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團隊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2020-12-03 二三裡資訊重慶

重慶日報消息,11月30日,重慶醫科大學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中國萬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有效性分析》的論文。研究從流行病學研究的視角,系統梳理、分析了萬州區防控新冠肺炎措施的有效性。該研究成果是全國首次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作出總結分析,可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參考。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2月2日,全球確診病例累計超過6415萬例,死亡超過148萬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我國實施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目前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

從今年2月16日起,由重慶醫科大學黃愛龍教授領銜的團隊,在重慶市萬州區啟動了防控新冠肺炎緊急科研課題的研究。團隊與萬州區疾控中心合作,通過分析萬州區1月21日至4月10日發現的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觸者共2172人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對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徵、傳播能力及相關防控措施的效果等,進行了詳細分析與總結。

團隊首先追蹤了萬州區新冠肺炎的傳播過程。「萬州區的新冠肺炎疫情由45例輸入病例引起。」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石丘玲介紹,團隊通過梳理發現,這些一代輸入病例共在萬州傳播了4代,大部分傳染發生在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前。

「在萬州所有確診的病例中,33.7%為無症狀感染者,66.3%為確診患者。」石丘玲介紹,團隊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萬州區每個一代輸入病例平均傳染了1.64個病例。但隨著萬州防控措施的加強,二代病例平均只傳染了0.39個病例;三代病例則平均只傳染了0.31個病例,這凸顯了萬州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其次,團隊分析了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異質性。「萬州輸入的確診病例有43%沒有傳染其他人,23%的確診病例傳染了4至7個人;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78%未傳染其他人。」石丘玲介紹,這說明隨著代際的增加和防控措施變得嚴格,萬州區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大部分沒有再傳染其他人。

團隊的研究還發現,與新冠肺炎病例的接觸方式決定了被感染的可能性。「頻繁和長時間(8小時以上)接觸患者,以及在患者感染早期(5天內)與其接觸,是感染新冠肺炎的決定性危險因素。」黃愛龍總結道。

黃愛龍表示,團隊通過複雜網絡模擬發現,如果萬州在沒有任何防控措施的幹預下,新冠病例數量將隨著時間推移激增,在1月30日達到每日新增近4萬病例,總病例數將接近56萬人。但重慶市於1月24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萬州區也採取了包括隔離、戴口罩、對密接者進行追蹤和大規模檢測等有效的新冠防控措施,有效、迅速遏制了新冠疫情在萬州區的傳播。

「萬州區總人口為174萬人,國內有47個城市與萬州總人口數相當;萬州區人口規模與國外一些中型或大型城市也相當。」黃愛龍認為,萬州區新冠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所採取的防控措施可以為秋冬新冠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學應對措施的依據。

11月30日,團隊研究成果在《自然·醫學》在線發表。石丘玲、胡耀月、彭斌、唐曉君等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黃愛龍、楊成勇和邱景富為共同通訊作者。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李星婷

原標題:重醫團隊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從流行病學研究視角系統梳理分析了萬州區防控新冠肺炎措施的有效性

來源:重慶日報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重醫團隊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從流行病學研究視角系統梳理分析了萬州區防控新冠肺炎措施的有效性
    本報訊 (首席記者 李星婷)11月30日,重慶醫科大學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中國萬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有效性分析》的論文。研究從流行病學研究的視角,系統梳理、分析了萬州區防控新冠肺炎措施的有效性。
  • 河南這所高校團隊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近日,鄭州大學物理學院青年教師劉凱凱博士、單崇新教授團隊在水溶液中碳納米點磷光發射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Ultralong and Efficient Phosphorescence from Silica Confined Carbon Nanodots in Aqueous Solution"為題發表於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Nano Today(影響因子:16.582)。
  • 天津科技大學:中國食醋登上國際食品領域權威期刊封面!
    2020年4月30日,我校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學院傳統發酵食品科研團隊以夏婷為第一作者、王敏為通訊作者的有關中國傳統食醋護肝機制的研究論文登上《Food & Function》期刊封面。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南方科技大學王陽剛課題組合作,在不對稱光化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 「Enantioselective Photo-Induced Cyclodimerization of a Prochiral Anthracene Derivative Adsorbed on Helical Metal Nanostructures」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
  • 近日,南京教授團隊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近日,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楊小飛教授科研團隊在材料科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27.398)在線發表了題為"Energy Manipulation in Lanthanide-Doped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for Tunable Dual-Mode
  • 湘雅醫院團隊黑素瘤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治療診斷學》封面
    、印明柱教授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今年4月,由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團隊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結果顯示:自主研發的新型BET抑制劑NHWD-870通過阻斷腫瘤-巨噬細胞互作機制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 中國學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審稿人稱其為"裡程碑"!
    量子力學中的思想實驗&34;已在學術界廣為人知,近年來國際科學界又提出一個前沿概念叫&34;。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與南開大學陳景靈教授合作,首次實現光子的偏振與其本體分離,進而實現兩個光子偏振的無接觸交換,揭示了&34;的獨特量子特性,加深了人們對&34;這一物理學基本問題的認識。該成果於6月1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國際權威期刊刊登南信大大氣化學研究成果
    中國江蘇網9月15日訊(通訊員 常運華 林雯 記者 羅鵬)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大氣化學研究團隊研究成果「Assessment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Shanghai, China - Part 1: longterm evolution, seasonal variations
  • 西郵科學家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自引進到西安郵電大學工作以來,賈豔敏教授在《自然•通訊,《德國應化》,《納米能源》等材料物理國際頂級SCI一區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極大提升了該校在功能材料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賈豔敏,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功能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究工作。
  • 重郵最新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發表
    近日,小新打探到,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 我區科學家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期刊《Plant Biology》
    鎖陽授粉結實的秘密被首次發現我區科學家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期刊《Plant Biology》「藥用寄生植物鎖陽的開花結實與鎖陽開花後散發出的一種特有臭味物質吸引蠅類昆蟲傳粉,從而實現鎖陽的授粉結實密切相關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貴林教授研究團隊歷經4年持續研究,揭開了一種藥用寄生植物鎖陽開花結實的秘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於9月11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植物學期刊《Plant Biology》上。該科研成果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證實了鎖陽通過開花散發臭味吸引蒼蠅實現傳粉結實的相關機制。
  • 東北大學蔣忠中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權威期刊作為Leading Article...
    >被國際權威期刊《Naval Research Logistics》作為Leading Article正式發表。據悉,NRL創刊於1954年,是管理科學領域歷史悠久且享有盛譽的國際權威期刊,全年6期,每期僅發表5
  • 重大教授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網絡截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8日14時15分訊(記者 林楠 馮茴花)近日,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電子顯微鏡中心主任聶建峰與西安交通大學單智偉教授和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李斌教授合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Large plasticity in magnesium mediated by pyramidal dislocations
  • 衝向國際!安吉爾研究論文登上全球權威學術期刊
    對於中國淨飲水行業來說,要想獲得跨越式的發展,飲用水淨化的深度研究是重中之重。作為高端淨飲水專家,安吉爾近年來憑藉其科研實力,不斷探索,將實驗結果提升至理論層面,連續發表多篇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論文,並獲得IWA、ACS、RSC等國際權威學術組織機構的認可。
  • 南科大學者突破性成果登上權威期刊
    南科大學者突破性成果登上權威期刊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範圍內導致死亡的首要原因。通過冠狀動脈搭橋術進行的心血管疾病治療,現有的小直徑(小於6毫米)組織工程血管(TEBV)尚未滿足臨床需求。
  • 黑素瘤治療有新進展,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治療診斷學》封面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通訊員 羅鍾玲 嚴麗 記者 段涵敏)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論文標題為「BET抑制劑通過非經典NF-kB/SPP1通路抑制黑素瘤進展」。
  • 在國際舞臺發「中國聲音」,山師三心理學研究成果入國際權威教材
    該書是全世界公認的權威教材,目前有超過300所世界範圍內的高校在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培養中選用該書作為教材。這意味著,多年來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山東師範大學發展心理學研究團隊,進一步贏得了國際學術界的公認。
  • 連續4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近日,湖南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雷永鵬教授等在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接連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cal
  • 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廣州醫生團隊8年研究成果
    吳一龍教授(左四)、張緒超所長(左三)等項目牽頭團隊負責人合影。大洋網訊 6月15日,在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的一篇權威醫學文獻給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成果發表的第一作者、省肺研所副所長鍾文昭介紹,儘管有國際著名肺癌專家吳一龍教授牽頭,由CTONG(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啟動,參加研究的醫院多達17個單位,但8年也只找到386例IIIA-N2且EGFR突變肺癌患者,篩選後只有72例成功入組,相當於每月平均只尋得1名病例。
  • 陳建宏博士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准號:11647150)和隴原青年創新創業人才項目的資助下,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陳建宏博士以學校為第一單位、第一作者,在物理學國際權威期刊《Optics Express》《Physical Review A》發表相關研究成果。量子隧穿是量子力學基本現象之一。在原子波函數層次上,直接開展量子隧穿的實驗研究是比較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