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蟲草,大家都知道是一味名貴的中藥,冬蟲夏草蟲身草葉共存,這種兩者共存的獨特的形態令人嘖嘖稱奇。不過蟲草這樣別致的外觀,並不是自然界的獨一份,有這樣一種植物,它像冬蟲夏草一樣,既有植物的形態,也有動物的樣貌,而且物美價廉尋常人就可以吃到,味道還十分不錯。
這種植物就是農村俗稱的草石蠶。草石蠶有帶著絨毛細長莖稈,毛絨絨的葉子,形似豌豆花的紫白相間的小花,其貌不揚簡直就像田間地頭裡隨便長的野草,氣味聞起來甚至有些惡臭。但是一旦挖到草石蠶的根部,露出的飽滿肥嫩的環節狀根莖,就像一隻只準備吐絲的蠶寶寶,可愛極了。不過跟冬蟲夏草截然不同,草石蠶的根部是純粹的植物塊根,並不是因為寄生了蠶寶寶的幼蟲。
草石蠶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用來與雞鴨等家禽燉成滋補潤肺的湯,也可切片與姜蒜爆香炒肉。不過最推薦的方法還是做成草石蠶泡菜,做成泡菜後的草石蠶具有肉質肥厚口感脆嫩的特點,再加上泡菜酸爽的味道,是一道開胃佐餐的不二佳餚。北方人經常吃的「甜醬甘露」寶塔菜便是這種草石蠶和甜麵醬做成的鹹菜。
草石蠶的生存條件並不苛刻,只需選擇氣溫不高的地方,排水良好的沙土地便可,我國很多地方都能種植。除此外一茬草石蠶可種植兩到三年,壽命也比較久,無需反覆播種。草石蠶的田間管理也不複雜,塊莖扦插便可繁殖,只需中耕除草注意冬季防凍害,平時適時施肥澆水即可,管理良好畝產可達2000多斤,市場每斤售價在6、7元左右,對於菜農來說也是不錯的蔬菜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