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8年,最先進的LUKE仿生假肢終於投入使用

2021-02-24 世界科技創新論壇

被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根據DARPA官網的消息,在經過8年開發,以及獲得FDA批准2年後,LUKE終於要進入生產階段了。

據了解,LUKE之前被稱為DEKA手臂系統(Arm System),是Segway創始人Dean Kamen的心血結晶。它的全稱是Life Under Kinetic Evolution(動力演化中的生命),不過熟悉科幻的雷鋒網讀者應該知道,它的靈感來自電影《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劇中人物盧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手臂就是機械手。


LUKE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指令,這使它能儘可能的自然運動。在早期測試中,LUKE已經可以用來梳頭,開鎖,相當靈活。

DARPA稱,通過簡單直觀的控制系統,LUKE手臂可以做出非常靈巧的手臂和手部動作,還有握力反饋。假肢由模塊化電池供電,尺寸與重量與人體手臂差不多。


過去二十多年,機械腿的發展較為穩定,但機械臂和手卻面臨更多的挑戰,部分是因為它需要有更強的靈活性。在LUKE出現前,失去上臂的人不得不使用的是一種相對原始的分叉裝置,這種設備自1912年發明以來就沒怎麼變過。

後來DARPA啟動了「假肢革新」(Revolutionizing Prosthetics)計劃,目標是開發出獲得FDA批准的機電假肢上肢,它擁有近乎自然的控制方式,可增強截肢者的獨立性和生活質量。在經過8年的開發後,LUKE已經取得了FDA的批准。

不過在商業化生產前,它會首先用在美軍中。DARPA的生物技術部門最近向Walter Reed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提供了兩個LUKE手臂,供一些需要假肢的醫生使用。


DARPA計劃讓LUKE更靈活,就像真人手臂一樣。根據DARPA的願意,這種假肢會提供更強的靈活性,和更熟悉的感知體驗,並能直接與用戶的外圍和中樞神經系統連接。

來源:雷鋒網

編輯:Chaona

關 於 全 球 創 新 論 壇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創新論壇」由北大後E促進會發起與傾力打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協辦,匯聚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和創客,傾力打造全球創新思想的發源地、創新產業的聚集地、創新投資的新高地。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後E視野。

相關焦點

  • 研發 8 年,最先進的 LUKE 仿生假肢終於投入使用
    雷鋒網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9月7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BionicM)宣布於2020年8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人包括:The 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 Partners Co., Ltd.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BionicM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意在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目前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同時設有辦公室,並在兩地同步運營。
  • ...人人都是「再生俠」-仿生,裝置,假肢,人腦控制,機械,手臂...
    在科幻片裡,失去四肢根本不是什麼大事,裝上假肢照樣行動自如,這都是因為強大的仿生學。仿生學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通過模擬動物的構造、傳感系統、計算結構等來構造仿生裝置。裝上仿生裝置的殘疾人,如同迎來了身體的重生。
  • 他9歲截肢拄拐15年 如今融資數千萬研發智能假肢 團隊皆出自名校
    鉛筆道9月7日訊,智能助行機器人產品研發商BionicM(中文:健行仿生 據天眼查App顯示,BionicM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基於東京大學JSK機器人實驗室(全球有名的機器人實驗室)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研發出了全新的動力式智能假肢,以期幫助提高殘疾人的移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目前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同時設有辦公室,並在兩地同步運營。
  • 世界首例四隻仿生爪貓咪 正學習用假肢行走
    來源|都市頻道綜合新浪新聞轉載請註明所有來源近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一家獸醫診所為一隻流浪貓Ryzhik設計並安裝了鈦金屬假肢,使之成為世界首隻擁有四個仿生爪的貓咪圖片上的小貓正在學習用四個假肢下樓行走、下樓梯。一月,流浪貓被嚴重凍傷,不得不截掉四肢,他的新主人帶它來到一家專門植入假肢的寵物診所診治並按上了仿生貓爪。該診所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斷層掃描和3D建模技術為它安裝了四隻仿生爪。手術取得良好效果,Ryzhik沒有試圖移除假肢,而是學習用假肢行走。
  • 智能仿生假肢:截肢患者的希望 Smart Bionic Limbs: A Hope for Amputees
    仿生假肢(Bionic Limbs)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其中「仿生學」英文Bionics的「bio」意指「生命」,「nics」意指「electronics」電子學。仿生假肢可幫助截肢患者行使一定的人體功能,目前智能仿生假肢是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 仿生假肢能開鎖、寫字、用電鑽!真手假肢傻傻分不清?
    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和義大利INAIL假肢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這款仿生假肢具備自然協同和適應性運動能力,其在力量、速度、穩健性等方面都高度模擬人手。Hannes假肢現實中多場景使用情況這款仿生假肢名為「Hannes」,是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矯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患者共同開發的,能夠為手部截肢患者恢復超過90%的手部功能
  • 自主研發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 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智能助行機器人產品研發商BionicM(中文:健行仿生)目前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he 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 Partners Co., Ltd.等。
  • ...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在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成功安裝
    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完成浙江省第一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患者張某某因車禍意外造成大腿截肢,為了實現他的行走夢,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根據他的要求為其安裝上了全球先進的智能假肢Genium,公司技術總監陸克站老師為其量身定做了MAS改良型大腿接受腔,該接受腔方案也代表了目前全球先進的大腿假肢接受腔解決方案
  • 研究人員開發出獨特的仿生假肢,類似於人的手
    經過不到一周的培訓,患者可以自行在家中使用Hannes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來源:IIT-INAIL在本期《科學機器人》雜誌中,來自義大利理工學院的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和義大利的Centro Protesi INAIL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具有複製人類手部關鍵生物學特性的能力:自然的協同增效和適應性運動,仿生技術水平的力量和速度,高擬人化和掌握魯棒性。
  • 智慧型手機能控制仿生假肢的每根手指
    最近,由英國義肢公司Touch Bionics研製的一款名叫i-limbTouch Bionics的下一代「仿生假肢超革命」假肢器官的用戶可以使用配套的iOS應用來進行手部配置。這款「Biosim」應用使得用戶能夠激活24個自定義的握拍姿勢模式,它們通過計算機對安裝在手腕處電極接收肌肉信號的處理,方便用戶的日常活動(如綁鞋帶或者拿筆等)。還可以對假肢進行診斷,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 仿生角度研究鯨鬚,研發輕質高強韌的先進複合材料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在海洋生物材料及仿生研究方面取得新發現和重要進展,為仿生高性能複合材料研發提供新的設計與製備思路,該研究成果以「源自海洋的設計理念:鯨鬚的抗斷裂性」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材料》,論文第一作者以及共同通訊作者為深圳先進院天然生物與仿生材料課題組負責人王彬副研究員。
  • 美國男子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 欲挑戰103層大廈
    「這個假肢讓我受益很多,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它的幫助美國31歲的扎克·沃特將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爬上隨著仿生肢體的發展,「殘疾」的概念將不復存在。本月4日美國一名殘疾男子就將通過假肢來爬上103層高的摩天大樓,而且神奇的是他將通過意念來控制這條「仿生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30日報導,這名男子叫扎克·沃特,現年31歲。他要攀爬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樓是全世界最高的j建築之一。
  • 她得到一雙英雄手臂,變成了現實版阿麗塔,一切源於仿生技術
    文/后羿只要有仿生技術,給你一雙機械臂,你就是鋼鐵俠、蜘蛛俠、戰鬥天使阿麗塔。熱播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中阿麗塔最吸引人的是什麼?除了那雙波光粼粼的大眼睛,就是一雙酷炫之極的機械手臂了。現實版阿麗塔和她的機械臂由於病痛,蒂莉從嬰兒時期就失去了雙手,3歲時有了第一副假肢。不過,這副假肢算不上「機械臂」,因為它是靠蒂莉上臂皮膚的信號去感應驅動假肢運作的,只能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動,非常不靈活。後來,隨著假肢製作技術的發展,比小蒂莉兒童時期的手臂先進好多的「機械臂」也出現了,但高昂的費用讓這個可愛的女孩望而卻步。
  • 世界首例移植仿生假肢:可由大腦控制運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名失去手功能的病人接受了由大腦信號激活的仿生假肢的移植。這一世界領先的外科技術能夠修復因爬山和車禍失去作用的肢體的功能。這一技術也為其它遭受嚴重損傷或者先天缺陷的病人帶來了希望。接受生物移植的這三名病人的頸部神經嚴重受損,而頸部神經控制著手臂的運動和感知。
  • 這些價值172萬的智能假肢,讓廣東16名肢殘人重新有「手」
    在當天的活動上,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向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捐贈智能仿生假肢(手)16隻,價值172多萬元。16隻智能仿生假肢(手),將幫助廣東省16名肢殘人重新有「手」。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主題是:賦予殘疾人權力,確保包容與平等。
  •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圖)
    已有4人安上仿生手  這項技術是由芝加哥康復研究所神經工程中心研發的。在美國,共有4人安裝了這種世界首創的仿生手臂。雖然目前受益者不多,但這一技術讓很多肢殘者看到了改善生活質量的希望。  醫生們把米切爾等人胸肌中的神經拿掉,代之以殘留的手臂神經,再把控制假肢活動的肌電傳感器和這些肌肉相接。
  • 仿生耳眼手腿心臟有多牛 智能化假肢可由人腦控制
    人工心臟可賜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人工耳蝸可使失聰者重獲聽力,仿生眼球可使失明者重見光明以及仿生肢體可使癱瘓者重新站起來。當好萊塢電影不斷展現「鋼鐵俠」之類的超人能量時,如今的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已到了哪一步?牛津大學未來人類學專家桑德伯格博士表示,改造人類身體變得越來越容易,打造無敵鐵金剛已不再是幻想。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