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法是最經典的蛋白定量方法之一,在Google學術搜索中已有14萬條結果。與Bradford或Lowry等方法相比,BCA法對去垢劑的兼容性更強,也有著高度的均一性,不同蛋白質之間的變異性更小。BCA法還具有更高的線性度,它的線性範圍是20至2000 µg/mL。即使是低至5 µg/mL的樣品,通過改良操作也能夠靈敏檢測。
蛋白定量雖然是常規操作,由於涉及多個步驟的計算與處理,操作時還是容易出錯。我們基於經典BCA法歸納了實操指南,以及高頻問題解答,快來看看吧。
按照表 1 製備一組蛋白質標準品。將一安瓿的牛血清白蛋白標準品(BSA)稀釋到幾個乾淨的小瓶中,建議使用與待測樣本相同的稀釋液。
表 1. 梯度稀釋牛血清白蛋白(BSA)標準品
1.計算所需的工作液總體積。公式:(標準品的個數 +待測蛋白質樣本的個數) X ( 實驗重複次數) X (用於每個樣本的工作液的體積)
註:在微孔板方案中,每個樣本需要 200μl 工作液。
2.將 50 份 BCA 試劑 A 與 1 份 BCA 試劑 B 混合(試劑 A 與試劑 B 的比例=50:1),製備工作液。
註:當試劑 B 加入試劑 A 中時,開始會觀察到渾濁產生,經攪拌後渾濁會迅速消失,得到綠色澄清工作液。工作液儲存於密閉容器中,在室溫下可穩定保存數天。示例: 如總共需要7.2mL BCA工作液,則混合7.1mL試劑A與142μL試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