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_社會_澎湃新聞-The...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 藍橋 搜狐城市

近日,一種叫做「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了全網強勢圍觀。

這種形式起源並流行於江浙農村一帶,男女雙方婚前無需彩禮與嫁妝,雙方都準備婚房,兩邊輪流居住或自由居住。婚後生育兩個孩子,一胎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二胎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未來的家庭養老問題,由男女雙方共同承擔。

且不論這種婚姻形式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其率先興起並流行於江浙一帶,確實令人毫不意外。

歷史:「兩頭婚」由來已久

實際上,這種婚姻形式並非近些年的新現象,早在明清時期的江南農村,它就已經出現過了。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發表於1938年的《江村經濟》中就有過這樣的描述,當一對父母僅有女無子,他們就可能「要求女兒的未婚夫的父母允許他們的女兒為他們傳嗣。換句話說,他們有權利將其女兒的一個男孩作為他們自己的孫子。這類婚姻稱作『兩頭掛花幡』,意思是在兩個家的祖宗牌位上插兩面花旗。」

這種婚姻介於嫁娶和入贅之間,既保留了男方的面子,又省下了一比彩禮,還解決了女方家裡傳宗接代的問題。不過由於當時有女無子的情況較少,這種婚姻只是個例。

198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獨生家庭開始變多。最早一批獨生子女到了適婚年紀時,正好是新世紀之初,也就是「兩頭婚」開始流行之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講到,當時的「兩頭婚」主要是解決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女方家庭的情感撫慰和養老問題。女方家庭不要彩禮,將來女兒兩邊住,生的小孩絕大多數跟父姓,母姓佔據中間字位置,孩子管母親的父輩也叫爺爺奶奶。

2012年起雙獨、單獨、全面二孩政策陸續實施,「兩頭婚」家庭可以生育第二個小孩,又增加了第一胎隨父姓、第二胎隨母姓的約定,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火遍全網的「兩頭婚」。

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總結了如今「兩頭婚」的五大特徵,除了以上提到的約定外,雙方都為農村或農村拆遷轉社區的家庭也是一個普遍要素。他們的原生家庭相隔距離並不太遠,便於夫妻兩邊輪流居住或自由居住,有效解決雙方家庭的情感撫慰和養老問題,這也是「兩頭婚」能夠實現的一個前提。

莫豔清總結的「兩頭婚」基本特徵/中國婦女報

這種婚姻形式起源並流行於江浙一帶,尤其是蘇南浙北農村一帶,可以說與當地發達的經濟息息相關。

經濟:居民相對較為富裕

締結婚姻從來都包含著經濟上的算計和考量。「兩頭婚」這種形式在經濟上既包含了「不在乎彩禮嫁妝,自家也能置辦婚房、養育後代」的意思,也包含了「自家財產不會隨婚姻關係而落入外姓人之手」的意思。總的來說就是有錢,且彼此都不佔便宜。

而若論有錢,幾乎沒有能跟蘇南浙北相比的區域了。此前搜狐城市提到,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10座城市中,江浙城市獨佔6席,其餘4席是北上廣深。百強城市中,江浙兩省獨佔21席,浙江11個地市全部上榜。蘇南浙北的城市,更是幾乎全部位居前40。

更恐怖的是,蘇南浙北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比城鎮居民收入的排名還要高。除了城鎮化率100%的深圳和近兩年已不公布此項數據的北京之外,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5的全是浙江城市,除了浙南的麗水之外,其他城市更是全部位居前30。蘇南的全部城市,也都位居前35名之內。

當然,可支配收入只是當地居民所擁有的一部分,其祖輩傳下來的財富以及近年來因企業建廠、城市建設需要徵地拆遷得到的補償,更是讓部分居民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在當地實行「兩頭婚」的家庭中,這樣的拆遷戶或準拆遷戶佔據了不小的比例。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範麗珠和浙江外語學院教師趙春蘭在幾年前的研究中就曾提到,在比較富裕的浙江農村,無男性子嗣的家庭如何解決財產的繼承與分配問題較為重要。因為一旦女兒嫁出去,財產很可能被男方家庭控制:「如果(孫輩)不姓自己的(姓),就等於(土地)徵用之後補償的多套住宅白白地給了外(姓)人。」招上門女婿是一個選擇,但村民也擔心「招贅、倒插門等,最後很可能會竹籃子打水,人財兩空」。

有錢、有需要,「兩頭婚」就成了當地獨生家庭順其自然的選擇。但光從財富上來看,廣東其實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廣珠佛莞中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能排進前20,且因拆遷等原因誕生的富戶聞名全國。但它與江浙相比,在生育、宗族等方面的觀念大不相同。

觀念:重男輕女思想淡薄

首先,江浙地區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得較為嚴格,獨生子女的比例更高。1980年前後,全國開始正式實施計劃生育,彼時江浙兩省的生育率就已經降至15‰左右。到了2000年之後,更是穩定維持在10‰左右,始終在全國排名倒數。而廣東的出生率,一直以來都高於江浙,尤其在計劃生育政策剛開始實行的幾年裡。

在2008年統計的各省獨生子女率(已結束生育期並終身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婦女人數與已結束生育期的婦女總人數之比)中,江蘇高達47.2%,浙江37.4%,均位列全國前10,而廣東僅有13.7%。

獨生子女率高,除了讓江浙地區的家庭有更多的情感撫慰、養老繼承需求外,也讓這一地區重男輕女的觀念更為淡薄。獨生女在家中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很多父母不願意她嫁得太遠受夫家牽制,再加上自身的需求,便更能接受這樣的婚姻形式。

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其實蘇南浙北地區,重男輕女思想和宗族傳統文化,就全國而言相對來說比較淡薄,父輩也好,子輩也好,對上述觀念較為淡化,才會推動這種婚姻的產生。如果是很傳統、很濃厚的宗族地區,很難產生這種婚姻。」

畢竟,「兩頭婚」的女方既拿不到彩禮,還要準備婚房,婚後還會跟原生家庭有較深的牽絆,都是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所不能理解的。男方則要分出一個孩子給女方家庭,也是宗族觀念較深的地區較難接受的。

也正是因為種種原因的疊加,「兩頭婚」這種形式只是特定時期出現在江浙特定區域的產物,不會大範圍內流行。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認為,今後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需求下降,兩頭婚現象自然會減少。」

參考資料:

[1] 「兩頭婚」 上熱搜!它從何而來,往哪裡去?這回一次說清楚了.中國婦女報

[2] 「兩頭婚」悄然出現,你怎麼看?中國婦女報

[3] 論婚姻與生育的社會屬性——少子化背景下浙北鄉村婚育模式嬗變的田野觀察.趙春蘭 範麗珠

[4] 水村的兩頭婚:傳統與現代在一個浙北村莊走向和解.澎湃新聞

[5] 兩位專家三年前就在浙江研究了「兩頭婚」,到底咋回事?.瞭望東方周刊

原標題:《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白時評|網絡熱議的「兩頭婚」,到底是好是壞?
    【撰文/陶新】近日,江浙興起的一種婚姻模式引起網絡熱議:不嫁不娶,不收彩禮免嫁妝,孩子儘可能生倆,分別隨父姓和母姓……這種現象被稱作「兩頭婚」,之前也叫「兩頭蹲」,現今除了被喚作「AA制婚姻」,也有網友戲稱其為「生殖拼單」,質疑此形式會帶來高出軌率和離婚率。實質上,「兩頭婚」是計劃生育語境下,人口結構失衡和物質極大增長之下的妥協,是婚姻更加物化的一種表達。
  • 「兩頭婚」家庭的喜與憂-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張英如所在的江浙地區,所謂「男不出彩禮,女不陪嫁妝」的兩頭婚悄然興起。它與上世紀的獨生子女政策密切關聯,父母不願子女離家,也有所謂「傳宗接代」需求。「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趙春蘭做過研究。她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類似「孩子跟誰姓,婚房怎麼做,聘禮要不要下」,都需要協商,婚姻生活的平衡多靠妥協來達成。
  • 「兩頭婚」到底是女性的獨立,還是性別的不幸?
    最近網上關於「兩頭婚」可以說是相當熱門的話題,而且是討論群異常熱鬧並褒貶不一的話題,什麼是「兩頭婚」呢?我刻意百度百科了一下,男女婚姻關係的這種結合,它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方招男方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而這種婚姻形式大約在20世紀末起在江浙一帶開始興起。
  • 中國家庭|「兩頭婚」的實踐形態及其內在影響
    澎湃新聞記者 朱凡 圖近日,因媒體報導,名為「兩頭婚」的婚姻模式呈現在人們視野中,引發當下對此類婚姻模式的關注與討論。無疑,隨著我國家庭結構趨向少子化,以及人們婚姻觀念的變化,傳統婚配模式在現代性的侵襲中逐漸發生變化,產生適於時代的婚姻締結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於是成為越來越多年輕新婚夫妻及其雙方家庭的選擇。
  • 又建200億新加坡豪宅,火遍全網
    又建200億新加坡豪宅,火遍全網 2020-06-15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曾經火遍全網元老級的網紅,為什麼現在不火了嗎
    網紅這個詞,代表著網際網路的紅人,當然在網絡上紅的人很多,想當網紅很容易,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只要有特點就能火,像近幾年都很火的喊麥MC天佑,不過這個網紅主播被封了,網紅很多很多都被禁播了,不過網紅可以說是一批又一批的誕生!
  • 清朝時期為什麼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
    比如清朝時期,中國的科舉狀元一半以上出自江浙,內蒙、吉林、黑龍江等不少省份一個都沒出。那麼為何清代的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第一,江浙地區是清朝時期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素有「蘇湖熟、天下足」、「衣被天下」的說法,清朝的半數賦稅都指著江浙地區。古代生產力落後、經濟條件差,一般人根本讀不起書。大部分人連養家餬口都是問題,更不要說十年不事生產的寒窗苦讀。
  • 兩頭婚是什麼?只是一陣風,傳統婚姻模式短時間不會改變
    大牛忙婚姻情感辨析系列關鍵詞:兩頭婚、傳統婚姻文章長度:2800字原創文章、抄襲必究近幾天「兩頭婚」這個詞火了,初次看到該詞不明所以。後來看懂了,原來這是媒體自創的詞,用來歸納某一類婚姻的組合形式。細細看來,這種歸納確實挺形象。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未來的新式婚姻形式,可以讓婚姻中的男女真正做到平等相處。
  • 火遍全網的火山泥面膜,它憑什麼這麼火?效果真的不比大牌差?
    火山泥面膜最近真可謂「意氣風發」,算是火遍全網了,很多網紅都在幫它「種草」,那麼它究竟為何這麼火,效果真的不比歐美大牌的面霜差嗎?別看這款面膜,價格比較便宜,性價比卻很高,小編特意去查了一下它裡面的成分,添加的都是綠色,純天然的,沒有激素、色素、鉛、汞等化學物質。可以放心使用,對敏感肌膚也不會造成負擔。
  • 河北「萌獅」火遍海內外!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30多年來,他製作的一隻只「笑臉北獅」從這個小院走向全國各地,甚至漂洋過海,火遍了海內外的舞獅圈。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國慶聯歡等大型慶典活動中都曾出現過它們的身影。然而作為它們的製作者,馬小增始終與他的這間作坊一樣,深隱於鬧市之中,名揚四海,又默默無聞。
  • 火遍全網的泡泡沐浴球 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泡澡聽起來簡單,其實也是一門養生哲學,而且泡澡前要準備精油、香薰、花瓣等等,不過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泡澡神器,集所有功能於一身,就算條件有限,也能讓我們舒舒服服地泡澡,它就是火遍全網的泡泡沐浴球。除了LUSH,最近火遍全網的彩虹沐浴球也深得大家青睞,它外觀上是雲朵的樣子,扔到水裡會自己遊泳還能吐出彩虹。試用了一下,味道好聞,做工精緻,融化的也很均勻,有緩解疲勞、去角質、舒緩肌膚的功效,特別是放在水裡色彩斑斕畫面,讓人的感官都得到徹底的放鬆,價格只有LUSH的四分之一,家裡有浴缸的一定要試試。
  • 火遍全網的丁真,為何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在當今社會,體現得尤為明顯。比如說娛樂圈裡那些當紅小鮮肉、女團們,那些流量明星們,哪一個不是帥哥美女。又或是各類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些網紅,也都是憑藉顏值來俘獲了許多粉絲觀眾。而在最近,有一個西北的少數民族小夥,也因為一張臉突然全國爆紅,還連續上了許多天的熱搜。
  • 《愛情公寓》中最「汙」腦筋急轉彎,火遍全網,網友:這個梗可以
    《愛情公寓》中最「汙」腦筋急轉彎,火遍全網,網友:這個梗可以!《愛情公寓》陳赫、婁藝瀟、王傳君、鄧家佳、孫藝洲、李金銘、趙霽、金世佳、趙文琪、李佳航領銜主演!就是這句火遍全網,網友紛紛表示:這個梗可以!你們猜對了嗎?
  • 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09-2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遍全網的肥宅快樂水什麼梗? 可樂為什麼叫肥宅快樂水?
    火遍全網的肥宅快樂水什麼梗? 可樂為什麼叫肥宅快樂水?時間:2019-07-22 10:5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遍全網的肥宅快樂水什麼梗? 可樂為什麼叫肥宅快樂水? 肥宅快樂水什麼梗 肥宅(宅是什麼意思)快樂水其實就是指可樂。
  • 治癒神曲《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是怎麼從網易雲音樂火遍全網的?
    近日,原創音樂人柏松在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從雲村火遍全網,在抖音、快手、B站可以看到各種火爆的翻唱演繹,而這首歌在網易雲音樂日播放量甚至突破了3000萬,這意味著同一天有3000萬網友都在聽這一首歌,被稱為年度「治癒神曲」。
  • 貓貓都被迫營業,火遍全網的打工語錄把我笑傻了
    在常常帶薪蹲坑的託尼、和上班刷劇的鯽魚介紹下,小辣椒才明白了 「 打工人 」 是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個梗。全網也都刷滿了關於打工人的語錄。當然也有人從社會階層的角度分析了 「 打工人 」 的概念,為努力打工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你的同事,要不就是拆二代體驗生活,要不就是關係戶整天吊兒郎當。
  • 山西一校長帶領學生跳鬼步舞,一夜之間火遍全網,校長卻這樣說
    山西一校長帶領學生跳鬼步舞,一夜之間火遍全網,校長卻這樣說導語最近這段時間,山西一名校長帶著孩子們跳鬼步舞的視頻可以說是火遍網絡,很多網友紛紛點讚,一致好評說社會其實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張校長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是煞費苦心。而他只是所有學校中的普通教師,還有許許多多的教師和他一樣,為了孩子們的成長辛勤付出,他們的辛苦是為了孩子更加的優秀,祖國更加的強勝。
  • 演戲多年沒有火,最後靠劉皇叔蹦迪火遍全網!
    劇火人不火,天不遂我劉皇叔! 其實談起于和偉,大家的印象都是蠻深刻的,飾演的最經典的角色就是在《三國》中的劉蓓劉皇叔,可以說,劇中于和偉的演技真得是好的沒法說!將劉蓓這個人物得運籌帷幄,城府頗深以及後來的胸懷和仁義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 江浙一帶切花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江浙一帶切花菊病蟲害防治技術陳 煒隨著菊花生產規模的擴大,病蟲害危害也逐年加重。不同地區自然氣候條件不同,病蟲害的管理不同。筆者經過 10 多年在江浙一帶種植生產切花菊經驗,觀察記錄得出以下病害、蟲害防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