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上海票據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8日在上海揭牌成立。中國央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周波等出席成立儀式。(記者 魏晞攝)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 (記者 魏晞)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上海票據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8日在上海揭牌成立。
近年來中國票據市場迅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但票據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這市場透明度低、交易效率不高、基礎設施發展滯後、部分金融機構內控薄弱以及票據中介風險累積等問題。強化金融機構票據業務內控管理,提高票據業務電子化水平,增強市場透明度,完善票據市場制度建設,規範票據中介行為成為中國票據市場規範發展的重點內容。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為開業儀式發來的賀信上表示,上海票據交易所正式成立,是中國深化金融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中國票據市場快速發展,對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健全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上海票據交易所作為具備票據交易、登記託管、清算結算、信息服務多功能的全國統一票據交易平臺,將大幅提高票據市場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發市場活力,更好防範票據業務風險;也有助於完善中央銀行金融調控,優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中國央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成立儀式上強調,票據交易平臺是全國統一的而不是區域分割的。上海票據交易所要切實發揮好全國統一的票據平臺在完善中央銀行金融調控、改進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防範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應有作用。要全面提高規範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不斷增強票據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要立足統一標準、提高效率、創新產品、降低成本、優化系統、防範風險,圍繞票據市場深耕細作,全力推進中國票據市場在規範健康發展基礎上不斷實現新躍升。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周波表示,上海票據交易所的落地,不僅對促進中國票據市場創新發展意義重大,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自貿試驗區建設更是影響深遠,將進一步助推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與國際金融中心實現聯動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代表上海票據交易所股東單位致辭時表示,票據市場是中國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模僅次於債券回購市場,發展票據業務對解決企業合理資金需求,特別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具有積極作用。上海票據交易所的成立標誌著電子化交易邁出實質性步伐,必將推動中國票據市場實現新的跨越。
當天,中國工商銀行在上海票據交易所成功完成一筆商業匯票轉貼現賣斷業務,這也是上海票據交易所開業後的首筆票據轉貼現交易。該筆交易所涉票據為金額100萬元人民幣的紙質銀行承兌匯票,由工商銀行上海外灘支行通過上海票據交易所系統完成承兌、貼現,並由工行票據營業部作為轉貼現賣出方將票據轉賣與中國農業銀行。
現任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秘書長謝多主持了當天的成立儀式。他在成立儀式上表示,設立上海票據交易所既是中國票據市場和金融市場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社會有關方面的普遍共識。
中國首家票據研究院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執行院長兼首席研究員肖小和表示,此前中國票據市場是離散型、自髮式市場,票據交易所的建立將打破目前市場格局,形成基本以法人為參與主體、紙質票據託管電子化、信息集中透明的集約化市場組織形式,突破地域和時間對交易的限制,使市場參與者獲取更加全面真實的市場信息,建立全國範圍內的、高度集中化和統一化的市場形態,提高所有者的交易意願和流轉速度,進而強化票據承兌、貼現等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
肖小和同時表示,票據交易所有助於提升整個票據市場的風險管理水平。票據業務涉及合規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等多個領域,且存在發案金額大、作案手法隱蔽等多個特點。今年以來,電子票據的交易價格在歷史上首次低於同等條件的紙票,更加印證了安全可靠的電子化交易已經成為全市場的需求。票交所推出承兌和直貼登記、紙質票據託管等一系列功能,實現票據在銀行、非銀金融機構之間的電子化流轉,這就好像為每張票據裝上了「隱形的眼睛」,能夠實現對其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最大限度地降低紙質票據真偽、運輸和保管等風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