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患「兔子飢餓症」

2020-12-05 百家號

想要練成「人魚肌」,一個不小心卻吃成了「兔子飢」?富含蛋白質的產品隨處可見,尤其近年來健身風潮甚旺,為了減脂增肌,許多人會有意識地少吃糖、多吃肉。可是,那些僅靠蛋白質來獲取卡路裡、拒絕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人們,真能僅僅依賴一種食物健康無恙地生存下去嗎?

文、圖/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 黃嵐

科技頭條

「蛋白質中毒」:

只吃瘦肉會引起身體不適

如果想要保持身材完美,飲食中控制糖分的攝入很重要。這個道理,即便不健身的人也懂。而隨著年齡增長,活力下降,身體也需要攝入蛋白質以保持肌肉質量。近年來,健身界對減脂有統一的認知——對於減肥和塑造好身材來說,蛋白質就是最重要的營養素。

對於想要練出「人魚肌」或「馬甲線」的「減脂族」而言,為了能夠在短期內迅速「增肌」,甚至不惜將脂肪和糖類的攝入都降到最低,多糖多油的食物基本不碰,每天單單只攝入含蛋白質的食品。可是你知道嗎,這種「極少糖類+極少脂肪+極高蛋白」的飲食搭配方案,看似營養健康,卻極有可能會引起「兔子飢餓症」。

「兔子飢餓症」並非如字面所見,意指像兔子那樣「不吃肉」就會引起飢餓;相反,這種罕見的急性營養不良症狀,偏偏是由於「只吃肉」所導致。眾所周知,兔子肉以「精瘦」出名,相對於脂肪含量均佔30%左右的牛肉、豬肉和羊肉而言,只有約8.3%的脂肪的兔子肉,簡直能成為減肥者們的福音。然而,若我們一味攝取瘦肉而拒絕脂肪,身體的肌肉線條非但不會變得精雕細琢,反而會造成腹瀉,同時還會引起頭痛、乏力及視力模糊不清等各種身體不適。「兔子飢餓症」,是北極探險家維爾加爾默·斯蒂凡森在加拿大北部居民身上發現的一個現象,那裡的居民除了兔子肉很少接觸其他食品,飲食極度缺乏脂肪。有研究者認為,為了避免因營養不良而死亡,「兔子飢餓症患者」必須改善飲食結構。

今時今日,富含蛋白質的產品隨處可見,可是我們人體真正需要多少蛋白質呢?高蛋白質的飲食方式,真的能幫助我們塑身嗎?

專家解惑

早餐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利於減重

近日,澳大利亞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發表了一篇名為《蛋白質平衡:體重管理的蛋白質新概念》的研究報告,專家認為,早餐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利於減重。在這份研究中提及,最新科學實驗證據支持以往「每餐至少攝入25克蛋白質有利於控制飢餓感、增強肌肉代謝」的結論。

儘管在過去20年間,人們的肥胖率幾乎翻了一番,但大家其實已經越來越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譬如說,將白麵包換成黑麵包和全麥麵包,又或者將全脂牛奶換成脫脂牛奶。那麼,相對於其他成分,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對於我們而言,「亮點」究竟體現在哪裡呢?就此話題,記者採訪到食品營養專業、國家高級營養師鄺舒婷老師。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重要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可以這樣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鄺老師告訴記者,蛋白質之所以能夠增強飽腹感,為我們的食慾增加「敵人」,是因為它可以增加體內「腸促胰酶肽」等物質的分泌,同時降低飢餓素,這樣便能讓我們在無形之中減少食物的攝入。

蛋白質的優點很多,不但有利於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還可以提高肌肉質量和力量,相信這便是所有的健身房教練將它視為「增肌神器」的最主要原因。「對於健身人士而言,蛋白質是組成肌肉的基本原料,人體的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才能增加肌肉組織,達到塑造肌肉線條的效果。」鄺老師這樣解釋道。

蛋白質雖好,攝入過量也會得不償失

毋庸置疑,在健康養生中佔主要位置的便是蛋白質。從蛋白球到蛋白棒,從穀物到湯飲,那些增加了蛋白質含量的主食類產品,近年來佔據了市場。有調查顯示,在2016年,全球蛋白質補充劑的市場價值達124億美元,顯然很多人都認為自己需要攝入儘可能多的蛋白質。

但有部分專家認為,若使用高價產品,從而獲得比人體所需更多的蛋白質,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危害。「一般人群的蛋白質攝入,只要能維持人體代謝的需要即可,盲目攝入大量蛋白質,就有可能損害人體健康。」鄺老師告訴記者,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高蛋白的食物,很可能會引起蛋白質過敏,肝臟也會將多餘的蛋白質轉化成肝糖原或肌糖原貯存起來。

如果蛋白質在體內有剩餘,甚至還會轉化成我們最不想要的「脂肪」。「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產物氨、尿素、肌酸酐等含氮物質,是需要經過腎臟排洩的,過甚的話就會為肝臟和腎臟增加工作量,帶來負擔的同時還令體重上升,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日常攝入蛋白質「誤區」

只有肉類才含有優質蛋白?

其實,在蛋、奶、魚、肉當中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除此之外,大豆、堅果、芝麻當中的蛋白質含量也相對較高。值得一提的是,菇類比一般蔬菜中蛋白質含量要高,大多數菇類含9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且比例與人體內必需胺基酸的比例比較接近,因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高。

只吃雞蛋白不吃蛋黃?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雞蛋中蛋白質的胺基酸模式,與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模式非常相似,所以利用率非常高,如果只吃蛋白不吃蛋黃,你將損失掉絕大部分的營養成分。很多人弄錯了,實際上蛋黃中的蛋白質比雞蛋白的蛋白質含量還要高,而且蛋黃中的膽固醇是好的膽固醇。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大家不需要擔心膽固醇過高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兔子多喝水會拉稀嗎
    水是兔子的最重要的營養之一,其作用不亞於任何其他營養,如果兔子是正常飲用合格質量的水,是不會引起任何疾病的,反而日常上兔子飲水不足或者飲水不乾淨的話,更容易出現一些消化道疾病,所以兔子多喝水跟拉稀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兔子拉稀可能是其它的原因,主人可以了解看看,不小心遇上的時候,可以根據兔子的情況幫助兔子:
  • 為什麼有人會患上漸凍症?
    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高聰教授介紹,肌萎縮側索硬化即是俗稱的「漸凍症」,其發病症狀為:肌肉逐漸不能動彈,就像被凍住了一樣,逐漸出現肢體無力、肌肉震顫,慢慢會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咽困難甚至呼吸衰竭。雖然漸凍症病因尚不明確,目前還不能治癒,但及早發現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各種綜合手段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
  • 詔安「芭比娃娃」瘦得像兔子 疑患基因突變怪病
    因為她從一出生起,便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聽不見外界的聲音,四肢瘦得像小兔子,智力發育遲緩,怪病纏身。  她叫雪兒(化名),剛滿一周歲,來自漳州市詔安縣一個小小的漁村。父母帶她到各大醫院裡做過各種檢查,但始終找不出病因。
  • 孟加拉國女孩患「樹人症」 切除手術成功
    人民網訊 據法新社消息,孟加拉國醫師7日對1名患有「樹人症候群」的10歲小女孩動手術,去除她皮膚上長出像樹皮的增生物。她據信是第一個患樹人症的女性。  小女孩名叫卡敦,達卡醫學院附設醫院的醫師說,自她的下巴、耳朵和鼻子去除明顯增生物的手術成功,希望卡敦幾周內可出院。醫師免費治療卡敦,認為她可能是第一個患有人稱「樹人症」的女性,不過仍需更多檢測才能證實。
  • 患「恐艾症」者越來越多 這是一種神經症
    原標題:患「恐艾症」者越來越多 這是一種神經症 一次不潔性行為後 檢查20來次 仍擔心染上愛滋病 一次高危性行為後,一直不能擺脫「愛滋病」三個字折磨的人到底有多少?這類人即使多次檢查,證實排除染病,仍然無法徹底從恐懼中擺脫出來,這是怎麼回事?
  • 韓國男子患不老症 醫學都無法解釋也無法治療
    韓國男子患不老症 醫學都無法解釋也無法治療網友稱奇  我們很多人都在說要是能夠在這世上長生不老該有多好啊!不老症讓他十分的苦惱,醫生告訴他他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很正常,但是就是沒有按照年齡正常的生長。而且這種情況目前醫學並沒有辦法解釋,也沒有辦法治療。  這位患"不老症"的男子貌似初中生,他一臉稚氣,不說還不知道原來他今年已經26歲。
  • 世界上最倒黴的人,既患上侏儒症又患上巨人症,網友:也是沒誰了
    世界上最倒黴的人,既患上侏儒症又患上巨人症,網友:也是沒誰了這是一個外國的男子,他的一輩子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平凡,通常來說,侏儒症和巨人症,人們一般只會患一個,但是他卻不一樣,他兩個病都患上了,只是在不同的階段。
  • 7歲小孩患樹人症
    世界上也許沒有電影裡的「樹人」,但這個世界上有「樹人症」,一旦患上這種病,離「樹人」也就不遠了。
  • 孩子患上尿崩症有何不一樣?小兒尿崩症原因有2點,提前預防
    如果孩子出現尿多且睡眠質量逐漸變差的問題,可能要注意是不是小兒尿崩症這一疾病,很多家長可能不是特別了解所以會耽誤治療,小兒尿崩症到底有什麼症狀呢?如果機體內的患腦炎、腦膜炎、頭部外傷和腦部蝶鞍區的腫瘤和出生後窒息等,都會造成腦內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逐漸減少,甚至出現匱乏的問題,都會造成腎臟對水的重吸收逐漸減少,這樣就會造成稀釋性尿液大量排出,最後就會造成尿崩症的問題。
  • 我願陪患漸凍症的父親到老
    原來,鄧林宗患上了目前在醫學界不能治癒的漸凍症。 慢慢地,鄧林宗四肢不能動彈,只能整天坐在輪椅上。 為了給鄧林宗治病,家裡費盡周折,債臺高築。 為了養家,鄧珈郡年邁的爺爺奶奶一天到晚上山幹活,母親就近打零工。大部分家務和照顧父親的重擔就落到了鄧珈郡身上。
  • 長毛象或因患上骨質疏鬆症而滅絕
    俄羅斯古生物學家近日發表研究報告,稱長毛象很有可能因為患上骨質疏鬆症,令它們無法步行,終逃不過被獵殺的命運,自此絕跡於世上。  專家續指,由於骨質疏鬆症,長毛象當時理應無法如常步行,因此令它們難以覓食。而它們亦會因扭傷或骨折等問題,難以逃避人類及其他動物的獵殺。部分長毛象因而脫離大隊無法生存,終惹來滅種之禍。  列辛斯基解釋指,此情況源於當時氣溫上升及地質轉變,令泥土及水中的礦物質不斷流失,長毛象賴以為生的河水亦流失這些重要的礦物質,而令它們攝取鈣質過少。
  • 男子頭部受傷後變成數學天才 患「後天學者症候群」
    男子頭部受傷後變成數學天才 患「後天學者症候群」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4-04-21 16:32:31    來源:國際在線   資訊標籤: 後天學者症候群 男子腦部受傷變天才
  • 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原標題: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這名患兒是上海人,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
  • 割了患帕金森氏症風險變高
    帕金森氏症是無法治癒的神經系統疾病,全球患者逾1000萬;美國每年約30萬人割除盲腸,最新研究表明,其中近2800人可能罹患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員分析了6220萬人的資料,發現其中48萬8190人割除了盲腸;而割除者中的4470人後來患上帕金森氏症,比重近1%;但在沒有割除盲腸的6170萬人中,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比重僅為0.29%。
  • 網傳「飢餓能餓死腫瘤」 真or假?
    其中,「飢餓能夠餓死腫瘤」上榜。  流言內容:人體細胞在飢餓的時候,能把自己體內的無用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吃素或少吃飯可以激活「細胞自噬」,起到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等作用。  闢謠內容:通過少吃、吃素降低得癌的機率,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 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杭州小姑娘成績總是中等偏下!父母帶她去醫院,結果卻出乎意料   開學才一個多月,杭州某醫院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已接待了近百個孩子。
  • 兔子不會出汗!盤點挑戰極限的兔子
    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沙蜥可以忍受數天的飢餓和口渴;如果告訴你兔子沒有汗腺而且不會流汗,你可能會很好奇。那兔子如何散熱呢?靠耳朵!首先,沙漠兔子的排尿機制屬濃縮性,對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動物來的少。同時沙漠裡的兔子可以吃各種各樣的植物,包括草、灌木葉,甚至是仙人掌!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漸凍人症是什麼專家指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 症,與愛滋病、癌症齊名為頑症。
  • 兔子真的只吃素嗎
    提到兔子,大家都會想起很多關於兔子的成語,譬如常見的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守株待兔等成語。但還別說,我還真的品嘗過兔子肉,不過是水煮的,兔子肉和雞肉的味道差不多,很細膩,口感比較綿密,吃多了容易塞牙,所以吃兔子肉的時候最好需要準備一盒牙籤。
  • 7歲小孩患樹人症,好想幫他扣掉
    這個橘子君也不知道,但橘子君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樹人症」,一旦患上這種病,離真正的「樹人」也就不遠了。最近在孟加拉國,一位7歲的小男孩就因為樹人病,四肢已經開始「樹化」!幸運的是,Ripon Sarker雖然身患「樹人症」,但四肢還能辨認,全部治癒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