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老人與海」黑科技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一項基於海洋仿生學的物理抗菌防汙技術Sharklet®被隆重介紹給公眾。Sharklet®技術可能是目前全球唯一一種通過純物理微結構達到抗菌防汙的技術,它可應用於多種材料表面,其靈感來自鯊魚皮膚結構的仿生學技術。
隱藏的細菌汙染,巨大的商業市場
近日,一項來自Vital Vio的針對1200名美國人清潔習慣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有23%的受訪者從未清潔過手機。研究人員稱,一支從未清潔過但經常使用的手機,其所攜帶的細菌,可能比家中廁所還多。
事實上,手機通常會接觸到不同形式細菌與疾病,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類似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如遊戲手柄、門把手等都是引發細菌滋生和傳播的高發物品。隨著生活品質和清潔意識的大幅提升,國內清潔用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如中國作為全球主要洗滌用品消費大國,保持著清潔用品產量的高速增長,然而這並不能解決細菌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威脅。
人類與細菌的鬥爭已經綿延了近兩百年,眾多裡程碑式的抗菌藥品被科學家發明、發現,在現代醫學中發揮著無法衡量的作用,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抗菌消毒試劑每天都在保衛我們和家人的健康。但在這場沒有輸贏的戰爭中,細菌也在不斷進化,在化學抗菌的「激發」之下變得更有生命力。同時,細菌也主宰著自然界,人類永遠不應該也無法「殺死」細菌。
日常產品的抗菌而非」殺菌」需求的凸顯和增長也成為中國清潔行業新的發展方向,生產與市場將以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和高品位消費為主,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3年中國清潔行業將進入新的繁榮期[1],這其中無疑蘊藏著新的商業機會和無窮的商業想像空間。
純物理結構抗菌防汙技術,無需改變生產製造流程
相比其它海洋生物,鯊魚的皮膚始終光滑潔淨,其背後原因正是鯊魚皮膚的獨特結構——數百萬計的微小齒狀物(膚齒)規律排列而組成了讓細菌難以附著的微米裝備。Sharklet®技術即是模擬鯊魚皮膚膚齒排布,以改變材料表面紋理來實現物理抗菌,通過形成一個微生物無法粘附和生長來寄生的表面,可有效抑制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
Sharklet®是完全依靠表面紋理抑制細菌汙染的技術,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消毒抗菌試劑不同,像Sharklet®這樣的物理抗菌技術,搭建了一道人類與細菌之間的屏障,在實現抗菌防汙效果的同時,不激發細菌耐藥性,也就不會加速「超級細菌」產生。
Sharklet®技術的發明人Anthony Brennan博士是國際著名材料工程學家、美國海軍研究所項目專家、佛羅裡達大學終身教授。Sharklet®技術率先由美國海軍研究所資助研發,目前已享有11項美國專利,並有另外10項專利申請正在進行中。
如上文中提到的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安全衛生問題逐漸引起民眾重視,而Sharklet®技術的出現有效降低了此類細菌導致危害的可能性。經實驗室檢測表明:Sharklet®技術在抗菌防汙效上有顯著效果[2],且與傳統殺菌技術相比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持續性、便捷性等特點,應用場景可廣泛覆蓋於日常生活各類表面髒汙或難以清洗的物品中。
Sharklet®技術只需改變材料表面的微結構而不改變材料本身,因此已有的且經過長期檢驗的安全製造流程無需進行再次驗證,可通過注塑、澆注、壓印等工藝進行快速低成本的應用與產品生產製造。例如,對於使用澆注工藝的PU革產品生產,整個生產線無需作任何改動,而經由馬丁代爾耐磨實驗顯示[3],Sharklet ®PU革材料表面能經過超過1萬次以上的日常摩擦而不影響其效果。因此,Sharklet®技術尤其適用於生活日用品和醫療器具,特別是手、口頻繁直接接觸的物件,比如母嬰用品、餐具、運動戶外、家電和電子消費品。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消費支出也逐年走高,目前消費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已達到58.8%[4],健康商品消費處於較快增長區間。Sharklet®技術的出現或將引導消費類產品新的增長點,並為生產製造領域帶來新的變革。
數據來源:
[1]:《2018年中國清潔服務行業分析報告》
[2]: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消毒檢測中心檢驗報告,受理編號:XD15130
[3]:中關村國際醫藥檢測認證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報告,受理編號:2018-XD-174
[4]:2018/2019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