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技術:合成更好的壓電材料!

2020-12-05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據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未來低能耗電子技術卓越中心(FLEET)官網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一項合作,將液態金屬合成物應用到壓電材料上,推動了未來從身體運動獲取能量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和生物傳感器的發展。

背景

壓電效應,是材料中一種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現象,此現象最早是1880年由皮埃爾·居裡(PierreCurie)和雅克·居裡(JacquesCurie)兄弟發現。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壓電效應是指對壓電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電位差(正壓電效應);反之施加電壓,則產生機械應力(逆壓電效應)。通過壓電材料,我們可以利用機械形變產生電場,也可以利用電場產生機械形變,它為機械能與電能之間相互轉化提供了一種途徑。

「低頻機械能採集」可以為下一代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將近40%的能量需求。(圖片來源:Wang Lab/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壓電材料一般包括骨頭、蛋白質、DNA、陶瓷、塑料、織物等。其應用範圍非常廣闊,例如行動電話的諧振器與振動器、深海聲納、超聲波成像等。壓電效應最典型的應用就是發電,例如採集微小的機械運動能量轉化為電能,為可穿戴移動電子設備或健康監測傳感器供電。

模仿人類耳蝸的柔性壓電式聲學傳感器(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院)

創新

近日,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合作,將液態金屬合成物應用到壓電材料上,推動未來從身體運動獲取能量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以及生物傳感器的發展。

(圖片來源:FLEET)

技術

諸如原子級薄度的硫化亞錫(SnS)之類的材料預計會展現出強大的壓電特性,將機械力或者運動轉化為電能。這一特性以及固有的柔性,使這些材料很有可能成為開發柔性納米發電機的候選材料,這些柔性納米發電機可用於可穿戴電子器件或者內部的自供電生物傳感器。

實用的可穿戴設備中的輸出電壓:雙電極裝置拉伸彎曲和鬆弛器件的電壓輸出。(圖片來源:FLEET)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種潛力一直在合成大型、高度結晶的硫化亞錫(以及其他第四族單硫化物)單層的過程中受到限制,因為強烈的層間耦合會造成困難。這項新研究通過採用一項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開發的新的液態金屬技術來合成材料,解決了這個問題。

隨後的測量結果證實,採用這個新方法合成的硫化亞錫表現出卓越的電子與壓電特性。由此產生的穩定、柔性單層硫化亞錫可以集成到一系列高效的能量採集器件中。

這項工作是兩年半前開始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和新南威爾斯大學之間強有力的合作使成果得以實現。論文第一作者 Hareem Khan 與教授Yongxiang Li 一起展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了許多技術挑戰,從而證明了這一概念的可行性。

前所未有的合成技術涉及硫化亞錫(SnS)的範德華剝離,當錫融化時,暴露在周圍的硫化氫(H2S)氣體中的錫,會在表面上形成 SnS。H2S 在界面上分解,並對熔體表面進行硫化處理以形成 SnS。

合成過程:原子薄度的硫化錫層施加到柔性納米發電機換能器上。(圖片來源:FLEET)

這項技術同樣適用於其他單層第四族單硫化物,它們有望表現出同樣強大的壓電性能。這種基於液態金屬的方法使我們能以最小的晶界提取出均勻、大規模的SnS單層。

掃描電子顯微鏡(TEM)圖像:原子級薄度的(單層)硫化錫納米片(比例尺:500納米)(圖片來源:FLEET)

測量證實了該材料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和壓電係數。對於一個特別施加的應變來說,這將轉化為特殊的峰值電壓和負載功率,明顯高於任何以前報導的二維納米發電機。

雙電極裝置(左,比例尺1毫米),以及採用敲擊模式的輸出電壓(右,比例尺50微米)。(圖片來源:FLEET)

器件的高耐久性和柔性也得到了證明。這證明了合成的非常穩定的單層SnS可以商業化地實現到發電的納米器件中。它們也可以用於採集人體機械運動的換能器,符合當前智能、便攜和柔性電子器件的技術趨勢。

這項成果是向基於壓電的柔性可穿戴能量收集裝置邁出的一步。它還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大(晶圓)規模的硫化亞錫單層合成技術。

關鍵詞

壓電、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柔性電子

參考資料

【1】Hareem Khan, Nasir Mahmood, Ali Zavabeti, Aaron Elbourne, Md. Ataur Rahman, Bao Yue Zhang, Vaishnavi Krishnamurthi, Paul Atkin, Mohammad B. Ghasemian, Jiong Yang, Guolin Zheng, Anil R. Ravindran, Sumeet Walia, Lan Wang, Salvy P. Russo, Torben Daeneke, Yongxiang Li, Kourosh Kalantar-Zadeh. Liquid metal-based synthesis of high performance monolayer SnS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 DOI: 10.1038/s41467-020-17296-0

相關焦點

  • 液態金屬技術:合成更好的壓電材料
    導讀據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未來低能耗電子技術卓越中心(FLEET)官網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一項合作,將液態金屬合成物應用到壓電材料上,推動了未來從身體運動獲取能量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和生物傳感器的發展。
  • 從液態金屬溶劑中提取合成納米金屬材料
    從液態金屬溶劑中提取合成納米金屬材料研究表明可以通過改變表面張力或在合金界面處引起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而發生。現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化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使用液態金屬作為溶劑進行類似觀察的可能性,並在ACS Nano雜誌上發表了令人振奮的報告("用於合成納米材料的脈衝液態合金", Pulsing Liquid Alloys for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 視頻講解液態金屬材料與應用
    從上面液態金屬VS鈦合金基材的彈性對比實驗來看,液態金屬基材彈性可持續一分鐘,彈性比鈦合金材料要好很多。
  • 藉助液態金屬電催化劑,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藉助液態金屬電催化劑,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9-02-27 07:39
  • 科學家研發液態金屬電催化劑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科學家研發液態金屬電催化劑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02-27 10:21:27
  • 液態金屬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液態金屬概念股一覽
    液態金屬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匯總:  宜安科技(10.50 +3.65%):公司的液態金屬採用的是壓鑄技術,蘋果公司採用的同樣也是壓鑄技術,但公司的材料配方與蘋果公司不同,雙方有各自的材料方面專利。液態金屬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其中手機、可穿戴消費電子設備、筆記本等是目前液態金屬技術應用比較熱門的領域,公司將根據客戶的要求將液態金屬技術應用到不同的產品上。公司的液態金屬已有部分產品在小批量供貨,但客戶信息由於需要保密沒有公開。
  • 《Adv Mater》液態金屬合成超薄層狀材料!用於高性能光電探測器
    石墨烯等二維材料一直是眾多科學發現的主要關注點。然而,過渡金屬單硫屬元素化物(如IV族單硫屬元素化物(MX,M = Sn,Ge,Pb等,X = S,Se))的巨大潛力仍相對未開發。這些材料的理論研究已經揭示了其量子極限的特殊電子和光電性能,但由於無法獲得大的長寬比,因此尚未受到實驗性推力。
  • 液態金屬:金屬材料中的新貴,具有重大產業化前景
    液態金屬是在常溫下呈液態的一大類多金屬合金材料,擁有極佳的流動性和物化穩定性,易於成型,是超越銅、銀、鋁等傳統材料的顛覆性新材料,是人類開發利用金屬材料的第二次革命。液態金屬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如優異的磁性、耐蝕性、耐磨性、高的強度、硬度和韌性等。由於它的性能優異、工藝簡單,從80年代開始成為國內外材料科學界的研究開發重點。
  • 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解析
    最早報導材料具有壓電特性的是法國物理學家居裡兄弟,1880年他們發現把重物放在石英晶體上,晶體某些表面會產生電荷,電荷量與壓力成正比,並將其成為壓電效應。壓電效應可分為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兩種。某些介電體在機械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使介電體內正負電荷中心發生相對位移而極化,以致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其電荷密度與應力成比例。這種由「壓力」產生「電」的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
  • 液態金屬的意義與作用
    在精度方面,液態金屬成型的產品可以和機器加工產品的工藝一爭高下,並且沒有附加成本與廢棄材料。在抗腐蝕性能方面,液態金屬合金也展現出了超常的能力,尤其在工業應用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如食品加工、醫療設備、戶外運動設備、航海產品等方面。
  • 5G熱管理時代,液態金屬能做什麼?
    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對於以上案例所出現的導熱凝膠這一熱界面材料,其實使用液態金屬來替代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一般來說熱界面材料導熱率越高其自然熱阻越小,那麼相應的界面熱阻也就越小,對於導熱來說效果也就越好。
  • 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當前,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大量液態金屬技術以及由此製成的先進裝備正在成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液態金屬就是介乎機器與人之間的尖端功能材料,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技術與應用問題 [1]。現實中的常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典型類型有鎵基合金、鉍基合金及其衍生材料;具有諸多新奇特性,為新興科學與技術前沿提供了重要啟示和豐富的研究空間。
  • 液態金屬拯救了半導體
    液態金屬拯救了半導體?!摩爾定律是一個經驗性建議,描述了集成電路(IC)中電晶體的數量每幾年翻一番。但是,由於電晶體太小,以至於當前的基於矽的技術無法提供進一步縮小的機會,因此摩爾定律已開始失效。從理論上講,它們可以非常快速地切換,並且在非操作狀態下也可以關閉到絕對零電阻值。聽起來很理想,但生活並不理想!實際上,創建如此完美的超薄半導體仍然存在許多技術障礙。當前技術的障礙之一是所沉積的超薄膜充滿晶界,從而使電荷載流子從其反彈回來,因此電阻損耗增加。最令人興奮的超薄半導體之一是二硫化鉬(MoS 2),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二硫化鉬的電子性能一直受到研究。
  • CMF實驗室 | 液態金屬
    液態金屬擁有獨特的原子結構,其原子排列完全無序,而傳統金屬材料原子結構則排列有序。它是金屬卻有了流動的形態;它極輕卻又極強、極硬,是超越鋁、鎂、鈦等傳統輕合金的顛覆性材料;它可一次性成型,無需機加工的繁複程序;它是輕合金材料的顛覆者,可應用於3C、汽車、醫療等多個領域,正在逐步佔領市場。
  • 液態金屬:神奇材料煥發新生機—新聞—科學網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正在研製的可穿戴設備iWatch,可能會使用一種由鋯、鈦、銅、鎳等組成的液態金屬材料(又稱非晶態合金或金屬玻璃),該材料的強度是鈦的兩倍。 事實上,在2010年時,蘋果就與Liquidmetal(液態金屬)技術公司籤署了協議,但由於量產存在技術難度,一直沒有大量使用這種材料。
  • 「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
    雲南網訊(記者 蔣貴友)11月21日上午,為期兩天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技術大賽」在雲南省曲靖市開幕。  圍繞著世界前沿科技「液態金屬機器人」的當前技術現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趨勢,來自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進行深度解析,探討新型液態金屬機器人的未來。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壓電材料是一種能夠進行機械能與電能之間相互轉化的智能材料,現已形成市場規模為每年近百億美元的巨大產業,應用範圍從手機等家用電子產品到航空航天、艦艇聲納、高速列車等領域。半個世紀以來,壓電材料產業一直由性能優異的鋯鈦酸鉛(PZT)陶瓷所統治。
  • 課堂|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當前,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大量液態金屬技術以及由此製成的先進裝備正在成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液態金屬就是介乎機器與人之間的尖端功能材料,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技術與應用問題。現實中的常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典型類型有鎵基合金、鉍基合金及其衍生材料;具有諸多新奇特性,為新興科學與技術前沿提供了重要啟示和豐富的研究空間。
  • 雲南宣威市液態金屬產業園項目開工 重點發展液態金屬合金材料等...
    雲南網訊(記者 李銀髮 通訊員王正花)1月18日,宣威市液態金屬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液態金屬產業園是宣威市委、市政府打造液態金屬谷的近期目標,計劃用2年時間,結合城宣威市南片區「兩區共建」整體城鎮化項目和浦發行扶貧發展基金支持,新建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新建專家公寓樓、辦公樓2萬平方米,建液態金屬省級「五中心一委員會」,年產500噸液態金屬生產線。
  • 液態金屬手機究竟是什麼"鬼"?
    以這種材料製成的人造機器人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外形。類似情節在電影《終結者》中也有出現,以某種金屬材料製成的機器人,可隨意改變形態。這兩部電影中,這種材料是產自「賽博坦星球」的液態金屬。無獨有偶,最近有報導稱2015年年底將有一款全液態金屬智慧型手機發布,聽起來很炫酷,那麼,現實中的「液態金屬」能否像電影中那樣,隨意變換形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