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獨特的仿生假肢,類似於人的手

2020-09-25 工程學習

假肢能夠複製人手的關鍵生物學特性:自然的協同和適應性運動;仿生力和速度水平;高擬人化和掌握魯棒性。經過不到一周的培訓,患者可以自行在家中使用Hannes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來源:IIT-INAIL

在本期《科學機器人雜誌中,來自義大利理工學院的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和義大利的Centro Protesi INAIL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具有複製人類手部關鍵生物學特性的能力:自然的協同增效和適應性運動,仿生技術水平的力量和速度,高擬人化和掌握魯棒性。由研究人員,骨科醫師,工業設計師和患者合作開發的名為Hannes的義肢能夠為上肢截肢患者恢復90%以上的功能。

Hannes是一種擬人化,多關節的上肢假肢系統,包括手和腕,其主要特徵是柔軟性和能夠動態適應要抓握的物體形狀的能力。它獨特地類似於人的手,並直接與患者一起開發,可立即投入實際使用。為了評估Hannes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在Centro Protesi Inail進行了截肢者的試點試驗,研究人員發現,經過不到一周的訓練,患者可以自主使用Hannes進行日常生活活動。

假體是可以整天佩戴的肌電系統,並且可以針對各種上肢損傷進行調節。放置在定製插座中的一系列表面肌電傳感器可以檢測手臂下部或較高部位的殘留肢體肌肉的活動,這些活動由用戶主動收縮以執行多種運動。此外,通過專門開發的軟體和藍牙連接,可以自定義手的操作參數,例如運動的精度和速度,以確保為每個用戶提供最佳的體驗。

Hannes hand已在一種環境下進行了耐用性和耐用性測試,該環境被所謂的「 pro-user」使用了一年以上,可以持續近500,000個生命周期。

漢尼斯(Hannes)的機械手是在義大利義大利理工學院(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和Centro Protesi INAIL研發的。Hannes能夠複製人類手部的關鍵生物學特性,並且能夠為上肢截肢者恢復90%以上的功能。

Hannes的真正智慧在於機械設計,這在其市場領域是完全獨特的,它使假肢具有通用性和自然手感。手的潛在機制是機械差速系統,該系統允許Hannes僅使用單個電動機即可適應要抓握的物體。由於其效率,這也大大提高了性能。它也對應於人類手大小的第50個百分位。Hannes提供兩種尺寸,分別為7¾和8¼,用於左右手更換,適用於女性和男性受試者。它的重量是450克。

手指即使在靜止時也可以自然彎曲和定位。特別地,拇指可以在三個位置上定向以複製各種各樣的抓握,包括用於拾取小物體的精細抓握,用於抓握細小的物體的橫向抓握以及能夠抓握甚至移動重物的電動抓握。總體把握是有效的,對外部條件的抵抗力是自然的。該系統還允許手腕的內旋和後仰(「鑰匙轉動運動」),從而可以在不依賴有害患者補償的情況下以不同方向進行抓握。

Hannes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完成完全閉合的抓握,並且可以施加最大150N的抓握力,這遠遠超出了其他商業和研究用多關節手。它具有一整天標準使用的自主權(一天的電池壽命:12V電源,電池容量為1300 mAh)。

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以驗證漢尼斯的性能以及其抓握行為的人性,並證明與現有研究和其他商用設備相比,漢尼斯的性能有所提高。

相關焦點

  • 仿生假肢能開鎖、寫字、用電鑽!真手假肢傻傻分不清?
    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和義大利INAIL假肢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這款仿生假肢具備自然協同和適應性運動能力,其在力量、速度、穩健性等方面都高度模擬人手。Hannes假肢現實中多場景使用情況這款仿生假肢名為「Hannes」,是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矯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患者共同開發的,能夠為手部截肢患者恢復超過90%的手部功能
  • 真正的仿生手來了,可恢復截肢者90%以上功能
    在最新一期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封面中,義大利理工學院IIT實驗室就展示了一款最新開發的仿生手Hannes,不僅外觀與人手非常相似,而且可使截肢患者恢復90%以上功能,其設計理念也被授予Compasso d'Oro國際工業設計獎。
  • 《科學機器人》:真正的仿生手來了,可恢復截肢者90%以上功能
    在最新一期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封面中,義大利理工學院IIT實驗室就展示了一款最新開發的仿生手Hannes,不僅外觀與人手非常相似,而且可使截肢患者恢復90%以上功能,其設計理念也被授予Compasso d'Oro國際工業設計獎。
  • 「不妥協」的仿生手登上《科學-機器人》封面!外觀高度類似人手,續航一整天
    2020 年 9 月 23 日,研究團隊的論文發表於《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題為 The Hannes hand prosthesis replicates the key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hand(Hannes 手複製了人手的關鍵生物特性)。
  • 可恢復90%手部功能!義大利仿生手登Science子刊封面
    圖 | 漢尼斯仿生手該論文的題目為《漢尼斯假肢可複製人手的關鍵生物學特性此外,通過專門開發的軟體和藍牙連接,使用時可以定製手部的操作參數,如動作精度和速度等,從而讓用戶找到最適合的體驗。可與人手相媲美的高度擬人化 漢尼斯智能的機械設計,在目前該領域內較為少見。這種設計可讓假肢做出自然手的動作,由於其底層機構是一個機械差動系統,只需使用一個電機就能適應被抓取的物體。
  • 研究人員開發出非侵入性的假肢機器人手臂
    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假肢機械臂,以幫助失去四肢的人重新獲得活動自由。但是,這些機器人手臂需要特殊的大腦植入物才能工作。現在,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修復機器人手臂,不再需要這些植入物,而需要進行手術來植入它們。
  • 可恢復90%手部功能!自定參數實現精確抓握,「漢尼斯」仿生
    該論文的題目為《漢尼斯假肢可複製人手的關鍵生物學特性》(The Hannes hand prosthesis replicates the key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hand),為致敬 20 世紀 60 年代上肢假肢的開拓者 Johannes Hannes Schmidl 教授,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漢尼斯。
  • 來了,這才是真正的仿生機械手
    在最新一期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封面中,義大利理工學院IIT實驗室就展示了一款最新開發的仿生手Hannes,不僅外觀與人手非常相似,而且可使截肢患者恢復90%以上功能,其設計理念也被授予Compasso d'Oro國際工業設計獎。
  • 這款仿生機器人手指,完美複製了人手的關節骨骼結構
    近些年來,仿生機器人手是一個研究熱點,雖然靈活是他們的優點,但畢竟不是真實的人手,無法比擬一系列真人手可以做到的事情。靈活的機器人手無法處理重物,可以處理重物的剛性機器人手卻需要複雜的製造或控制才能靈活一點,那麼我們自然想把兩者合二為一,最近就有科學家完成了這樣的實驗。
  •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圖)
    在2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主持這項研究的醫生們總結了這一具有突破意義的嘗試。  已有4人安上仿生手  這項技術是由芝加哥康復研究所神經工程中心研發的。在美國,共有4人安裝了這種世界首創的仿生手臂。雖然目前受益者不多,但這一技術讓很多肢殘者看到了改善生活質量的希望。
  • ...人人都是「再生俠」-仿生,裝置,假肢,人腦控制,機械,手臂...
    在科幻片裡,失去四肢根本不是什麼大事,裝上假肢照樣行動自如,這都是因為強大的仿生學。仿生學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通過模擬動物的構造、傳感系統、計算結構等來構造仿生裝置。裝上仿生裝置的殘疾人,如同迎來了身體的重生。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健行仿生以創始人孫小軍博士在東京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從2015年開始創造性地將人形機器人技術跨界應用到假肢開發所獲得的科研成果為核心技術,胸懷「助人移動」Powering Mobility for All的崇高使命,於2018年先後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創立,公司在東京和深圳同步運營。
  • 智能仿生假肢:截肢患者的希望 Smart Bionic Limbs: A Hope for Amputees
    仿生假肢(Bionic Limbs)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其中「仿生學」英文Bionics的「bio」意指「生命」,「nics」意指「electronics」電子學。仿生假肢可幫助截肢患者行使一定的人體功能,目前智能仿生假肢是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 完美複製人手?科學家研發逼真假肢 完成抓握動作不到1秒
    研發人員稱,一隻能像正常手一樣抓握和移動的假肢可以使上肢截肢者恢復90%以上的功能。一個由整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病人組成的團隊與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起研究這隻名為Hannes的人造手。該假肢被設計用來精確地複製人手的大小、重量、外觀和自然抓取動作,以幫助人們獲得接近正常的控制力。研究人員稱,Hannes已經準備好進入市場,並已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該團隊目前正在努力尋找投資者,以實現這一目標。Hannes有能力複製人類手的關鍵生物學特性——自然的適應性運動,力量和速度的水平以及抓取的穩健性。
  • 智慧型手機能控制仿生假肢的每根手指
    最近,由英國義肢公司Touch Bionics研製的一款名叫i-limb的仿生手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Touch Bionics的下一代「仿生假肢超革命」假肢器官的用戶可以使用配套的iOS應用來進行手部配置。這款「Biosim」應用使得用戶能夠激活24個自定義的握拍姿勢模式,它們通過計算機對安裝在手腕處電極接收肌肉信號的處理,方便用戶的日常活動(如綁鞋帶或者拿筆等)。還可以對假肢進行診斷,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 研發 8 年,最先進的 LUKE 仿生假肢終於投入使用
    雷鋒網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
  • 完美複製人手?科學家研發逼真假肢 完成抓握動作不到1秒
    研發人員稱,一隻能像正常手一樣抓握和移動的假肢可以使上肢截肢者恢復90%以上的功能。一個由整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病人組成的團隊與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起研究這隻名為Hannes的人造手。該假肢被設計用來精確地複製人手的大小、重量、外觀和自然抓取動作,以幫助人們獲得接近正常的控制力。研究人員稱,Hannes已經準備好進入市場,並已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該團隊目前正在努力尋找投資者,以實現這一目標。Hannes有能力複製人類手的關鍵生物學特性——自然的適應性運動,力量和速度的水平以及抓取的穩健性。
  • 研發8年,最先進的LUKE仿生假肢終於投入使用
    被多次報導的美軍黑科技部門DARPA的LUKE仿生假肢又了新進展了根據DARPA官網的消息,在經過8年開發,以及獲得FDA批准2年後,LUKE終於要進入生產階段了。據了解,LUKE之前被稱為DEKA手臂系統(Arm System),是Segway創始人Dean Kamen的心血結晶。
  • 腦科學日報:計算機預測人類想法;真正的仿生手來了
    來源:新智元近日,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在最新一期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封面中,義大利理工學院IIT實驗室就展示了一款最新開發的仿生手Hannes,不僅外觀與人手非常相似,而且可使截肢患者恢復90%以上功能,其設計理念也被授予Compasso d'Oro國際工業設計獎。
  • 這些價值172萬的智能假肢,讓廣東16名肢殘人重新有「手」
    在當天的活動上,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向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捐贈智能仿生假肢(手)16隻,價值172多萬元。16隻智能仿生假肢(手),將幫助廣東省16名肢殘人重新有「手」。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主題是:賦予殘疾人權力,確保包容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