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遜衝鋒鎗或稱湯普森衝鋒鎗。它是由美國上校約翰·湯姆遜發明的。退休後,他於1916年創立了Auto Ordnance Corp,以期開發出一種「自動步槍」。他在衝鋒鎗方面的發展始於購買John Blish專利(1915):某些金屬以特定的角度在受到外部的高/低壓力之後會產生必然的延遲性粘合/架空效果。憑據這一理論設計的Blish閉鎖結構能使受到壓迫之後的金屬架空延遲效果轉移給槍機,從而提高槍機的抗壓能力,使其可以發射裝藥更多的彈藥。第一把湯姆遜衝鋒鎗誕生於1919年,第一批規模生產的湯姆遜衝鋒鎗出現於1921年 。衝鋒鎗有多種版本,
美國參與尼加拉瓜內戰,湯姆遜衝鋒鎗取得優異成果,促使海軍陸戰隊於1930年正式列裝湯姆遜衝鋒鎗。兩年後美國陸軍騎兵部隊也裝備了湯姆遜衝鋒鎗。但是在和平時代的湯姆遜衝鋒鎗因為其高昂的造價使得被軍方棄用。但是美國的黑幫卻發現了它的優勢:易攜帶可以裝在大提琴箱子裡,火力猛。所以被黑幫廣泛使用。成為殺人利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臨近,湯姆遜衝鋒鎗再次被軍方相中。憑藉其自身在戰場上極高的射速和強大的火力,贏得了士兵信賴,以致供應不足。但昂貴的生產費用限制了這把槍的生產。於是湯姆遜衝鋒鎗按照為戰爭服務的所有指示改進,製造的公司也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生產,湯姆遜衝鋒鎗進入了黃金時期。
這支槍的改進版本有很多,當然也包括我國當時山西仿製的那款。這把槍也被中國軍人使用,曾參與緬甸和雪峰山等戰鬥,是被推崇為美式裝備的典型。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美國陸軍大量購買為海軍研發改進的1928型湯姆遜衝鋒鎗,命名為M1928A1。儘管數量有限,湯姆遜衝鋒鎗在美國陸軍服役的時間很長。美國警方直到20世紀70年代或80年代都使用湯姆遜衝鋒鎗。在世界各地的警察軍械庫中仍然能找到一部分湯姆遜衝鋒鎗。
湯姆遜衝鋒鎗也廣泛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租賃法案向英國和蘇聯提供了很多湯姆遜衝鋒鎗。但是蘇軍不喜歡湯姆遜衝鋒鎗,因為它的重量太重,沒有穿透力。當然與蘇聯的神槍PPSh-41波波沙相比湯姆遜衝鋒鎗並沒有什麼優勢。
所有湯姆遜衝鋒鎗都是從打開的槍口發射的。升降機手柄位於1921和1928型號的託盤頂部,M1和M1A1外殼的右側。個別手動安全和自動模式選擇杆位於託盤左側,觸發器上方。槍管一般是部分銷,1928型號配有所謂的「補償器」槍口制動器。這些在M1和M1A1中不存在。
子彈來自含有20~30發子彈的雙行彈匣,或含有50~100發子彈的彈匣。墨盒從下面插入墨盒插槽。鼓從側面插入到同一個插槽中。M1或M1A1衝鋒鎗沒有提供鼓倉。木製配件包括手槍式握把、可拆卸木頭肩部支腳、可拆卸前握把或水平前臂。戰前模式的旅遊景點包括前面和受保護的後面,它們結合在一起。湯姆遜衝鋒鎗是超時代的產物,但被廣泛使用較晚。儘管在造價和使用上有一些瑕疵,但對當時士兵的信任和愛沒有絲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