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工程師的元器件識別經驗分享

2021-01-17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硬體工程師的元器件識別經驗分享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04 14:59:17

前言

電子元器件各個封裝類型均有所不同,有時候相同的封裝下,元器件有所不同。比較典型的如TO220封裝,一般TO220封裝下,裡面元器件有可能是三極體、場效應管或雙二極體。而TO-3封裝下,內部元器件可能是三極體、集成電路等。

電路板上的基本元器件名字

即使作為半導體的二極體,也有幾種不一樣的封裝,如玻璃、螺栓或塑料封裝。從外觀上最難以區分的是貼片類元器件,貼片類元器件由於尺寸偏小,且經常無標誌說明,從外觀上根本就難以區分,除非你是個經驗老道的老司機。

貼片電子元器件及集成電路

不過二極體種類雖多,但是使用的是同樣一種或幾種封裝,所以還是很好區分的,即時貼片二極體及有極性的貼片電容,因為極性標誌的存在,所以也很好識別。

通過印製在主板上的字母編號識別元器件

其實識別元器件正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印字的型號進行區分,而有些沒有明顯標識字符的元器件,則可以通過電路原理圖及萬用表進行判別,萬用表在電路板中的使用,堪稱「萬金油」。

電阻符號代表的意思

有人問「能不能寫一篇所有元器件識別的」,元器件的識別並一朝一夕就能夠會的,作為硬體工程師,就應該做好積累經驗的準備,一個出色的硬體工程師,沒個五年十年的,是不敢說自己是非常出色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子工程師:做硬體、軟體哪個好?
    其實,以目前來看,做硬體和軟體都非常有前途的,硬體更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積累相結合,入門較難,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不單需要電路、模電、數電等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結構、工藝、元器件的參數性能、材料、廠家、標準、線路等知識,很多都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一個優秀的硬體工程師可以為公司節約很多成本,包括設計成本、時間成本等,在市場上也很搶手。
  • 淺談電子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差距
    硬體工程師主要負責電路分析、設計;並以電腦軟體為工具進行PCB設計,待工廠PCB製作完畢並且焊接好電子元件之後進行測試、調試。其中硬體工程師需要有良好的手動操作能力,能熟練讀圖,會使用各種電子測量、生產工具。 軟體工程師主要負責單片機、DSP、ARM、FPGA等嵌入式程序的編寫及調試。FPGA程序有時屬硬體工程師工作範疇。
  • 害怕採購到電子元器件假貨?識別9塊9包郵非原裝IC,so easy……
    電子元器件品類繁多,國內大多數電子公司所使用的元器件皆為國外品牌,實力強大的公司會選擇從所需元器件品牌原廠直接訂購,而實力較弱和一般的公司則只能從國內代理商,及一些供應商處購買,龐大的市場需求令銷售元器件的公司花開遍地,其中就不乏一些人濫竽充數,以致於市場混亂,元器件真假難辨,因為希創輝原裝IC
  • 【經驗分享】CAE工程師侃侃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有限元分析工程師
    原標題:【經驗分享】CAE工程師侃侃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有限元分析工程師 專注於機械行業、專業、職業信息分享擇日不如撞日,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帶來有限元分析的學習經驗,其中有限元分析將特指結構分析。
  • 電子工程師入門寶典:最常用十大電子元器件
    從事電子行業,對各類電子元器件有種說不出的感情,對於從事電子行業的工程師來說,電子元器件就像人們日常進口的米飯一樣,是每天都需要去接觸,每天都需要用到的。這裡列舉出電子行業中工程師門常用的十大電子元器件,命名為「十大電子元器件明星」 ,希望能讓多多參考和學習。
  • 常見SMT極性元器件識別方法
    前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9993.htm  smt電子元器件是組成電子產品的基礎
  • 硬體PM系列(二):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設計流程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總是需要多部門進行協作,硬體產品經理也是如此,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硬體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一些設計流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結構設計確定事項根據產品規格書-SPEC,確定主板尺寸;和ID溝通板形大小及形狀;根據主板大小及特性確定元器件的選型,需要跟硬體溝通確認;確定元器件的擺放位置;調整板形,儘量的增大板形的弧度(便於ID設計);將主板板形圖輸出到硬體溝通調整,跟硬體溝通,調整元器件的選型及擺放位置;和硬體溝通後調整板形的大小及形狀(如果主板的面積不足則調整弧度或者加大主板外形)。
  • 純手工打造AI小電視:硬體自己焊接,驅動代碼...
    打造這個套娃小電視的up主「稚暉君」本名彭志輝,現在是一名OPPO的AI工程師。之前稚暉君就在B站分享過很多DIY硬體視頻,雖硬核卻不溫不火,直到自製小電視的出現,他的作品第一次登上B站推薦首頁,收穫了超過 100 萬的播放量。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的視頻到底厲害在哪裡呢?
  • 數位化工廠實踐的經驗分享
    在數位化的落地實踐中,利元亨有哪些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分享? 數位化是智能工廠的基礎 「數位化是智能化的基礎。」杜義賢說。 3D工廠仿真最重要關鍵技術有三點:1.快速建模:單機3D模型少則100多個零部件,多則上千個零部件,整個工廠建模工作量巨大,如何快速建模成為是否可以體現工廠模型的關鍵技術之一;2.模型簡化:單機3D模型存儲容量小則500M,大則超過1G,整個工廠模型如生搬硬套的對接搭建,將會導致整個模式存儲容量巨大,對於軟體和硬體要求極高;3.快速定義:整個工廠的涉及成百上千的信號驅動,如何讓工廠按照預定的生產規則仿真運行起來
  • 20個硬體工程師隨時可能用得上的電路圖
    中級層次 能分析這二十個電路中的關鍵元器件的作用,每個元器件出現故障時電路的功能受到什麼影響,測量時參數的變化規律,掌握對故障元器件的處理方法;定性分析電路信號的流向,相位變化;定性分析信號波形的變化過程;定性了解電路輸入輸出阻抗的大小,信號與阻抗的關係。
  • 各種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方法
    星標公眾號,不錯過精彩內容 編排 | strongerHuang 微信公眾號 | 嵌入式專欄 由於電子元器件種類繁多,這裡就主要講電阻、電容、晶體二極體、穩壓二極體、電感、變容二極體、晶體三極體、場效應電晶體放大器等這幾種的識別方法。
  • 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方法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方法有哪些 strongerHuang 發表於 2020-11-28 11:53:46 由於電子元器件種類繁多,這裡就主要講電阻、電容、晶體二極體、
  • 電子元器件的幾種識別方法
    電子元器件的幾種識別方法 strongerHuang 發表於 2020-11-29 09:44:23 由於電子元器件種類繁多,這裡就主要講電阻、電容、晶體二極體、穩壓二極體
  • 硬體工程師如何做職業規劃?有哪些晉升學習路線?
    因此,接下來我們主要要談兩點一、硬體工程師職業發展,談談硬體工程師這個崗位可以有哪些轉型。二、硬體工程師技術發展,聊聊硬體工程師在產品設計中的崗位職責,初級、中級、高級乃至專家級硬體工程師分別具有特點。
  • 硬體工程師自我定位與發展方向,送給迷茫的你
    本人也是硬體工程師,目前畢業3年多,畢業一開始崗位是EMC工程師,做了1年又10個月,對電磁兼容和賣硬體設備的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覺得EMC工程師沒前途,於是跳槽去新公司做硬體工程師,到目前為止設計過7、8塊單板。
  • 成功研發出用於納秒級圖像識別的神經硬體
    打開APP 成功研發出用於納秒級圖像識別的神經硬體 教育新聞網 發表於 2020-04-27 17:54:13 (文章來源:教育新聞網) 如今,自動圖像識別已被廣泛使用:有些電腦程式可以可靠地診斷皮膚癌,駕駛自動駕駛汽車或控制機器人。
  • 一位硬體工程師的面試經歷
    一位硬體工程師的面試經歷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18 10:13:00 今年就業形勢:今年形勢依舊不景氣,英特爾硬體部門基本不招人,思科硬體部門和信號完整性方面也不招人
  • 工程師硬體電路技術經驗整理
    31:如果要7824穩壓,前面需要28v的直流信號,28/1.2=23.3的交流電壓,這些是經驗。32:對電源或者放大器的要求 ,一般輸出電阻小,帶載能力就好。內阻小!34:課題如何做的思路: 了解背景;列出技術指標;進行系統分塊,預計多少時間,同時列出所要求的儀器,提出難點;做硬體框圖;進行軟體設計;製作電路板調試,最後進行成品測試。35:萬用表尤其是電流檔測量電流是,如果電池不足,會引起波形失真。
  • EMC工程師的發展及演變
    1EMC工程師起源 要了解什麼是EMC工程師,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EMC。 工程師這個職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像硬體工程師、軟體工程師、建築工程師等。但是對於EMC大家可能都比較陌生 ,但實際上EMC無時無刻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下圖中各種電器銘牌上的CE  VCCI UL。
  • 硬體工程師都是怎麼設計電源正負極反接保護電路的
    硬體工程師的很多項目是在洞洞板上完成的,但有存在不小心將電源正負極接反的現象,導致很多電子元器件都燒毀,甚至整塊板子都廢掉,還得再焊接一塊,不知道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時候就不好說了,由於我們的粗心,導致一些電子元器件和晶片燒壞,主要原因是電流過大使元器件被擊穿,所以必須採取防止接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