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近日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印度次大陸可能是新冠病毒最早發生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地點。香港《南華早報》稱,這項研究的一部分經過了同行評審,並發表在《分子系統發育與進化》雜誌上。印度政府學者否定該論文的準確性,但沒有給出詳細解釋。
該論文發表於11月17日,列出了3位作者,分別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敦生物科學與分子生物學院,論文題為「新冠病毒在人類宿主中的早期秘密傳播和進化」,共22頁。
《南華早報》稱,中國科學院的團隊說,追蹤冠狀病毒株起源的傳統方法是一種稱為系統發育分析的方法,不起作用。他們使用了一種新方法,只計算每個病毒株中的突變數。具有更多突變的菌株已經存在了更長時間,而具有更少突變的菌株更接近於新冠病毒的原始祖先。
研究小組發現,某些菌株的突變少於在武漢首次採集的菌株。它得出結論:武漢不可能是新冠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第一個地方。該論文還指出,在四大洲的8個國家中發現了突變最少的菌株: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希臘、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印度和捷克。但是病毒不可能在這些地方同時傳播給人類,第一次暴發的地區應該具有最多的遺傳多樣性,表明它已經存在了更長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印度和孟加拉國的菌株擁有最多的病毒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