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中國科幻的扛鼎之作,更是享譽世紀的科幻名著。很多沒看過《三體》的人會問,憑什麼《三體》能獲得那麼高的成就?我聽說作者就是個電工啊!
《三體》的成功之處在於不僅僅描繪了前所未有的科幻情節,而且還將人文、社會、制度等一系列問題投射到小說中,通過情節引起讀者的深思。
書中的文化碰撞之精彩,不禁讓讀者為之拍案叫絕。
其中最能代表文化碰撞的段落,我認為是在《三體2·黑暗森林》中的羅輯與三體人對峙。
當時三體人準備入侵地球,羅輯卻跑到了墓地跟三體人隔空對峙,而且還提前在旁邊給自己挖了個墓。
羅輯對峙就對峙,為何還要挖墓呢?
由於地球跟三體之間的科技差距,導致了人類的太空艦隊幾乎被全殲。
原本十分狂傲的人類開始害怕了,於是想起來當初還剩一個面壁人羅輯,便綁架了羅輯的老婆和女兒,命令羅輯去拯救地球。
於是羅輯開始實施雪地計劃,完成前置工作後,人們卻又不信任他,很多人懷疑他是騙子,甚至把他從小區裡給驅逐了。
從萬眾矚目的救世主,到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棄子,羅輯的人生大起大落,別說什麼拯救地球,自己的老婆都救不了。
於是羅輯絕望了,打算做最後的掙扎。他來到葉文潔的墓地,在旁邊也挖了個淺淺的坑,當作自己的墓地。
面對著冉冉初升的太陽,他大喊:我對三體世界說話。
然後就是大家熟悉的「黑暗森林威懾」情節。
羅輯為什麼要挖這個坑,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他已經為人類社會所不容,打算一死了之,這個墓就是他的容身之所。
因為他已經對人類絕望了,對這個世界失去了希望,這也是他後來枯坐監獄面壁執劍的原因。
二是因為羅輯要向三體人表示自己必死的決心。曾經地球內奸曾給三體送去了《三國演義》,讓三體人研究地球文化。
三國中有一個橋段叫做「龐令明抬櫬決死戰」,關羽水淹七軍,龐德抬著棺材來跟關羽打仗。
抬著棺材就表示必死的決心,雙方之間不可能言和,這不僅是給自己和下屬決心打氣,更是用來威懾敵人。
三體人一看羅輯把墓都挖好了,是鐵了心要跟三體同歸於盡,所以只好服軟,同意羅輯的要求。
羅輯挖墓的橋段,其實就是文化碰撞的體現。三體人沒有心機,不懂得陰謀詭計。
地球人工於心計,所以不動聲色就能對敵人造成威懾。
《三體》的優秀正是無數個這樣的橋段所構成,不論是人類對於羅輯的忘恩負義,還是選出聖母程心帶領人類走向滅亡,都是對我們社會和文化的映射。
正因人性是共通的,所以才能獲得全球範圍內的認可。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三體》,那麼我要推薦你讀一讀,因為通過這本書,我們或許能產生前所未有的宇宙觀,世界上也自此有了「讀過三體」和「沒讀過三體」這兩種人。
通過劉慈欣的文字,我們仿佛真地窺探到了瑰麗又浩瀚的宇宙,也都回頭對我們的社會和文明進行反思。
當文明和生存只能二選一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
《流浪地球》+《三體》全套僅需79!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