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經營,留下一點南方醫的痕跡;如果覺得有用,希望師弟師妹考完試後呢,可以給H師兄發一份考試回憶錄(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病例分析這些)或者個人的一些備考經驗,任何有用的資料都可以;互幫互助,醫路共勉!
----感謝 兔子inHere 的投稿
姓 名:
學 號:
專業年級:
組 別: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
格式要求:正文請統一用:小四號,宋體,1.5倍行距;數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標題用:四號,黑體,加粗。需強調的地方請用藍顏色標出。不得出現多行、多頁空白現象。
一、實驗目的
1、掌握組織樣品的製備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項。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鑑定與蒽酮比色測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項,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確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調微量取液器。
4、熟練運用溶液混勻的各種方法。
5、正確掌握溶液轉移的操作。
6、正確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計。
二、實驗原理
1、肝糖原的提取與鑑定
糖原儲存於細胞內,採用研磨勻漿等方法可使細胞破碎,低濃度的三
氯醋酸能使蛋白質變性,破壞肝組織中的酶且沉澱蛋白質,而糖原仍穩定地保存於上清液中,從而使用糖原與蛋白質等其它成分分離開來。糖原不溶於乙醇而溶於熱水,故先用95,乙醇將濾液中糖原沉澱,再溶於熱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樣光澤,遇碘呈紅棕色。這是糖原中葡萄糖長鏈形成的螺旋中,
依靠分子間引力吸附碘分子後呈現的顏色。糖原還可被酸水解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應和葡萄糖的還原性,可判定肝組織中糖原的存在。
CuSO4十2NaOH = Na2SO4+Cu(OH)2↓
2Cu(OH)2十C6H12O6 = 2CuOH十氧化型葡萄糖+H2O
2CuOH = Cu2O↓(紅色)+H2O
Cu(OH)2= CuO↓(黑色)+H2O
2、肝糖原定量測定
糖原在濃酸中可水解成為葡萄糖,濃硫酸能使葡萄糖進一步脫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羥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與蒽酮脫水縮合生成藍色的化合物。該物質在620nm處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g範圍內,溶液顏色的深淺與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應與同樣處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標準溶液比色,通過標準對照法(直接比較法)即可計算出樣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濃鹼溶液中非常穩定,故在顯色之前,肝組織先臵於濃鹼中加熱,以破壞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材料與方法:
以流程圖示意
1、材料:
(1)樣品:雞肝
(2)試劑:95%乙醇、5%(W/V)三氯乙酸、濃鹽酸、12.5mol/L(50%)NaOH溶液、碘試劑、班氏試劑、5.35mol/L(30%)KOH溶液、標準葡萄糖液(50mg/L)、蒽酮顯色劑
(3)儀器和器材:普通離心機、室溫-100?恆溫水浴箱、可見光分光光度計、託盤天平、剪刀、鑷子、研缽、試管架、離心管、試管、100mm*15mm試管、刻度吸量管(2ml、5ml)、1000μl微量可調取液器、100ml容量瓶、白瓷反應板
2、方法:
(1)肝糖原的提取與鑑定
(2)肝糖原定量測定
四、結果與討論:(圖略)
結果:實驗數據、現象、圖譜;?討論:以結果為基礎的邏輯推論,並得出結論。
1、結果:
(1)實驗現象:
1)肝糖原的提取與鑑定
第一次離心後,肝勻漿分為2層,上層為上清液,不完全澄清,下層為淡褐色沉澱。
加入乙醇混勻並靜置後,溶液分層,上層為上清液,下層有白色絮狀沉澱。
第二次離心後,溶液分為2層,上層為上清液,試管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澱。
加入蒸餾水並沸水浴後,白色沉澱溶解。
白瓷板上,糖原溶液加碘試劑後呈紅棕色,與碘自身的黃色有明顯區別。
往糖原水解液中加入班氏試劑後,溶液呈藍色(班氏試劑本身為藍色)。沸水浴後,溶液變為磚紅色(生成磚紅色沉澱)。
2)肝糖原定量測定
往雞肝中加入KOH並沸水浴後,溶液變為紅棕色。
水浴前,空白管呈黃色,標準管呈綠色,樣品管呈黃色(顏色比空白管淺)。水浴後,空白管無明顯變化,標準管顏色略變深,樣品管由黃色變為深綠色(顏色比標準管深)。
(2)實驗數據:
測定次數 1 2 3 平均值
標準管 0.593 0.593 0.594 0.593
樣品管 0.401 0.397 0.396 0.398
表1 標準管和樣品管測得的吸光度(A620)及平均值
按公式計算樣品中肝糖原的含量(PPT有)
由於樣品稀釋了一倍,因此計算結果需乘二。結果:肝糖原的含量為4.966g/100g肝組織。
故本次實驗結論為:該雞肝樣品含有肝組織,且肝糖原含量為4.966g/100g肝組織。
2、討論:
(1)實驗數據分析:
結果偏大:本次實驗測得肝糖原含量為4.966g/100g肝組織。查書得飽食雞肝肝糖原含量為2~3g/100g肝組織。本次實驗結果偏大,說明肝組織中含有過多肝糖原,試驗所用雞肝為脂肪肝。
結果偏小:
從肝糖原的定量試驗中可知雞肝樣品中含有糖原,但在定性實驗中結果不明顯,可判斷實驗所採用的雞肝樣品含糖原量比較少,造成雞肝糖原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用於實驗的雞處於飢餓狀態,糖原分解以維持血糖穩定,因此使肝中剩餘的糖原量少於非飢餓狀態下的雞的肝糖原含量。
(2)呈色對比結果分析:糖原溶液與碘試劑反應呈紅棕色,與碘試劑本身的黃色區別明顯,說明糖原含量較大。
(3)糖原水解液與班氏試劑反應結果分析:該反應主要是通過檢測葡萄糖與班氏試劑的還原性糖反應間接鑑定溶液中糖原的存在。糖原溶液被濃鹽酸水解為葡萄糖,葡萄糖中的醛基可被Cu(OH)2氧化為羧基,即把葡萄糖氧化為葡萄糖酸,Cu2+則被還原生成Cu2O磚紅色沉澱。因此水浴後,溶液由藍色變為磚紅色,實驗現象明顯。
(4)注意事項:
1)蒽酮試劑為濃硫酸所配製,使用時應小心謹慎。若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清水衝洗。
2)離心後,用移液槍吸取上清液時應避免槍頭觸及沉澱,否則會使沉澱物上浮,導致上清液渾濁。避免將槍頭伸到液面下再按按鈕,否則槍頭噴出的氣泡也會激起沉澱物。
3)打開室溫-100?恆溫水浴箱蓋子時要小心水蒸氣,以免燙傷。
4)使用離心機時要注意配平,否則會損壞離心機。
5)使用分光光度計時不得在儀器界面上轉移試劑,以免腐蝕分光光度計。
6)肝糖原提取中,往上清液加入95%乙醇時要充分混勻。溶液總量較大,混勻操作不易,可用傾倒混勻或用玻璃棒攪拌混勻。
7)肝組織必須在沸水浴中全部溶解,否則影響比色。
8)蒽酮試劑必須2倍於被測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