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腫瘤細胞餓不死 營養不良的人腫瘤發生率更高
幾天前,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正式出爐。其中,「飢餓能夠餓死腫瘤」上榜。
流言內容:人體細胞在飢餓的時候,能把自己體內的無用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吃素或少吃飯可以激活「細胞自噬」,起到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等作用。
闢謠內容:通過少吃、吃素降低得癌的機率,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12月30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施萬英,就這個流言為何能盛行、流言的危害、腫瘤患者如何科學飲食等問題進行了諮詢。
事例 男子為「餓死」腫瘤暴瘦50斤
今年5月,浙江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門診,來了一位虛弱不堪的病人。
這個腫瘤患者姓鍾,在聽信「腫瘤可以被餓死」後,他全面忌口,把很多有營養的食物列為「發物」,結果體重狂掉、虛弱不堪。身高1米7多,以前的他75公斤,現在不足50公斤,瘦成一個「紙片人」,好像一陣風都能吹倒。」陪同而來的老伴不住地埋怨,心疼不已。
原來,得病後,鍾先生就想到朋友所說,患癌都是因為吃得太好,像蛋、奶、肉類、魚等食物營養豐富且是「發物」。於是,他固執地拒絕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只吃些蔬菜水果,以為這樣餓著,癌細胞會缺乏營養而被「餓死」,任誰費盡口舌都沒用。
解釋 腫瘤「飢餓療法」並非不吃飯
施萬英表示,腫瘤康復與正確飲食有很大關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腫瘤患者對科學飲食的知識嚴重缺乏。目前存在三種錯誤的認識:飢餓能餓死腫瘤、大吃大喝能保證癌細胞的供應、相信某種抗癌食品的作用。
施萬英說:「飢餓能夠餓死腫瘤這個錯誤的認知已經流傳多年,一直有人對此將信將疑。不斷有腫瘤患者到醫院的營養科門診去諮詢『飢餓能否餓死腫瘤』。」
施萬英表示,醫學上在治療腫瘤方面採用很多方法,其中有一種就是「飢餓療法」,但是醫學上的「飢餓療法」,不是老百姓理解的「不吃飯、斷食、餓死腫瘤」。醫學上的「飢餓療法」是通過實施介入療法,切斷了癌細胞的糧食管道即供血血管,通過局部的給腫瘤細胞注射藥物,如靶向治療等等可以阻斷癌細胞的營養成分的供應。
提醒 飢餓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更大
施萬英介紹,腫瘤細胞生長力旺盛,繁殖速度遠遠比正常細胞強大得多,它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取能量,所以患者飢餓對正常細胞的傷害要遠遠大於對腫瘤細胞的傷害。
施萬英表示,腫瘤細胞可以不通過食品來獲得能量,它可以通過分解身體的脂肪、肌肉來獲取能量,這就是很多腫瘤患者快速消瘦的原因。如果患腫瘤後不補充營養和正常進食,對身體的免疫力破壞更大。
同時,營養不良的人腫瘤發生率更高,腫瘤患者發生營養不良的機率也明顯高於其他良性疾病,如果腫瘤患者患有合併營養不良症,會導致免疫力進一步下降,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建議 腫瘤患者應保證每餐都有主食
施萬英建議,對於腫瘤患者無論早期、中期還是晚期,既要保證營養素的供給,也要保證膳食結構合理。膳食結構合理是指飲食平衡、食物多樣化,保證每一餐都有主食,要做到葷素搭配、主副搭配、粗細搭配、幹稀搭配。
同時,保證適當的運動和良好的情緒也是預防腫瘤的發生和治療腫瘤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