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人工揀選,山能棗礦蔣莊煤礦新上智能煤矸分選機器人

2021-01-10 騰訊網

這兩天,山能棗礦蔣莊煤礦選煤廠揀選工王秀雲「轉崗了」,在這個崗位幹了十多年的她反而很開心,臉上洋溢著喜悅。原來,是智能分選機器人代替她們從事這個又髒又累的工作,使她們解放出來、轉崗幹別的工作了。

在該選煤廠原煤車間205揀選皮帶上,已不見昔日揀選女工的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RATR雷射雷達3D成像煤矸識別智能分選機器人」。作為棗礦集團首套無放射性智能煤矸分選系統,它的投入應用標誌著蔣莊選煤廠告別了人工揀選時代。

該智慧機器人通過RATR雷射雷達3D成像識別技術,從煤塊表面提取300多萬個特徵數據進行自動分析計算,智能識別煤與矸石,並通過分選板、機械推手兩個執行機構精準地將塊煤、塊矸分選至塊煤倉與塊矸倉。它還具有自我學習功能,能通過學習逐步提高辨識精度。

選煤廠原煤車間主任趙馳感嘆道:「揀選工被一套煤矸智能分選機器人代替,這是洗煤技術的一項革命。」

「讓煤矸智能揀選替代人工揀選,實現該崗位無人化作業,提高職工的職業獲得感和幸福指數。」選煤廠廠長褚衍靜堅定了揀選工藝革新的目標。他們通過廣泛調研,瞄準了無放射性的智能煤矸識別技術,通過與新遠大國為科技公司合作研發,設計了這套RATR雷射雷達3D成像煤矸識別智能分選機器人,實現了選煤行業智能化機器人領域的新突破。

「該系統的運行,杜絕了因人為因素造成塊煤漏選現象,較人工揀選效率提高20%,減少崗位用工8人,實現了減員提效和無人則安。同時解決了揀選皮帶易帶末煤進入矸石倉造成少量末煤流失的難題,據統計每天可回收末煤0.5噸,每年可回收末煤180噸。」選煤廠技術主管仇慶敏介紹。

近年來,蔣莊煤礦選煤廠認真落實集團公司「一提雙優」戰略,先後自主研發了井口給煤機防竄倉改造、壓濾系統一鍵啟停改造、浮選尾礦AI在線視覺自動加藥系統等一大批先進適用設備,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了生產經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新轉變。

「研發智能分選機器人,是推動智能化選煤廠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同時也增加了我們在該技術領域的話語權。下一步,我們將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為智能化選煤廠發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動能,加速礦井轉型升級發展步伐。」蔣莊煤礦礦長張培龍說。(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李平 報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山能棗礦蔣莊煤礦:打造「採煤全流程智能開採」新模式
    隨著集控司機何聞龍按下啟動按鈕,語音提示系統隨即響起,只見膠帶輸送機、破碎機、轉載機、刮板輸送機、採煤機等設備順序啟動,就像安裝了智慧大腦一樣,機器之間配合得天衣無縫、環環相扣,採煤機所到之處,滾滾烏金應聲而落,整個過程並無一人幹預——這是筆者在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蔣莊煤礦3上601智能化工作面看到的一幕。
  • 山能棗礦集團蔣莊煤礦選煤廠「三個一」安全宣教真走心
    為警示教育幹部職工深刻汲取近期國內發生的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教訓,為衝刺年終安全及2020年安全生產提供堅實保障,近日,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蔣莊煤礦選煤廠通過「一則安全小故事講述、一輪崗位「手指口述」演練、一次集中安全宣誓」「三個一」安全宣教活動,切實增強職工安全首位意識。
  • 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忙!安麒智能打開垃圾分選「智造」大門
    由安麒智能自主研發的智能揀選機器人、智能光選機器人將打開固廢處置「智造」大門,並建立起一個集合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智能垃圾分選系統服務,井然有序地服務當前新風向——垃圾分類。  圖為第21屆環博會 安麒智能展臺實景   「傳統的垃圾分選以人工為主,人工是低效不可持續的。」
  • 國內首臺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在開灤集團誕生
    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通訊員供圖  一個多月前,胡倉順告別了工作多年的洗煤廠手選工崗位,調到了皮帶看守工崗位。胡倉順口中的「它」就是新上崗的「手選工」——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  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以下簡稱AI分選機器人),由開灤集團林西礦業公司與深圳一家公司共同研發,可完全代替人工選矸,目前已應用於生產,在全國尚屬首例。
  • 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 提高竹條人工檢測效率
    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 提高竹條人工檢測效率 2020-07-29 08:53:57 來源 : 科技日報 可替代至少4個人力,分揀速度高於人工10倍,檢測準確率高達
  • 智能分揀機器人如何對混合生活垃圾精準分選
    混合生活垃圾分選現場(圖片來源:垃圾處理工廠現場拍攝)前端居民垃圾分類和終端機器人分揀形成組合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回收物在混合生活垃圾中的佔比正在逐年提高,特別是塑料和紙類。所以國家大力倡導居民前端垃圾分類,讓居民先自發地對混合垃圾進行初步分類,再結合垃圾處理廠機械化+智能化分選,用機械分選設備和智慧機器人相結合,進一步對混合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進行精準分揀和回收,然後再對剩下的回填物進行填埋或者焚燒。這樣從垃圾源頭和垃圾終端同時入手,不但減少環境汙染,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又能實現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智能化」。
  • 山能棗礦七五煤業公司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幸福生活」宣傳
    7月21日,山能棗礦七五煤業公司開展主題為「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幸福生活」宣傳月活動。為此,該公司武保科在礦門口、職工餐廳分別設立了兩個反邪教宣傳點,成立了反邪教宣傳小分隊深入基層區隊、職工班車、井口大廳等區域進行宣講,實現了橫到底、縱到邊的宣教,據統計,此次宣講活動共計發放反邪教宣傳冊200餘份通過此次反邪教宣傳月活動,讓全礦幹部職工充分的認識到邪教的危害性,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反邪教的意識,積極營造了崇尚科學
  •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向永鋒鋼鐵學什麼?
    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孝孔近日提出要開展「對標先進、對標永鋒」活動。一時間,「永鋒」在棗礦在山能成為「熱議詞」。永鋒是誰?永鋒集團是山東境內的一家民營企業,現管理員工11000人,主要從事鋼鐵冶煉、地產置業、金融投資、貿易物流、交通運輸、教育產業、市政服務等。2019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91億元。
  • 《煤炭學報》2020年第6期「煤礦智能化關鍵技術」專題網刊上線
    孫彥景,等液壓支架群組跟機推進行為的智能決策模型付 翔,王然風,趙陽升液壓支架網絡化智能感控方法廉自生,袁 祥,高 飛,等基於海量礦壓監測數據的採場支架與頂板狀態智能感知技術程敬義,萬志軍,PENG Syd S,等煤礦井下機車無人駕駛系統關鍵技術韓江洪,衛 星,陸 陽,等帶式輸送機永磁智能驅動系統及其控制策略
  • 中煤新集劉莊煤礦:綠色發展 低碳生活
    11月15日,筆者走進中煤新集劉莊煤礦探索高耗能的煤炭企業如何做到低碳發展的「秘密」。  綠色開採力建低碳生態文明礦  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如何在開採中使有限的資源得到高效率回收?該礦做出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
  • 呂臨能化公司:蹚出煤礦智能化新路
    2019年初,呂臨能化公司龐龐塔礦開始規劃智能礦山建設;當年11月,國家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為龐龐塔礦編制了智能煤礦可行性研究報告。2020年7月10日,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龐龐塔礦井下5G網絡最後一個基站調試成功。這標誌著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張規模部署的煤礦井下5G專網建成,礦井智能化建設的高速公路竣工。
  • 泰禾智能:目前公司生產的智能幹式煤炭分選裝備已形成訂單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泰禾智能(603656)提問, 公司董事長曾在去年9月份表示「目前我們主攻的是煤炭分選市場,預計明後年該領域就能看到較為明顯的增長,未來還將研發鐵、銅等其他礦石分選技術。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5期:光搞笑不掙錢!軟銀想10億美元賣掉...
    磨咖啡豆、擺碗筷、衝牛奶……這個機器人擁有「男友力」近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江蘇南京的江蘇集萃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現場展示的一款協作機器人,工作起來像人的手臂。據了解,這款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的重複作業,可負擔的重量有3公斤、5公斤、10公斤等,可謂「男友力MAX」。
  • 山能林光白澍煤礦沒有提高質量和增加資本的野心
    原標題:山能林光白澍煤礦沒有提高質量和增加資本的野心。安全是煤礦的第一生命線,安全是煤礦的最大效益。近年來,山東能源林敏礦業集團白澍煤礦始終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結合實際,同時採取多種措施,科學運用經濟規律的作用,不斷細化管理,強化責任落實,不斷走向優質發展的新徵程。
  • 搬運機器人分為_搬運機器人分為哪幾種 - CSDN
    1、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快速發展的「機器人網際網路+」公司,以智能物流為切入點,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專注打造極具智能的機器人產品。極智嘉科技 (Geek+)專注倉儲物流領域,通過領先的機器人產品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高度柔性和智能的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極智嘉主要產品:極智嘉科技的主要產品有智慧機器人揀選系統(Geek Picking System)。
  • 一鍵入井,山能棗礦集團三河口公司副井提運省人又省力
    隨著操作人員依次摁下遙控器的操作按鈕,100米開外環形車場緩緩啟動的推車器轟鳴聲打破了寂靜,遠端的礦車穩穩駛來,罐籠端流暢自如地放下搖臺、開啟安全門、升起捲簾門,礦車被推進罐籠……這是山東能源棗礦集團三河口公司信號把鉤工在副井上井口作業的場景
  • 「視頻講解」吳立新——天-空-地協同的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技術及...
    文章信息為:劉善軍,吳立新,毛亞純,等.天-空-地協同的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技術及典型應用[J].煤炭學報,2020,45(6):2265-2276.視頻解析創新點結合露天礦山地形與觀測條件,提出了露天礦邊坡監測的7種關鍵技術;在討論智能監測相關概念的基礎上,提出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的核心思想是適應過程和應急聚焦,智能監測的科學內涵為「三協同、一智能」。「三協同」為時間協同、空間協同、參數協同,「一智能」為邊坡災害的智能分析與智能預警。
  • 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說的不是智能垃圾箱,而是垃圾智能分類系統
    比如上海的垃圾分類行動,從政策指導層面就直接給這項工作人工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難以擺脫的工程師思維下,生造的「幹垃圾」與「溼垃圾」概念令市民一頭霧水,認知混亂,形成了完全沒必要的障礙。當人的因素產生了負面作用,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像:要是AI(人工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垃圾分類該有多好,政府和民眾可以少操多少心,少走多少彎路啊。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的未來:單體智能+群體智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編者按:正如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曾指出的「人工智慧是工業4.0成敗的關鍵」,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工業智能成為了不少AI企業關注的焦點。在這之中,作為工業智能化一大標誌的工業機器人是發展落地的重點之一。曠視在2017年進入供應鏈物聯網領域,聚焦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