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機械手:一款不像假肢的假肢,能讓你感受到真實的觸感和力度

2021-01-09 獵雲網

一項新的仿生手技術最近測試成功,此機械手可以和大腦相連,讓人們真真正正感受到手的存在。

獵雲網9月17日報導(編譯:孫洋)

一項新的仿生手技術最近測試成功,此機械手可以和大腦相連,讓人們真真正正感受到手的存在。

這個機械手由Johns Hopkins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開發,同時也是DARPA(美國國防高級技術研發中心)的項目之一。

一位十多年前就癱瘓的28歲脊柱受傷患者,通過這個機械手的信號迴路,將機械手與大腦相連。也就是說,他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念」來控制機械手,而且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每根手指,同時獲得觸感。

在機械手上的傳感器可以檢測各個手指上的壓力,並產生電流傳入大腦。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志願者的眼睛蒙上,然後測試他們是否能夠區分不同手指的運動,結果發現其正確率幾乎為100%。

在另外一個實驗中,實驗人員開始讓測試者的兩根手指同時運動,結果測試者也能夠鑑別出來。通過這兩個實驗,我們能夠得出,這個機械手系統已經能夠讓使用者獲得和真正四肢幾乎一樣的感覺。

Sanchez補充道:「以前的假肢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需要,但是,如果是做一些精細的工作時,我們需要那種壓力和觸感的反饋,從而控制力度等,更加精確地完成動作。」

機械手與大腦神經直接相連,使得大腦能夠直接接受到機械手傳來的信號,這個項目組已經完成了信號傳輸的迴路。

這種機械手以及其神經信號傳輸技術很可能可以使那些四肢因故殘缺的人重新獲得抓握或是站立能力,還能夠獲得四肢的觸感。

DARPA還做了一些其他關於此機械手的實驗,比如讓實驗者通過機械手喝水等等。

Source:businessinsider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老外發明一款高科技假肢,裝上就跟真實手臂一樣!
    直到她給右臂裝上了一款電子仿生假肢。她開始風靡網絡,成為了美國有名的殘疾模特形象。這個電子仿生假肢名為Virtu-limb,由蘇格蘭公司製作,它被譽為是一個突破性產品。早在2007年這個公司便研製仿生手,現在全球已經有1200多名患者安裝這了他們的仿生假肢,據說是世界上首款具有商業價值的仿生手。
  • 仿生假肢能開鎖、寫字、用電鑽!真手假肢傻傻分不清?
    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和義大利INAIL假肢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這款仿生假肢具備自然協同和適應性運動能力,其在力量、速度、穩健性等方面都高度模擬人手。這款仿生假肢採用了機電一體化等技術提升操作自然度及使用效率,試驗證明,Hannes能在一周時間內被熟練應用,可以轉動鑰匙、按壓噴壺、握筆寫字,還能在不到1秒內完成完全閉合的抓握,並施加150N的抓力。Hannes有什麼神奇之處?它是如何做到近乎逼真地模擬人手動作的?背後有什麼創新技術?讓我們跟隨文章一同了解。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
  • 智能腦控 讓假肢變得真實
    據果殼網報導,近日,在芝加哥康復研究所(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幫助下,沃特爾藉助一款全新的腦控機械假肢,登上了103層的芝加哥威利斯大廈,成為首個藉助機械假肢登上世界最高樓之一的人。
  • ...人人都是「再生俠」-仿生,裝置,假肢,人腦控制,機械,手臂...
    在科幻片裡,失去四肢根本不是什麼大事,裝上假肢照樣行動自如,這都是因為強大的仿生學。仿生學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通過模擬動物的構造、傳感系統、計算結構等來構造仿生裝置。裝上仿生裝置的殘疾人,如同迎來了身體的重生。
  • 能用筷子撈麵,我國仿人假肢機械手將投放市場
    據《解放日報》的報導,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交大)的兩名機器人研究所博士生華磊和郭偉超打造出一個仿人假肢機械手。目前,該款機械手已經在臨床試驗並在人體上做功能測試。相信在不久後,該款機械手將會投放市場。
  • 智慧型手機能控制仿生假肢的每根手指
    最近,由英國義肢公司Touch Bionics研製的一款名叫i-limb的仿生手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Touch Bionics的下一代「仿生假肢超革命」假肢器官的用戶可以使用配套的iOS應用來進行手部配置。這款「Biosim」應用使得用戶能夠激活24個自定義的握拍姿勢模式,它們通過計算機對安裝在手腕處電極接收肌肉信號的處理,方便用戶的日常活動(如綁鞋帶或者拿筆等)。還可以對假肢進行診斷,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 仿生耳眼手腿心臟有多牛 智能化假肢可由人腦控制
    仿生學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人工心臟可賜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人工耳蝸可使失聰者重獲聽力,仿生眼球可使失明者重見光明以及仿生肢體可使癱瘓者重新站起來。當好萊塢電影不斷展現「鋼鐵俠」之類的超人能量時,如今的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已到了哪一步?牛津大學未來人類學專家桑德伯格博士表示,改造人類身體變得越來越容易,打造無敵鐵金剛已不再是幻想。
  • 十種超酷高科技假肢 可能比真的還好用
    這個問題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假肢,它至少能讓佩戴者恢復一些已經失去的靈活性。普通的假肢並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看起來美觀而已。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假肢技術也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 這幾年來,我們對各種創造者冒出的有趣想法感到驚訝。我們看到像內置無人機的假肢,能讓我們感覺和看起來像一位超級英雄,甚至還能讓藝術家用假肢來給別人文身。
  • 智能仿生假肢:截肢患者的希望 Smart Bionic Limbs: A Hope for Amputees
    仿生假肢(Bionic Limbs)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其中「仿生學」英文Bionics的「bio」意指「生命」,「nics」意指「electronics」電子學。仿生假肢可幫助截肢患者行使一定的人體功能,目前智能仿生假肢是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 研發 8 年,最先進的 LUKE 仿生假肢終於投入使用
    雷鋒網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
  • 科技暖心:智能假肢讓截肢者重獲手心的溫度
    此前,我們團隊的外科醫生Anderson和Keith就在他的右前臂中植入了電極,並通過20個觸點連接了3條主要的神經。這樣一來,通過對不同神經上不同觸點的刺激,就能讓Spetic產生真實的感覺。 為了測試這種「鬼影手」般的觸感是否能讓Spetic更好的控制假肢,我們將薄膜壓力傳感器植入了設備中並用傳感器收集到的型號來刺激相應的神經。這
  • 研發8年,最先進的LUKE仿生假肢終於投入使用
    被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它的全稱是Life Under Kinetic Evolution(動力演化中的生命),不過熟悉科幻的雷鋒網讀者應該知道,它的靈感來自電影《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劇中人物盧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手臂就是機械手。LUKE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指令,這使它能儘可能的自然運動。在早期測試中,LUKE已經可以用來梳頭,開鎖,相當靈活。
  • 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
    原標題: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 美國史丹福大學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感覺神經系統,可以激活蟑螂的抽搐反射,還能識別盲文字母。相關文章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這項為假肢創造人造皮膚的工作,是恢復截肢者感覺的第一步,也許有一天可以為機器人提供一些反射能力。 該成果模仿了皮膚如何伸展、修復自身的過程,它像智能感官網絡一樣,不僅知道如何將愉快的感覺傳遞給大腦,還知道什麼時候命令肌肉做出反射性的及時決定。
  • 用意念操控的機械手臂也能感受到真實觸覺,看這項黑科技大顯「伸手」
    然而,當一個截肢人士安裝的機械手臂能用意念控制、並還有觸感,不再是冰冷的機械時...這一隻在科幻作品中出現過的場景,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披露了三名手臂截肢的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大腦來控制假肢,並體驗觸覺,他們佩戴著這樣的假肢生活了7年。研究人員表示,這幾乎是世界上最「真實」的假肢。
  • 從仿生人到生化人,讓假肢也可以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
    首先,小編作為一個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感到非常慶幸,因為殘疾人的生活不論是現實或是心理都是很困難的,因為身體缺陷,他們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輕鬆地完成一些任務。就算是現在醫療手段發達,有條件可以為你的身體裝上義肢,但義肢和真正的肉體相比,還是有巨大差別的,義肢畢竟只是一個機械裝置,你的大腦並感覺不到義肢的存在。
  • 可穿戴手勢識別系統 助截肢患者控制假肢
    記者近日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電測技術及智能控制研究所孫金瑋教授團隊完成了「用於仿生機械手的可穿戴可攜式實時控制手勢識別系統」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最新一期《物理學雜誌》上。
  • 仿生技術也能「賽」起來(科技大觀)
    如今,科技為他們打開了另一扇窗:人工智慧、仿生學技術給殘障人士帶去了福音,像常人一樣奔跑不再是夢想。瑞士國家競賽研究中心決定於10月在蘇黎世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仿生學奧林匹克運動會(cybathlon)」,一方面評測科學技術能否真正有效地幫助殘疾人完成日常任務,一方面進一步激發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力。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通過假肢搭載的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意圖和環境變化,控制電機輸出合適的力矩和速度,提供動力幫助用戶更好更輕鬆地行走。BionicM旗下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創始人兼CEO孫小軍博士9歲不幸截肢,15年拐杖生活。從華中科技大學到東京大學博士畢業,自強不息孜孜求索。
  • 美國男子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 欲挑戰103層大廈
    「這個假肢讓我受益很多,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它的幫助不久前,科學家在沃特的大腿部位放了11個電極,用於連接仿生學假肢的微電腦美國31歲的扎克·沃特將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爬上隨著仿生肢體的發展,「殘疾」的概念將不復存在。本月4日美國一名殘疾男子就將通過假肢來爬上103層高的摩天大樓,而且神奇的是他將通過意念來控制這條「仿生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30日報導,這名男子叫扎克·沃特,現年31歲。他要攀爬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樓是全世界最高的j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