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這才是真正的仿生機械手

2020-09-25 虎嗅APP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學術頭條(ID:SciTouTiao),編審:王新凱,題圖來自:《阿麗塔:戰鬥天使》

使用具有同等能力和效率的人工設備來取代人手,是一個長期的挑戰。

使是最先進的假肢手臂,也無法達到人類手的複雜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當前我們能夠見到的上肢假肢系統,只能稱為一種工具,而不能成為失臂或失手者的替代品。

在最新一期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封面中,義大利理工學院IIT實驗室就展示了一款最新開發的仿生手Hannes,不僅外觀與人手非常相似,而且可使截肢患者恢復90%以上功能,其設計理念也被授予Compasso d'Oro國際工業設計獎。

該仿生手Hannes是一種包括手和腕等多關節的上肢假肢系統,其特點是柔軟性較好,且具有動態適應要抓握物體形狀的能力。

為了評估Hannes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研究人員對上肢截肢者進行了試驗,結果發現,肢患者在不到一周訓練時間內,就可以在家中自行使用Hannes進行日常活動。

目前,仿生手Hannes已獲得CE標誌,並準備進入國際醫療市場。

‍讓身體殘疾的患者恢復殘肢的功能,是科學家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2013年,義大利理工學院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IIT)實驗室便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旨在為身體殘障患者開發具有創新性和成本效益的高科技仿生設備。

其與義大利國家工傷保險研究所的Prosthen假肢部門的研究人員,骨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患者共同設計而成的仿生手就是最新科研成果。

為致敬19世紀60年代Centro Protesi Inail技術總監和上肢假肢的開拓者Johannes「 Hannes」 Schmidl教授,故將此款仿生手命名為「Hannes」。

既往研究和商業售賣的仿生手要麼具有很高的性能,但價格昂貴,要麼價格低廉,雖堅固耐用但通用性有限且美學效果差。與以上仿生手相比,這款仿生手「Hannes」 不僅容易操作,堅固,成本低,且握力和外觀可與人手相媲美,顯示出其卓越的性能。

Hannes仿生手是一個肌電系統,可根據患者上肢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行調節。放置在定製插座中的一系列表面肌電傳感器可以檢測患者殘餘肢體的肌肉活動,患者通過主動收縮肌肉來進行多種操作。

此外,研究人員開發出特定的軟體和藍牙連接用來自定義Hannes仿生手的操作參數,例如運動的精度和速度,從而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體驗。

該仿生手可供患者佩戴一整天(電池最長使用時間為1天,容量為1300mAh),且已在使用超過1年的環境中進行了耐久性和穩健性測試(近500000個生命周期)。

Hannes仿生手最強的在於其機械設計,在目前市場領域也是遙遙領先。其使用的機械差速系統使得Hannes仿生手僅使用單個馬達就可適應要抓握的物體,而且,該系統的效率與人手相一致。此設計讓Hannes仿生手具備自然手感的同時,其功能也大幅增加。

目前,Hannes仿生手重量為450克,具有右手和左手各兩種尺寸,分別適用於女性和男性受試者。

此外,Hannes仿生手的手指和手腕活動也十分靈活。其手指在靜止時可以自然彎曲和定位。其中,拇指可以定位於3個不同的位置,以適應多種抓取操作,包括拾取小物體的精細抓取,握住小物體的側向抓取以及可抓取和移動重物的強力抓取。整體抓取有效且穩健。

該仿生手還能使腕部做出關鍵的旋轉運動,如使腕部前旋和後仰。這樣使得Hannes仿生手在不損害患者情況下可實現不同方向的抓取。

而且,Hannes仿生手抓握的速度也非常快,其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就可完成完全閉合抓握,最大抓握力可達150N,遠遠超過其他研究和商業售賣的「仿生手」。

目前,IIT-INAIL專利申請書包含了Hannes仿生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而且,Hannes仿生手也已經具備歐洲市場上商業化和國際銷售的「許可證」。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投資人和公司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Hannes仿生手,最終使殘障患者獲益。

參考資料: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5/46/eabb0467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9/iidt-tb092120.php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學術頭條(ID:SciTouTiao),編審:王新凱

相關焦點

  • 德國逆天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Festo 研發的機器蝴蝶(Robotic Butterflies),它看上去就像真正的蝴蝶一樣輕盈,在各種通信技術、傳感器和GPS的配合下,許多機器蝴蝶在同一片空間中慢速飛行,卻不會彼此相撞。每一個蝴蝶仿生機器人都能獨立操作,通過獨立控制的翼來調整自己,並能按照預編程的路線飛行。
  • 神奇的機械手
    第一個是操作簡單明了並能把某種工作做好的機械手——依靠兩三根「手指」(所形成的鉗子)輕而易舉地完成許多工作。第二種是完全按照人類雙手進行精確模擬的機械手——擁有一根拇指的其他四根手指,這是基於人類數百萬年進化而成的雙手去設計的機械手,不管怎麼說,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是根據我們的雙手去設計的,所以如果你希望機器人能夠儘可能做到更多事情,那麼它最好是擁有一雙像真人的手一樣的手。
  • 好強大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除了仿生鳥Festo的科學家們還造出了 仿生蜻蜓 仿生蜻蜓BionicOpter與真正的蜻蜓一樣能夠向任意方向飛行這款仿生蜻蜓不但可以實現減速和急轉彎還能做到懸停和倒退。而這隻仿生袋鼠卻能夠完成連續跳躍甚至可以跳過40公分高的障礙物
  • 本周熱點 ▎調酒師或將失業,京東仿生機械手面世
    京東仿生機械手面世特種作業勞動效率將提高至少50%在近日的產業AI公開課中,京東數科秀出了自主研發的可穿戴AI仿生手,可在0.5秒之內快速識別和響應肌電信號,準確率接近100%,基於此助力特種人群勞動效率大幅提升50%。
  • 這才是機械手,這才是自動化,你那算什麼?
    自動化:側重控制方面,比如說一臺機械手,或是機器人。自動化專業就是研究如何控制機械手動作的,如繼電器、行程開關、PLC、DCS等模塊化控制。還比如一臺機械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就是研究機械手各個部件生產出來的全過程,每個零件的尺寸、精度等,各個零件裝配時間隙等等。自動化專業專業有三個發展方向,第一個是工業過程控制方向,第二個是電氣工程方向,第三個是嵌入系統方向。
  • 這是現實版T-bag機械手?相關研究登Science子刊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魔王、小舟、陳萍現實版 T-bag 機械手來了。在回歸的第五季,有人為了讓他能夠更好地執行任務,幫他裝了一個全功能的機械手。在昨天剛剛刊發的 Science 子刊《Science Robotics》上,具有和人手同等能力的機械手登上了封面。
  • 費斯託公布新作「柔性機械手」,他們還設計過哪些有趣仿生機器人
    最近,擅長仿生機械的Festo(費斯託)又公布了他們的新作:一隻模仿人手製造的柔性機械手。 示意圖:機械手自帶的AI在模擬中學習如何抓握物體 Festo這家公司一直以創造各種仿生機器而聞名
  • 好強大的仿生機器魚!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智能環保又實用!
    仿生機器魚是屬於仿生機器人學的範疇,因此它涉及到機電、材料、流體力學、控制、能源、生物、通訊等學科。對它的研究可以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同時由魚類運動的特點還決定了仿生機器魚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仿生機器魚啊就是仿照魚鰭的運動原理讓自身動起來,它在水中的表現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 殘疾男子裝科幻機械手 義肢配有雷射手電筒和無人機!
    而現在,他成為了一個實驗的參與者,佩戴了仿生手臂,成為了「部分的機械人」(part cyborg)。在一年前,他的生活再次改變,這次變得更好了。他加入了一個關於仿生手臂的實驗。男子裝科幻機械手當年,在事故發生後,救治James的醫院曾經給他裝上過仿生義肢,但是據說之前的那款不僅看起來很醜,而且還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更重要的是裝上後很痛苦,要一直吃止痛藥。
  • 4種十分先進的仿生機器人,原來人類的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
    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人類有很多發明都是受到動物的啟發才研製成功的,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仿生學機器人。仿生機器狗這是波士頓機器人公司設計的一款新型機器人,它身體中安裝了一套平衡系統,可以在四條腿做出靈活動作的同時頭部保持平衡。機器人的頭部也是一隻十分靈活的機械手,可以模仿人類的手臂做出各種動作,因此可以幫助人類做很多簡單的家務。
  • 仿生機械手:一款不像假肢的假肢,能讓你感受到真實的觸感和力度
    一位十多年前就癱瘓的28歲脊柱受傷患者,通過這個機械手的信號迴路,將機械手與大腦相連。也就是說,他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念」來控制機械手,而且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每根手指,同時獲得觸感。在機械手上的傳感器可以檢測各個手指上的壓力,並產生電流傳入大腦。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志願者的眼睛蒙上,然後測試他們是否能夠區分不同手指的運動,結果發現其正確率幾乎為100%。
  • 什麼是機械共生,機械仿生手臂真的能代替原手臂嗎?
    科學家們正在開發新的方法來改善對機械手的控制,尤其是對截肢者,該方法結合了單個手指的控制和自動化功能,改善了抓握和操縱靈敏性。這是神經工程學和機器人學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概念驗證試驗已在三名截肢者和七名健康受試者上成功進行了測試。驗證結果已經在科學雜誌上發表。
  • AI仿生:人類進化新可能
    這會讓我們更好奇這樣一個問題:AI仿生技術的發展,會讓我們人類實現新一輪的進化嗎?這些AI仿生技術的應用會產生哪些深遠影響?探討AI仿生技術對於人類進化的意義,先需要了解下我們人類本身是如何進化的。簡單來說,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生物進化是受到生存壓力和自然選擇兩方面因素影響的。
  • 腦科學日報:計算機預測人類想法;真正的仿生手來了
    近日,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可以使計算機通過監測大腦信號來模擬視覺感知星形膠質細胞或才是解謎關鍵!閱讀連結:7,《科學機器人》封面:真正的仿生手來了,可恢復截肢者90%以上功能該仿生手Hannes是一種包括手和腕等多關節的上肢假肢系統,其特點是柔軟性較好且具有動態適應要抓握物體形狀的能力。目前,仿生手Hannes已獲得CE標誌,並準備進入國際醫療市場。Hannes仿生手是一個肌電系統,可根據患者上肢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行調節。
  • 德國人又把仿生家族擴容了,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德國Festo(費斯託)這幾年一直致力於仿生機器人的研究,
  •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圖)
    心動它就動靈敏如真手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  在一次摩託車事故中失去一隻手臂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克勞迪婭·米切爾裝上了同神經相連的智能機械手。在這項新技術的幫助下,她可以通過思想活動來控制機械手。在2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主持這項研究的醫生們總結了這一具有突破意義的嘗試。  已有4人安上仿生手  這項技術是由芝加哥康復研究所神經工程中心研發的。在美國,共有4人安裝了這種世界首創的仿生手臂。雖然目前受益者不多,但這一技術讓很多肢殘者看到了改善生活質量的希望。
  • 京東數科關聯公司申請「仿生機器人」相關專利
    品玩11月27日訊,據企查查APP顯示,11月24日,京東數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開「關節連接組件、仿生手及仿生機器人」「仿生手指和機械手」專利,於今年3月申請。 本實用新型涉及肌電仿生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關節連接組件、仿生手及仿生機器人。
  • 真正的仿生手來了,可恢復截肢者90%以上功能
    使用具有同等能力和效率的人工設備來取代人手,是一個長期的挑戰既往研究和商業售賣的仿生手要麼具有很高的性能,但價格昂貴,要麼價格低廉,雖堅固耐用但通用性有限且美學效果差。與以上仿生手相比,這款仿生手「Hannes」 不僅容易操作,堅固,成本低,且握力和外觀可與人手相媲美,顯示出其卓越的性能。
  • AI人工智慧時代最新仿生設計
    電機和機械手的智能交互可以例如針對各種動作精確調整機翼跳動的頻率和電梯的迎角。氣動機械手的手指由帶有空氣腔室的柔性波紋管結構組成,該腔室由堅固且柔軟的織物編織物覆蓋。這使手輕巧靈活適應性強,但能夠施加強大的力量。與2019年的BionicSoftHand一樣,氣動手指通過帶有壓電閥的緊湊型閥島進行控制,該壓電閥直接安裝在手上。
  • ...人人都是「再生俠」-仿生,裝置,假肢,人腦控制,機械,手臂...
    在科幻片裡,失去四肢根本不是什麼大事,裝上假肢照樣行動自如,這都是因為強大的仿生學。仿生學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通過模擬動物的構造、傳感系統、計算結構等來構造仿生裝置。裝上仿生裝置的殘疾人,如同迎來了身體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