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顆粒與糖原代謝調控

2020-10-18 lcy1971

糖原代謝的調控主要通過糖原合酶(GS)與糖原磷酸化酶(GP)的活性調控進行。二者均受典型的PKA和PKC控制的可逆磷酸化調控,磷酸化後GS活性降低,GP活性升高。

糖原磷酸化酶的調控,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對GP的磷酸化主要由糖原磷酸化酶激酶(PHK)進行,而可以磷酸化GS的激酶卻有很多,包括PKA、PKC、GSK、鈣/鈣調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2(CaMPK2)、酪蛋白激酶1(CK1)、酪蛋白激酶2(CK2)、AMPK、含PAS域的絲氨酸/蘇氨酸激酶(PASK)和p38MAPK等。但不同組織中會有所不同,骨骼肌中主要是PKA,PKC,CaMPK2,PHK和CK2。

糖原合酶的調控,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GS和GP的去磷酸化都由磷蛋白磷酸酶1(phosphoprotein phosphatase1,PP1)催化。PP1是由催化亞基和調節亞基組成的異二聚酶。人類的催化亞基(PPP1c)有三種編碼基因(PPP1CA、PPP1CBPPP1CC),而調節亞基基因則有20多個。其中一些調節亞基還負責PP1與糖原的結合,所以也稱為糖原靶向蛋白(protein targeting to glycogen,PTG)。骨骼肌的PTG(GM)由PPP1R3A基因編碼,肝臟PTG(GL)由PPP1R3B編碼。R3C和R3D則相對普遍表達,也分別稱為R5和R6。另外,PTG也特指R5。

PTG是腳手架蛋白,可將PPP1c與特定糖原代謝酶共定位,從而使GS和GP脫磷酸化,增加糖原合成通量。據報導,在大腦的星形膠質細胞中過表達PTG,可以使糖原積累增加百倍以上,而將其敲低則會導致糖原積累降低50%(IBRO Rep. 2016 Dec; 1: 46–53.)。

糖原對人體非常重要。例如大腦中的糖原不僅作為應急能源儲備,而且也參與大腦的高級活動,如學習、記憶等。所以糖原代謝障礙會導致多種疾病,如糖原累積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s (GSD)、拉福拉病(Lafora desease,LD)等。LD的重要特徵是糖原沉積,形成拉福拉小體(LB);糖原累積症分為十多種亞型,其中大部分也都會發生糖原沉積。

糖原分子巨大,含有5000多個殘基,要溶於水中其實是很困難的,與其結構十分類似的支鏈澱粉就是不溶的。糖原之所以能夠溶於水,與糖原顆粒的獨特結構有關。

糖原與支鏈澱粉的結構差異,引自Int J Mol Sci. 2017 Aug; 18(8): 174

一方面,糖原的分支是均勻的,所以最終形成球狀的可溶性分子。而支鏈澱粉的分支是成簇的,分支較少的區域會形成平行排列的螺旋,成為類似晶體的結構而難溶於水。糖原如果分支不足,或GS合成的直鏈過長,就容易產生類似澱粉的結構而沉澱。另一方面,糖原並非獨立存在,而是與多種相關蛋白結合,構成糖原顆粒。

糖原顆粒含有多種蛋白,引自Biochem J. 2012 Feb 1;441(3):763-87.

圖中的LF和malin的缺陷都會導致LD。LF是一種磷酸酶(laforin),可以結合到糖原表面。Malin是一種E3泛素連接酶。關於它們與糖原代謝和LD的關係有不同推測,現在看來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LF與糖原結合後募集malin,泛素化降解PTG和GS,避免產生過長直鏈而沉澱。

糖原合成過程中有時會被GS過度延伸。這樣的長鏈將被磷酸化以防止其纏繞在相鄰鏈上(澱粉降解過程中有類似反應)。磷酸基團會吸引laforin,再募集malin,泛素化並抑制GS。然後,Laforin會除去磷酸基團。

Laforin和Malin促進PTG的泛素化降解,引自J Biol Chem. 2008 Feb 15; 283(7): 4069–4076.

該假設的一個實驗證據是,過表達無磷酸酶活性laforin的laforin缺陷型小鼠體內糖原被過度磷酸化,但既不是長鏈的也不是不溶的,這些小鼠不再形成LB。另一方面,過表達無磷酸酶活性laforin的malin缺乏小鼠中的糖原被過度磷酸化並長鏈化,這些小鼠繼續形成LB(Neuropediatrics. 2018 Dec;49(6):357-362.)。

人體中肝糖原約佔糖原總量的三分之一,肌糖原佔三分之二。兩種組織中的糖原顆粒是不同的。骨骼肌中的稱為β-顆粒,直徑約為20-30 nm,分子量在百萬到千萬級別。肝臟中糖原含量更高,糖原顆粒(α-顆粒)也更大,直徑約100-300 nm,分子量可上億。

肝臟的α-顆粒是由一些β顆粒以西蘭花狀排列形成。β-顆粒代謝迅速,而肝α-顆粒代謝相對較慢。β-顆粒的中央是糖原蛋白(GN),外周是由糖鏈構成的同心層,最多可達12層。根據透射電鏡分析,β-顆粒中還含有更小的γ-顆粒,其直徑約3 nm,富含蛋白質。

三種糖原顆粒,引自J Biol Chem. 2018 May 11;293(19):7089-709

一些研究表明,糖原顆粒的初始形成與肌動蛋白構成的細胞骨架有關。首先由GN的C-末端保守結構域DNIKKKL與肌動蛋白纖維結合,然後才會引發合成,再通過GS和GBE不斷延長和分支。

一種糖原顆粒形成模型,引自J Biol Chem. 2018 May 11;293(19):7089

糖原的降解途徑其實有兩種,除經典的胞漿途徑外,還有一個溶酶體途徑,由溶酶體GAA(酸性α-葡萄糖苷酶)催化。這個途徑目前了解較少,可能與自噬有關。GAA的遺傳缺陷會導致GSD2(Pompe disease,龐貝病)。

兩種糖原降解途徑,引自J Biol Chem. 2018 May 11;293(19):7089-7

相關焦點

  • Molecul Endocrinol:肝臟糖原代謝與糖穩態平衡和脂肪肝的關係
    近日,國際內分泌領域期刊Molecular Endocrin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組的論文Regulation of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lipid metabolism by PPP1R3G-mediated hepatic glycogenesis,研究闡明了糖原代謝關鍵蛋白PPP1R3G
  • 新型冠狀病毒104: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糖原
    細胞質基質(cytoplasmic matrix;cytoplasmicground substance;groundplasm)是除去能分辨的細胞器和顆粒以外的細胞質中膠態的基底物質,現又稱細胞溶膠…] 高爾基複合體 高爾基複合體(Golgi Apparatus/Golgi Body)是位於細胞核附近的網狀囊泡
  • PAS糖原染色
    1、概況PAS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在組織學上,主要用來檢測組織中的糖類一般用來顯示糖元和其它多糖物質。過碘酸能使細胞內的多糖乙二醇基氧化成二醛,再與Schiff氏液的無色品紅結合,紅色,定位於胞漿上。
  • 生化實驗 | 肝糖原的提取、鑑定與定量(兔子ocean)
    二、實驗原理1、肝糖原的提取與鑑定糖原儲存於細胞內,採用研磨勻漿等方法可使細胞破碎,低濃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質變性,破壞肝組織中的酶且沉澱蛋白質,而糖原仍穩定地保存於上清液中,從而使用糖原與蛋白質等其它成分分離開來。
  • 糖原PAS染色液(真菌專用)使用說明書
    上海古朵生物科技公司是國內elisa試劑盒優質供應商,遠慕供應糖原PAS染色液(真菌專用)使用說明書,代理銷售不同elisa試劑盒品牌的進口/國產elisa試劑盒,專業供應科研實驗所需的培養基,抗體,動物血清血漿,標準品對照品,化學試劑,酶聯免疫試劑盒,白介素試劑盒,金標檢測試劑盒,微生物,蛋白質,ELISA種屬涵蓋廣,憑藉多年行業經驗,完善的售後服務,高質量的產品。
  • ...每天吃飯要精確到小時和克 系患糖原累積病,要嚴格控制葡萄糖攝入
    原標題:7歲娃每天吃飯要精確到小時和克 系患糖原累積病,要嚴格控制葡萄糖攝入   中國江蘇網6月10日訊 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身體一刻也離不開糖,但卻又對糖「過敏」,吃多了,糖就會結晶造成結石,為此,這名7歲小男孩東東(化名)每天吃飯要精確到小時和克,而這種罕見病的名字就叫糖原累積病。
  • ...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來糖尿病治療。   1、調節糖代謝   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並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因此,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過多時,血糖下降迅速,腦組織受影響最大,可出現驚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島素休克。
  • 十種罕見病:系統性硬化、亨廷頓舞蹈症、糖原累積症等研究進展
    8.糖原貯積症Ultragenyx公司公布DTX401基因療法治療Ia型糖原貯積症1/2期臨床研究的積極結果。圖片:Ultragenyx PharmaceuticalUltragenyx Pharmaceutical公司近日宣布了來自DTX401治療Ia型糖原貯積症(glycogen
  • 膽固醇合成代謝的調控
    HMGR(HMG輔酶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所以它的活性和數量調控是膽固醇合成調控的主要手段。酶活性調控主要是可逆磷酸化修飾和膽固醇的反饋抑制,數量調控主要是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SREBP)的轉錄調節,以及酶的泛素化降解。
  • 糖的主要分解代謝途徑概覽
    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的分解代謝所供給,成人每天所需熱能的60%-70%來自糖類。
  •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磷脂對加州鱸生長和肝臟代謝能力的影響
    >  由圖5-6所示,L-0.1組、-L-0.15組和-L-0.2組中的肌糖原顯著高於魚油組(P<0.05)。充分說明添加溶血磷脂之後增強了魚體對於脂肪的代謝利用,而促進了蛋白質的合成和沉積。高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可以幫助魚體將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一步代謝利用。
  • 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
    合成代謝具有階段性和趨異性。生物分子結構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合成代謝的階段性。首先由簡單的無機分子(CO2、NH3、H2O等)合成生物小分子(單糖、胺基酸、核苷酸等),再用這些構件合成生物大分子,進而組裝成各種生物結構。趨異性是指隨著合成代謝階段的上升,傾向於產生種類更多的產物。合成代謝具有營養依賴性。人類不能從無到有合成所有的生物分子。
  • Diabetes: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餐後血糖調控的新機制
    機體有多種機制參與了餐後血糖的調控,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機體外周組織對血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肝臟是機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同時也是一個血糖的感受器官。多年前的動物實驗表明,進食後約三分之一的血糖能夠轉化為肝糖原,從而儲備過多的葡萄糖。但目前尚不清楚肝臟的糖原合成如何與進食和飢餓的循環周期相協調,以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
  • 2016年執業醫師考試:生物化學之糖代謝的知識點總結
    2016年執業醫師考試:生物化學之糖代謝的知識點總結 2016甘肅執業醫師考試備考開始了,下面是甘肅醫療衛生考試網為您整理的臨床醫學綜合知識。比較多執業醫師備考資料記得關注甘肅中公教育。
  • 【綜述】王建設:糖原貯積症I型腎臟病變診斷及治療進展
    [14] 王金泉 , 劉志紅 , 王文榮 , 等 . Ⅰ型糖原貯積症腎損害臨床表現和病理改變 [J]. 醫學研究生學報 , 2005, 18(7): 618-622.[15] Ben CA, Bensmaïl T, Ben RF, et al.
  • Cell子刊:清華大學傅肅能團隊揭示果糖有「毒」的秘密,代謝太快導致「毒性」
    2020年8月1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傅肅能課題組在 Cell Metabolism 上發表了題為:Triose Kinase Controls the Lipogenic Potential of Fructose and Dietary Tolerance(三碳糖激酶調控果糖脂肪合成潛力和飲食性果糖不耐受)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