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根據DARPA官網的消息,在經過8年開發,以及獲得FDA批准2年後,LUKE終於要進入生產階段了。
據了解,LUKE之前被稱為DEKA手臂系統(Arm System),是Segway創始人Dean Kamen的心血結晶。它的全稱是Life Under Kinetic Evolution(動力演化中的生命),不過熟悉科幻的雷鋒網讀者應該知道,它的靈感來自電影《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劇中人物盧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手臂就是機械手。
LUKE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指令,這使它能儘可能的自然運動。在早期測試中,LUKE已經可以用來梳頭,開鎖,相當靈活。
DARPA稱,通過簡單直觀的控制系統,LUKE手臂可以做出非常靈巧的手臂和手部動作,還有握力反饋。假肢由模塊化電池供電,尺寸與重量與人體手臂差不多。
過去二十多年,機械腿的發展較為穩定,但機械臂和手卻面臨更多的挑戰,部分是因為它需要有更強的靈活性。在LUKE出現前,失去上臂的人不得不使用的是一種相對原始的分叉裝置,這種設備自1912年發明以來就沒怎麼變過。
後來DARPA啟動了「假肢革新」(Revolutionizing Prosthetics)計劃,目標是開發出獲得FDA批准的機電假肢上肢,它擁有近乎自然的控制方式,可增強截肢者的獨立性和生活質量。在經過8年的開發後,LUKE已經取得了FDA的批准。
不過在商業化生產前,它會首先用在美軍中。DARPA的生物技術部門最近向Walter Reed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提供了兩個LUKE手臂,供一些需要假肢的醫生使用。
DARPA計劃讓LUKE更靈活,就像真人手臂一樣。根據DARPA的願意,這種假肢會提供更強的靈活性,和更熟悉的感知體驗,並能直接與用戶的外圍和中樞神經系統連接。
來源:雷鋒網
編輯:Chaona
關 於 全 球 創 新 論 壇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創新論壇」由北大後E促進會發起與傾力打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協辦,匯聚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和創客,傾力打造全球創新思想的發源地、創新產業的聚集地、創新投資的新高地。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後E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