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揀機器人如何對混合生活垃圾精準分選

2021-01-11 菜菜鳥農

前端物料篩分設備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儘管新風系統不間斷運轉,腐蝕酸臭的味道還是包裹著整個人工分揀房。幾位分揀工人戴著厚厚的皮手套,彎著腰,從一堆果殼、泡麵盒、塑料瓶、拖鞋、髒紙巾、尿不溼、碎玻璃裡面,將可回收物一一分揀出來,分別投放到塑料瓶、易拉罐、玻璃、鞋類等投放口,投放口下端就是手推式的料車——這就是混合生活垃圾的人工分揀現場。

工作環境惡劣,手被劃傷是常事

如果沒有深入垃圾處理工廠,我們普通居民實在很難對整個生活垃圾處理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更無法體會一線分揀工人每天在髒亂差的環境中工作的艱難。混合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佔比最多,垃圾產生的滲濾液腐蝕性很強,隔著橡膠手套, 汙水和雜質還是會滲入工人的皮膚裡。平時大家隨手丟棄的小東西,比如牙籤、碎玻璃、變形的易拉罐、燒烤的竹籤,到了垃圾分揀中心就變成「兇器」,一不小心手就會被刺破。由於工人的手長時間接觸垃圾,被劃破後很難癒合,實在苦不堪言。

根據環境研究與教育基金會(EREF)與北美固體廢物協會(SWANA)在2018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人工回收物料分揀的刺傷率為2.7%,即每100個工人中有2.7個人會被物料刺傷。由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垃圾尚未實行分類,所有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運到垃圾處理廠,工人在分揀過程中刺傷的可能性遠高於2.7% (RoboticWaste,2018)。

混合生活垃圾分選現場

(圖片來源:垃圾處理工廠現場拍攝)

前端居民垃圾分類和終端機器人分揀形成組合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回收物在混合生活垃圾中的佔比正在逐年提高,特別是塑料和紙類。根據調研發現,三四線城市的混合垃圾工廠每天產生的可回收物量相當可觀,就更不用說一線大城市了。混合垃圾如果不加分選,直接焚燒或者直接填埋,實在是對資源的浪費。

所以國家大力倡導居民前端垃圾分類,讓居民先自發地對混合垃圾進行初步分類,再結合垃圾處理廠機械化+智能化分選,用機械分選設備和智慧機器人相結合,進一步對混合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進行精準分揀和回收,然後再對剩下的回填物進行填埋或者焚燒。這樣從垃圾源頭和垃圾終端同時入手,不但減少環境汙染,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又能實現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智能化」。

垃圾精準分類,交給機器人吧!

那麼,垃圾分揀機器人又是如何對混合垃圾進行精準分類的呢?

我們以實際應用於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的智能分揀機器人為例,來介紹一下這種帶著科幻色彩的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據介紹,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的機器人是廣東弓葉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型號Picking Ai。

圖片來源: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現場

這臺機器人由計算機和傳感器組成神經網絡,能夠像人腦一樣對信息進行高效辨別。視覺系統相當於它的眼睛,工業雲端大腦相當於它的大腦。當垃圾經過時,機器人會將垃圾進行快速分揀,將瓦楞紙放進紙類回收框,將礦泉水瓶放進PET回收框,將洗滌劑瓶放進HDPE回收框,將一次性餐盒放進PP回收框。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垃圾分揀機器人的成功分揀率超過90%,而且在今後的使用過程中,機器人將能夠自我學習和自我調整,以不斷提高智能化程度,幾乎不需要人工幹預。

圖片來源: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現場

這樣的機器人是不是很酷?更酷炫的是,工業雲端大腦還可以對部署在全球各地的垃圾分揀機器人進行大數據收集、標註,甚至可以對物料的品牌進行識別,並按照來料價值高低進行優先級排序。因此,具有決策能力的機器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可回收物分選的純度與效率,也直接性地提高了企業利潤率。

結論

實施好混合生活垃圾分類的基礎和關鍵是末端處理能力,否則只能是前中端分開、後端又混合,重走回頭路。換句話說,如果末端處置分類不到位,或者處理能力不足,把前端老百姓分好類的垃圾最後又混在一起處理,這對於整個環節而言,是非常大的打擊,對老百姓前端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所以生活垃圾處置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的同時,必須強化末端處置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中大力引入高科技技術,穩步提升處置能力。

相關焦點

  • 火眼金睛識別垃圾,交大團隊研發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
    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每小時分揀垃圾5400次。上海交大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智能裝備團隊研發了一款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可以快速在大量垃圾中精準識別可回收物,大大節約人力成本,讓垃圾分類工作變得輕鬆。
  • 上海交大研發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大研發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   這裡沒有身穿厚重工作服帶著手套、口罩,埋頭分垃圾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不停往返的機械手以及穿插有序的輸送軌道——上海交大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智能裝備團隊研發的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正在工作。
  • 海西生活垃圾分揀處理機成套生產線
    海西生活垃圾分揀處理機成套生產線陳腐垃圾是生活垃圾經過多年的填埋場填埋或堆放多年自然降解的產物。陳腐垃圾又稱為填埋場垃圾、堆體垃圾、礦化垃圾、存量垃圾。那麼,生活垃圾成分非常複雜,對於某些有毒有害物質如何處理呢?通常,對這類有毒有害物品,會專門清理出來專門存放好,然後交給專業化公司去處理。避免這類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到後續處理工序中。垃圾分揀中心的建立,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對城市垃圾的處理速度,還可以大大減輕其它環節的工作量,讓整個社會產生的垃圾更加高效,更加方便。
  • 每小時分揀5400次 上海交大超視覺機器人助力垃圾分類
    圖說:上海交大超視覺機器人助力垃圾分類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生活垃圾來源廣、組成複雜、性狀不一,海量幹垃圾分揀仍依賴大量人工參與。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上海交大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智能裝備團隊研發的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可以精準識別可回收物,每小時可分揀垃圾5400次,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助力垃圾分類處理的關鍵環節。目前,這款機器人已進入產學研技術推廣階段,團隊將與國內環保頭部企業對接合作與共同開發,儘快推進市場應用。
  • 浙江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分選可燃物、無機物、有機物垃圾
    從目前的分類情況來看,生活垃圾的使用質量非常好,種類和設備也比較齊全。可以看出,需要安全、高效、快速分揀的區域綜合性能相對較好,對於快速收集具有很大優勢,分揀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實現了快速收集,降低了能耗和人力成本。一、無機物:主要通過篩選來完成。
  • 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忙!安麒智能打開垃圾分選「智造」大門
    由安麒智能自主研發的智能揀選機器人、智能光選機器人將打開固廢處置「智造」大門,並建立起一個集合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智能垃圾分選系統服務,井然有序地服務當前新風向——垃圾分類。在第21屆環博會現場,安麒智能總經理李高強在接受環保在線HB直播時說道。隨著市場化與服務要求的提升,固體廢棄物處置分選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智能分選技術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在李總看來,固廢處置產業要發展,需要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安麒智能基於核心的智能識別和智慧機器人技術,實現垃圾分選技術「智造化」,現在已有「代表作」。
  • 浙江台州大件垃圾該如何分揀處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的不斷升級,廢棄的大型垃圾也越來越多,大型垃圾主要是廢舊沙發、廢舊床墊、木製桌椅、木門、辦公家具、廢舊棉被、廢舊自行車、裝飾材料等,這些垃圾體積大、重量輕、收運費用高,不方便運轉和處置。
  • 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 提高竹條人工檢測效率
    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 提高竹條人工檢測效率 2020-07-29 08:53:57 來源 : 科技日報 可替代至少4個人力,分揀速度高於人工10倍,檢測準確率高達
  • 生活垃圾分揀處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我們去注意哪些地方?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快速發展,垃圾圍城的情況備受注重,猛然增加的城市垃圾排放現已變成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於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如何合理有效地去處理這些垃圾,避免環境汙染,也漸漸成為了全球較為關注急需解決的熱點為題。
  • 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說的不是智能垃圾箱,而是垃圾智能分類系統
    導  讀如今垃圾分類成了熱門話題。為了有效利用可回收資源、降低垃圾處理的成本、難度,減少垃圾處理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等問題,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相繼出臺垃圾分類指導意見,督促民眾自覺做到垃圾分類,形成良好生活習慣。
  • 上海交大「低碳天團」硬核成果讓「垃圾」變成「寶」
    手速快、目力好、節成本,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解放」人工助力垃圾分類這裡沒有身穿厚重工作服帶著手套、口罩,埋頭分垃圾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不停往返的機械手以及穿插有序的輸送軌道——上海交大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智能裝備團隊研發的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正在工作。
  • 垃圾分選回收的工藝流程是怎樣
    垃圾分選是將不同性質的物質按類別分離的過程,目的是為了將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與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分開,便於後續的處理處置工藝。分選的原理:主要通過根據垃圾固體廢棄物的物理性質(比重、磁性、粒度、電性,光電性,摩擦性,彈跳性及表面性質)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物理方法進行分離。
  • 垃圾智能分類系統:這些才是AI助力垃圾分類的解決方案
    當下已經有多個國家在探索實踐智能化的垃圾分揀系統及垃圾分揀方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日本:FANUC分揀機器人FANUC分揀機器人利用視覺分析系統對物品的化學成分及形狀進行實時掃描,並通過全新的廢舊物品自動回收技術進行跟蹤和分類。
  • 探秘「垃圾分選」
    這些垃圾清運車,有的載重5噸,有的載重3噸(實際裝載量輕於載重量),共運來生活垃圾4000多噸。「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中夾雜有不少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選線負責人易志剛告訴記者,這些生活垃圾被分為A、B、C3類,A類垃圾大都來自居民小區、商場、學校,夾雜著不少塑料、玻璃、金屬、有機物等,回收利用價值大;B、C類大都是馬路垃圾,可回收的資源少,利用價值不大。
  • 株洲生活垃圾分選系統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工成本
    河南藍基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專業研究環保設備的企業,在垃圾處理領域,累積了十多年研發生產及市場經驗,對國內各類特色的固廢垃圾有深刻的理解;引進德國技術技術背景結合國情自研,彌補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研發製造的垃圾資源化分揀處理設備在垃圾處理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公司生產的垃圾處理設備遍布各大中城市,用戶可就近考察我們的成熟現場
  • 分揀 工業機器人
    同時,運用雷射反射板導航、自然導航或混合導航,路徑柔性高,極大提高現場的適應能力。談到物流機器人技術的創新方向,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新松高級副總裁王宏玉展會期間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AGV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AGV領域正在將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相結合,與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尖端技術不斷滲透,環境智能感知技術將大幅提升。
  • 土耳其回收公司選擇陶朗分選技術,提升HDPE和PET回收效率
    該工廠每小時可分揀5噸混合塑料垃圾,藉助陶朗的光電分選設備,回收PET、HDPE和PP等可再生成分,促進塑料的循環利用,並提升塑料再生的經濟價值。 土耳其每年產生的居民生活垃圾約為3300萬至3500萬噸,其中包括700萬至800萬噸可回收垃圾,包括金屬、玻璃、鋁和各類塑料。
  • 市民走進小武基垃圾分選轉運站:生活垃圾篩選回收要過三道關
    目前小武基垃圾分選轉運站主要承接東城區和朝陽區部分地區的生活垃圾的分選和轉運工作,日處理垃圾量約為2000噸。北京環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北京環衛集團連續第四年參加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曾先後開放了「生活廢棄物的力量」科普場館、「花園式工廠——南宮焚燒發電廠」等參觀線路,讓市民了解北京的城市環衛情況。
  • 告別人工揀選,山能棗礦蔣莊煤礦新上智能煤矸分選機器人
    原來,是智能分選機器人代替她們從事這個又髒又累的工作,使她們解放出來、轉崗幹別的工作了。在該選煤廠原煤車間205揀選皮帶上,已不見昔日揀選女工的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RATR雷射雷達3D成像煤矸識別智能分選機器人」。作為棗礦集團首套無放射性智能煤矸分選系統,它的投入應用標誌著蔣莊選煤廠告別了人工揀選時代。
  • 機器人挑選,自動化分揀……青島5A級物流企業智能無人倉「雙十一...
    「雙十一」臨近,市民買買買的背後,是物流企業的快捷精準運輸。關節機器人用機器觸手360度無死角運行。智能無人倉存儲全自動「今年,全國共有27家企業榮膺5A級。其中,青島3家企業同時申報並成功獲評5A級,創我市一個批次獲評數量之最,佔全國本批次獲評5A級企業總量的1/9。」市物流協會秘書長李波告訴記者。目前,青島A級企業總數達到87家,數量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