯闊的音流,令人心潮澎拜。而憂鬱恬靜的第二樂章中,鋼琴家指尖流淌的第一主題淡雅而不造作,正是東方人含蓄之美的體現。一曲結束後,觀眾們狂熱的掌聲恰恰說明中國人心中的「拉二」在捷傑耶夫的詮釋中達到了完美契合!
《交響舞曲》被公認是拉赫瑪尼諾夫所有管弦樂作品中最難的一部,甚至很多人認為其難度之大堪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然而除了技術之外,在音樂把握的層面上則可以說是「難上加難」。這部作品堪稱拉赫瑪尼諾夫的「墓志銘」——他將一生所有的感想和經歷全都融匯在了這部作品之中。當晚,在捷傑耶夫的手中,這部「灰色」的音樂作品具有了「稜鏡」效應,他讓作品充滿了多重色調,變幻莫測。第一樂章不可遏制的節奏動力和第二樂章的盎然詩意無不感人至深。而在第三樂章中,時而鬼魅時而狂暴的音樂讓聽眾在驚嘆樂團高超技術的同時,又跟隨作曲家坐了一趟「時光過山車」,甚至被音樂的迭起壓得「透不過氣」。
而在音樂會第三部分卻發生了一個意外「插曲」。在《第一鋼琴協奏曲》中有出色表現的年輕鋼琴家丹尼爾因水土不服突發身體不適,不得不遺憾放棄了原定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21歲的鋼琴家黎卓宇臨危受命,以鋼琴獨奏的方式英勇「救場」,一口氣演奏了貝多芬C小調32首變奏曲、李斯特降D大調第三號安慰曲,以及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28日,黎卓宇剛剛在馬林斯基劇院音樂廳舉辦了鋼琴獨奏音樂會,他表示,這些曲目就印在他的腦中,可以說是「信手拈來」。事實證明,雖然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失之交臂,但黎卓宇出色的演繹卻毫無疑義的再次俘獲了在場觀眾。音樂會結束後,他再次加演了李斯特的《鍾》。
12月4日晚,捷傑耶夫將繼續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演奏拉赫瑪尼諾夫最著名的《第二交響曲》、充滿鄉愁的《第三交響曲》,並攜手鋼琴家盧卡·德巴格演奏《第四鋼琴協奏曲》,以及由孫穎迪擔綱獨奏、被稱為「大象協奏曲」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四部重磅力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