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世界種子庫這個特殊的機構,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目前在我們地球野外環境下,很多植物尤其是農作物的品種都已經找不到了,它們有的是被人為滅絕,有的是因為物競天擇,適應不了現在的狀況而導致消亡。
其實如果僅僅只是擔心他們滅亡之後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糧食產量,這並不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但問題在於缺失了這些資料之後,對於我們未來的生物學發展和農業發展都有很大的阻礙,因此才有科學家辛辛苦苦建立起了這個種子庫。
可以說,這個種子庫並不像我們所想的一樣,是一個U盤一樣的存儲設備,而是一個真正為了消除飢餓為了保留人類在末世下希望而建立的一個機構,他們兢兢業業的保存著目前搜集到的所有農作物的種子,但是建立這個種子庫的科學家卻是餓死的。
這件事情從頭到尾充斥著一股悲劇氛圍,甚至於讓人覺得十分諷刺。提出種子庫的是蘇聯的一位科學家,叫做瓦維洛夫,在最早的時候,種子庫裡搜集到的儲存樣本,是他花費了將近20年時間,自己親自走遍五大洲收集回來的野生作物種子。
要知道在當時的狀況下,平民們已經飢腸轆轆開始上街撿戰馬的屍體食用了,而看守著這批種子的科學家們,也同樣沒有充足的糧食。甚至於在當時僵持的狀況下,有好幾個科學家都是守著幾噸重的糧食活活餓死。
而即便是瓦維洛夫自己也沒有撈到什麼好的結局,他當時被李維森陷害而被關進了監獄,最終也同樣是死於營養不良。這群為了世界農業付出生命的科學家,幸好在後日的歷史當中得到了讚美,沒有讓他們的偉大埋沒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