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人去挖袁天罡的墓?墓前有支軍隊,保護了他數百年

2020-11-29 騰訊網

據清代學者葉夢珠的《閱世編》所載,當年鬼谷子創立了一個門派,叫戧刀門。所謂戧刀,說白了,就是幫人家磨剪刀,或者修修補補之類的。據史料記載,這些人平時走南闖北,出入各種場所,名義上是給人戧刀,實際上卻是給達官貴人看風水,或者尋找風水寶地。

據史料記載,從春秋戰國一直到唐朝,這戧刀門始終傳承不斷。袁天罡,據說就是戧刀門中的一員,他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還是師兄弟關係。葉夢珠認為,武則天能登上帝位,靠的就是袁天罡,以及他背後的戧刀門。換句話說,這兩人關係應該不錯。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稱帝後,曾特地派人找來袁天罡,希望這位神相可以在長安附近找到一塊風水好地。

結果這位相術大師只花了3天就在長安郊外乾縣北部小山找到了個好地方。當袁天罡把這個消息告訴武則天后,這位女皇帝非常高興並準備重賞於他,結果之後發生的事情卻讓人意想不到。對於武則天的賞賜,袁天罡立馬回絕了。這位相術大師表示,在他之前有人找到這個地方了。

他還算出來,在這塊寶地的中心地位埋了銅錢,而提前發現此地的人就是另一位相術奇才李淳風。袁天罡還說,派李淳風去的人就是皇帝本人。武則天笑了,原來一切還真如袁天罡所說的那樣,武則天先後秘密派李、袁兩人找寶地,為的就是看看這兩人誰厲害。結果袁天罡似乎技高一籌。《風水破局》詳細地記載了這個故事。

按照《風水名人錄》描述,當時兩人均看中了長安郊區的風水,但袁天罡卻考慮到了防盜這一深層次的後話。老袁認為,隨你風水寶地再好,總會有人來偷盜,但有士兵看守就不可能有人敢盜了。於是袁天罡把自己的墓設計在了軍營,而這地方後來歷代都是兵士駐紮的地方,因此一千多年來,沒人敢跑軍營鬧事。建國以後,袁天罡的古墓也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然,袁天罡死那會兒,那地兒還沒有軍隊駐紮。但袁天罡掐指一算,算出了軍隊以後會駐紮的地方,這才將墓設計在了那裡。巧的是,唐玄宗時期,那裡果然開始駐紮軍隊。宋代以後則更是成了兵家重地。有軍隊保護著,自然沒人敢去挖袁天罡的墓了。而李淳風的墓就沒那麼好運了,雖然設計了很多機關,但據說早在五代時期就被挖空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袁天罡和李淳風誰最厲害?看看他的墓早被挖,他的墓卻完好無損
    袁天罡和李淳風誰最厲害?看看他的墓早被挖,他的墓卻完好無損袁天罡和李淳風都是大唐國師,兩人著作了很多影響至今的的書籍和算術,所以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形成了很多民間傳說。袁天罡因為曾給年幼的武則天面相而聞名,因為他預言武則天會當上女皇帝,還為李世民到閬中斷龍脈,確保此地不會再有皇帝出來。李淳風則是因易學與算術而著名,著有多本易學和數學書籍,後來因與袁天罡共同推演國運,著作《推背圖》,兩人聞名天下,所以後來的人經常拿兩人作比較。袁天罡和李淳風誰最厲害?看看他的墓早被挖,他的墓卻完好無損。
  • 袁天罡的墓不設機關,卻無人敢盜,只因墓旁總有神秘力量保護
    據史料記載,這些人平時走南闖北,出入各種場所,名義上是給人戧刀,實際上卻是給達官貴人看風水,或者尋找風水寶地。據史料記載,從春秋戰國一直到唐朝,這戧刀門始終傳承不斷。袁天罡,據說就是戧刀門中的一員,他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還是師兄弟關係。葉夢珠認為,武則天能登上帝位,靠的就是袁天罡,以及他背後的戧刀門。換句話說,這兩人關係應該不錯。
  • 兩古墓相隔不遠,為何李淳風之墓慘遭破壞,袁天罡的墓穴卻無人敢動?
    可以說袁天罡生前各種神奇的預測無不準確,其死後他也為自己選擇了一座神秘的陵墓,千年來無一人敢盜,新中國之後還有駐軍保護!而李淳風的墓穴卻被人給盜了個乾淨。
  • 袁天罡的墓為何至今都沒有被挖掘?
    盜袁天罡的墓純粹是老虎嘴裡拔牙,找死!袁天罡是什麼人?正史中記載的第一玄學家、天文學家、星象學家,一部《推背圖》更是讓他老人家充滿了神秘的力量。他的墓沒有人去盜,第一個原因就是墓中沒有陪葬品。袁天罡是道士,講究的是清淨無為、修身養性,對於財寶之類的東西看得很淡,最多就是弄點錢買硃砂、金粉畫符。老先生活著的時候如此,羽化後更不會將財寶作為陪葬品。既然沒有陪葬品,盜墓賊又何苦去廢了一身汗盜他的墓!
  • 李淳風的墓都被挖爛了,旁邊袁天罡的墓卻安然無恙,這是咋回事?
    在很多人看來,這二人不僅僅是師徒,也是好友。再加上二者年齡相差不多,還有人為他們二人是否是師徒而爭論不休。二者百年歸天之後,墓地也相差不遠,嚴格來看,連一公裡的距離都不到。但是二人的墓地的下場卻是大不一樣,李淳風的墓地被快被挖爛了,而袁天罡的墓地卻依舊安安穩穩地矗立在那裡。這是怎麼回事呢?二者的墓地相差不到一公裡,但是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待遇。
  • 袁天罡洩露了什麼天機?為啥他的墓沒有被盜?玄學家的世界你不懂
    其實不然,是因為他們看了很多書,通過書籍了解很多知識,並能夠從這些知識中獲得一定的信息,比如唐朝的滅亡、武則天成為皇上,這些都是有一定根據的,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猜到的,這也是袁天罡為什麼能夠在死後無人能敢去挖他的墓,一方面是因為袁天罡一生清貧,沒有什麼錢財,另一方面是因為袁天罡的墓裡,有很多機關,盜墓賊不可能因為一個沒有錢財的墓而失去自己的小命。
  • 中華第一奇人給自己選了啥墓?千年來都有軍隊守護,建國後依然有
    今天暫且不談秦始皇墓,我們說說袁天罡的墓,他的墓也創造了第一,那就是無數人眼饞,卻沒人敢去盜,歷史上很多人的墓,也有的被盜了無數次,卻沒成功,這是另一個角度的第一。袁天罡這個人想必大家不陌生,民間是將他傳的非常神的,尤其是他和李淳風寫的《推背圖》更是被譽為中華第一預言奇書。
  • 盛唐時期兩大人物:傳奇神算袁天罡,太史李淳風
    西遊記中,有提到過一位掣肘神仙凡人的能人,便是袁守誠,他是袁天罡的叔叔。西遊記中,他能得算天機,算出下雨的時辰毫數等等,卦術高深而神機妙算。 也從側面可以反映,袁天罡歷史之影響,後世的明朝吳承恩才借其歷史形象與家族之故事塑造了袁守誠通天之能的佔卦能力。 而歷史上,袁天罡也曾官至欽天監。
  • 三大帝王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了,一個找不到!
    要說我國古代什麼最動人心,估計很多人會說皇帝之位吧,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手中的權力在古代是最大的,對於手下的人,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不過我們都知道,即使再輝煌的朝代也終有落幕的一天,那些皇帝死後會有大量的陪葬品,跟隨著他們葬一起,這也導致他們的陵墓,被很多人光顧,不過如今有三大帝王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了,還有一個找不到。
  • 盜墓賊為何不盜袁天罡的墓
    袁天罡,生卒年不詳。唐代最著名的道士,中國相術大師。益州成都人。 隋末唐初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風水大師、道士、相士。善風鑑,累驗不爽,隋時為鹽官令,入唐為火井(臨邛)令。相傳他懂得"風鑑",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兇。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三世相法》、《推背圖》(和李淳風共著)、《袁天罡稱骨歌》等。
  • 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生前曾為保護袁崇煥墓奔走
    崇禎三年(1630)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裡,並抄沒家產。 大意是說,袁督師雖然是清朝的敵人,但能夠為國家盡忠,只是當時皇帝昏庸才導致慘死,現在應該為他平反。根據《重修粵東舊義園記》碑文記載,康熙年間,這座廣東義園重加葺治,但是「乾嘉以後,屢廢屢興」。同治癸亥秋(1863),再次修復義園,「堂東為土神祠,堂後及東西冢七百有奇。
  • 盜墓界的「勞動模範」,一座墓挖了20年,專家:你挖錯了!
    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山北麓,有一座「土山漢墓」。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墓主人究竟是誰,卻始終沒有一個正確答案。曾有人翻閱史料,在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發現過一段話:「今彭城南項羽戲馬臺之西南山麓上,即亞父冢也。」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土山漢墓」就是亞父範增之墓。但是,酈道元是北魏時代的人,距離範增那個時代好幾百年,他記錄的是否準確,讓很多人保持懷疑。
  • 《龍嶺迷窟》摸金四人組能活著走出李淳風墓,胖子居功至偉
    魚骨廟下面的墓穴究竟是西周墓,還是李淳風的墓呢?其實,龍骨廟下面的墓穴即是李淳風的墓穴,同時也是一座歷史久遠的西周墓。李淳風在西周墓的基礎上,搭建了自己的墓穴,雖然有點鳩佔鵲巢的意思,不過卻更能說明這地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 袁天罡有多牛?死後墓地無人敢進去,新中國還有重兵幫其把守?
    袁天罡,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據說他生於現在的四川成都一帶,是唐代以相術風水著稱的一代術數大師,他生前各種神奇的預測無不準確,在正史中都有記載,各種野史筆記小說中記載的他的傳奇故事更多,民間更把他視作半人半仙。
  • 為什麼袁天罡的墓地,1000多年來不僅無人敢盜,而且還有專人看
    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強盛的王朝——唐朝,它最強盛的時期當屬「貞觀之治」和 「開元盛世」了,而這一切的奠基者,便是著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然而,雖然李世民的文韜武略不可小看,但是此人選了一個懦弱的後代——李治繼承了皇位,最終導致唐朝落入了外姓之人——武則天的手中。但是其實這一切的事情,有一個人在很早之前便預言了,此人便是袁天罡。
  • 此墓歷經千年未被盜,墓門無頭石像成謎,考古隊挖一半被緊急喊停
    此墓歷經千年未被盜,墓門無頭石像成謎,考古隊挖一半被緊急喊停文/婉清眾所周知,考古是通過對古人遺址以及遺物進行勘測研究,從而達到添補歷史的行為。或許因為現代考古學發展不到100年的時間,如今很多人還不能理解考古的意義,甚至還有人將考古與盜墓相提並論。在很多人眼中,考古幹的同樣是掘人祖墳之事,與盜賊並無差異。雖說幹同樣事情,但本質不同卻極具差異,就像警察臥底匪徒,雖也要做些惡事,但最後的目的卻是為了社會安定。而考古也是如此,雖然挖掘古墓卻是為了中國的文化以及歷史。
  • 湖北襄陽有座「吃人墓」,內藏流沙河,先後吃掉80多個盜墓賊!
    三國時期有這樣一個傳說,曹操因連年徵戰導致自身財力匱乏,因此需要大量的財物支撐,後來特地組建的一支尋寶軍隊。這支軍隊專為曹家尋找墓葬中的財物,且命名為「摸金校尉」,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盜墓賊」,不過人家是「官方」正品,帶有穿山甲原料做的腰牌為證,這批盜墓賊幾乎摸遍了皇家墓葬,讓其摸金校尉名聲大振,一直流傳至今。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曹操墓文物將首次全面亮相」,官方發出消息後,該話題立即登上熱搜。在封建社會時期,古人事死如事生,他們認為在陰間也會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正因如此,他們會在陵墓內放入大量的陪葬品。考古工作者曾在關廂發現一座小墓,並在墓主的胸口發現玉杯,考古專家,都說不可能。更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工作人員竟要徹查墓主的身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三體》:羅輯在墳地與三體人對峙,為何要提前給自己挖一個墓?
    很多沒看過《三體》的人會問,憑什麼《三體》能獲得那麼高的成就?我聽說作者就是個電工啊!《三體》的成功之處在於不僅僅描繪了前所未有的科幻情節,而且還將人文、社會、制度等一系列問題投射到小說中,通過情節引起讀者的深思。書中的文化碰撞之精彩,不禁讓讀者為之拍案叫絕。
  •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
    除了關注她的政治生涯與感情糾葛之外,人們對其陵寢也是頗感興趣,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無數能人志士都未曾弄清楚關於他們的謎團,結果卻被兩位農民無意中解開了。 后妃的崛起 "成則女主天下,敗則宮闈承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