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三大定律的概念及應用

2020-11-23 中公教師網

牛頓三大定律是在力學當中重要的定律,在這裡,我們一起來回顧學習一下牛頓三大定律的概念解讀及其應用。

一、概念及解讀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解讀: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慣性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直至受到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外力為止。

2、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解讀:(1)適用範圍:一般只適用於質點的運動。

(2)表達式為:F=kma(k=1)=ma,這是一個矢量方程,注意規定正方向,一般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3)牛頓第二定律解題常用的兩種方法:①合成法;②正交分解法:已知受力情況時,正交分解力;已知運動情況時,正交分解加速度。

3、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讀:注意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1)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分別在兩個物體上,一定是同性質力。而一對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力,兩個力不一定是同性質力。(2)一對平衡力中的兩個力不一定同時存在,可以單獨存在,但一對相互作用力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二、應用

例1.(牛頓第一定律)根據牛頓運動定律,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是( )。

A.人只有在靜止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才會落在車廂的原來位臵

B.人在沿直線勻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C.人在沿直線加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D.人在沿直線減速前進的車廂內,豎直向上高高跳起後,將落在起跳點的後方

答案:C。

解析:AB、除了在靜止車廂外,在勻速直線前進的車廂內,跳起後,由於水平方向的慣性,人在水平方向依然保持原來的速度,故也將落在車廂的原來位置。故A、B均錯誤。C、在直線加速前進的車廂內,由於慣性,人跳起後保持原來水平方向的速度,但車速在增加,故人會落在起跳點的後方,故C正確。D、同理分析得,在直線減速前進的車廂內,人將落在起跳點的前方,故D錯誤。

例2.(牛頓第二定律)在平直軌道上運動的車廂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拴著一個小球,彈簧處於自然長度,如圖所示,當旅客看到彈簧的長度變長時,對火車運動狀態的判斷可能正確的是( )。

A.向右做加速運動 B.向右做減速運動

C.向左做加速運動 D.向左做減速運動

答案:BC。

解析: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直到有外力才會迫使狀態改變。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拴著一個小球,彈簧處於自然長度。旅客看到彈簧的長度變長時,則小球受到向左彈力,小球的加速度向左。

例3.(牛頓第三定律)甲、乙兩人發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傷.法院判決甲應支 付乙的醫藥費.甲狡辯說:我打了乙一拳,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乙對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並沒有吃虧.那麼法官對這一事件判決的依據在哪裡( )。

A.甲打乙的力大於乙對甲的作用力,判決甲付乙的醫藥費

B.甲打乙的力等於乙對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於乙的胸能承受的力,所以乙受傷而甲未受傷,且從主觀上說甲主動打乙,故判決甲支付乙的醫藥費

C.由於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對乙的力遠大於乙胸對甲拳的作用力,故判決甲付乙的醫藥費

D.甲對乙的力在先,乙對甲的力在後,所以判決甲給乙付醫藥費

答案:B。

解析: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質相同,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故A、C、D均表述錯誤。B正確。

以上為牛頓三大定律的概念及應用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楊冀蒙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牛頓三大定律的內容和含義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合外力為零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2、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體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
  •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從牛頓第二定律來看,牛頓第二定律研究物體受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受力情況和物體的運動情況聯繫起來。因此,我們可以說,牛頓第二定律不但是物理學中力學分支的基礎,它在後期的電磁學等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一般情況下,我們後續的學習中,關於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思路。第一是,由物體的受力情況,我們在解出物體的加速度後去分析和解決物體的運動情況。
  • 牛頓三大定律的愛情推論
    至此,偉大的牛頓的三大定律在愛情中全數推翻。要我說,還是相對論精闢:當你和一個美眉坐在一起,一個小時覺得只有五分鐘,而坐在嚴厲的Teacher身旁,你的感受則是五分鐘相當於一小時,由此看來,愛因斯坦是多麼的明智呀!Shehenko
  • 假如牛頓穿越到現在,他能看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引言:著名物理學家牛頓,他曾經提出了很多先進的物理學理論。現在有些人覺得學習這些理論很簡單,便開始質疑牛頓的偉大,殊不知牛頓的偉大不在於理論的高深,而在於他的開創性。想像一下,牛頓穿越到了現在,他能看得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 是否存在與牛頓三大定律一致的相對論?
    你所不知,牛頓三大定律並不全部正確,相對論帶你了解真實的世界。比布萊恩(一位軟體工程師)在果殼上這樣回答:在相對論中,有一些與牛頓第一、第三定律類似的表述。但是在相對論中基本上不會使用力這個概念,所以牛頓第二定律與相對論沒有一致之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一致」並不是完全的等同,因為相對論並沒有與牛頓定律類似的一個公理框架。
  • 兩個科學巨匠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那麼,牛頓和愛因斯坦究竟誰更偉大一點呢?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牛頓牛頓出生於1643年1月4日,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天才人物。牛頓在力學、光學以及數學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建樹!事實上,牛頓對科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 兩個科學巨匠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但如果讓人們評選出兩位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想答案一定是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科學巨匠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甚至有科學家這樣評價他們: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和牛頓,人類的自然科學將會倒退幾百年!作為自然科學史上唯二的科學巨匠,後人不免會將兩位偉人放在一起作比較。那麼,牛頓和愛因斯坦究竟誰更偉大一點呢?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解讀和應用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解讀和應用數學是工具,必須有足夠的水平,才能在專業水平上有更好的發展。
  •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但不知道兩者之間的聯繫,而本節的內容主要講了牛頓第一定律的發現過程,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慣性與質量的關係,很好的解釋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三大定律的基礎,因此學好本章內容為後期學習牛頓三大定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天文學巨匠牛頓除了三大定律之外,還有哪些讓人震撼的發明?
    在17世紀如果說有諾貝爾獎的話那牛頓至少可以連續壟斷四屆的物理學獎,分別是分光計、牛頓力學體系、反射望遠鏡以及萬有引力。牛頓對科學界的一個最後的貢獻變溫法是指函數,關於函數的函數都是從a到b有很多種曲線。每一個曲線的對於一個函數那麼這麼多,還說是滿足一定的規律的它的自變量就是函數。
  • 牛頓第一定律及應用
    ②.意義:a.指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b.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3.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慣性與慣性定律是兩為事,不能混淆。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三、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範圍1.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相對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宏觀物體(相對於分子、原子)、低速運動(遠小於光速)的情況。四、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解題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根據問題的需要和解題的方便,選出被研究的物體。2.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畫出受力分析圖,明確物體的運動性質和運動過程。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上一課介紹了浮力定律,這節課我們將介紹牛頓三大運動定律,Scratch編程模擬牛頓三大定律效果如下:二.牛頓故事分享1:煮懷表的故事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
  • 牛頓、霍金和愛因斯坦都已經不在,那當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誰?
    牛頓幫助人類打開宏觀世界大門人類能夠在短短的500年時間裡面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人類是一種高智慧生物以外,還得益於人類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比如牛頓、伽利略、居裡夫人、愛因斯坦、普朗克、赫茲、特斯拉、諾貝爾、達爾文、高斯、霍金等,而在這些著名科學家中,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又被譽為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巨匠,他們是天才中的天才
  • 牛頓力學三大定律​一文掌握
    首先得了解一下,牛頓到底有多牛?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力學定律,揭示了宇宙天體的基本運行規律,推動科學革命。用三稜鏡識別了七色光譜,又倒置稜鏡把光譜還原為白色,解釋了虹的現象。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創立光的微粒說,提出了光粒子學說。
  • 牛頓對亞當·斯密的影響(下)
    這一點斯密完全比不上牛頓,但斯密的著作中有許多結構、手法、思維是牛頓式的。以分工這個概念為例,《國富論》首篇首章就舉制針廠為例,說明如果能有效分工,每個工人每天可以制出4800支針。斯密對分工的解說方式和牛頓相似,先說明具體現象,然後得出一個強有力的概念:經濟行為的本質就是交換,你我為何有能力和他人交換?
  • 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之爭,牛頓到底做了什麼?
    後人在萊布尼茨的手稿中發現他曾經抄錄牛頓關於流數術的論文的段落,並將其內容改用他發明的微積分符號表示。這個發現似乎對萊布尼茨不利。但是,我們無法確定的是,萊布尼茨是什麼時候抄錄的?如果是在他創建微積分之前,從某位英國數學家那裡看到牛頓的手稿時抄錄的,那當然可以做為萊布尼茨剽竊的鐵證。但是他也可能是在牛頓在1704年發表該論文時才抄錄的,此時他本人的有關論文早已發表多年了。
  •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要求:認真聽,認真看,認真做筆記,課後整理,當天完成,及時上交。
  • 牛頓第二定律:整體、隔離體方法的應用
    雖然在我們課本上,牛頓第二定律是通過探究一個物體所受合外力與其質量和加速度的關係得出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組成系統的各個物體的加速度相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系統看成一個物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建立方程。如圖所示:如果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質量為M的斜面和質量為m的物塊相對靜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不考慮所有接觸面的摩擦力,則有:F=(M+m)a這就是整體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