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意修憲公投引發三重懸念
英國「脫歐」公投的餘波未散,歐洲政壇又面臨一場新的公投考驗。南歐國家義大利定於4日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通過總理倫齊的修憲方案。
在歐洲民粹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這次公投不僅關乎義大利內政變化,更折射整個歐洲的政治和經濟走勢,引發多重懸念。
懸念一:是否出現政治亂局
義大利修憲公投主要涉及政體改革,包括削弱參議院權力,如減少席位、取消參議員普選,以及把地方政府一些決策權收歸中央。
倫齊一再表示,修憲目的在於精簡機構、節約開支、確保政府執政能力,這有利於推行必要的改革措施。但反對者稱,修憲損害權力制衡機制,賦予政府過多權力。
修憲主張最初獲得大多數選民支持,為此,倫齊去年年底把公投和個人政治前途掛鈎,表示如果公投失敗,他將辭職。之後,這場公投很大程度演變為倫齊的一場「政治賭局」。
輿論普遍認為,如果公投成功,倫齊的地位將得到鞏固,有望執政到最遲於2018年大選前;如果公投失敗,倫齊很可能兌現先前承諾,辭去總理職務,這或導致義大利政局陷入混亂。
懸念二:是否引發銀行業危機
許多投資者擔心,如果公投之後政局動蕩或者過渡政府受困於政治鬥爭,義大利經濟尤其是銀行業勢必受到衝擊。
上月28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說,義大利銀行業不良貸款高達3600億歐元,限制了信貸供應,也阻礙投資恢復。
義大利銀行業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打擊,此後一直無法走出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國內經濟持續低迷。
懸念三:是否助推民粹逆襲
如果倫齊因公投失敗下臺,義大利民粹勢力五星運動黨將在政治上獲利。這一政黨由喜劇明星貝佩·格裡洛領導,反歐洲一體化、反移民,在2013年議會選舉中異軍突起,已成為義大利最大的反對黨。
除了擔心出現五星運動黨上臺的極端情況外,歐洲輿論更擔心公投失敗可能產生的連帶效應。在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之後,義大利公投被不少歐美媒體視為反建制派和建制派之間的「第三場對決」。
在民粹主義浪潮湧動的大背景下,此次義大利公投成了觀察歐洲政治走向的重要節點,公投結果具有強烈的示範和象徵意義。
(據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