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座」宇宙飛船:阿波羅計劃後首次載人衝出地球

2021-01-15 前瞻網
「獵戶座」宇宙飛船:阿波羅計劃後首次載人衝出地球
 Connor Feng • 2018-11-21 11:38:55 來源:前瞻網 E117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獵戶座」多用途載人飛船是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計劃發展中的太空飛行器,旨在將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以外的太空。該機構於2014年12月進行了該太空飛行器的首次試飛。第二次飛行將搭載航天發射系統(SLS)火箭的首次無人測試發射,載人任務計劃在2020年進行。

「獵戶座」與「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形狀相似,設計用於搭載6名太空人前往月球或火星等目的地。但「獵戶座」是「阿波羅」號的一次重大升級——「獵戶座」號飛船比「阿波羅」號更新、更大,運動電子設備也比「阿波羅」號上的先進了幾十年。

當「獵戶座」搭載太空人時,它將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中的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協同飛行,該太空發射系統是新一代的助推器,旨在讓太空人再次脫離近地軌道。然而,獵戶座的第一次試飛使用的是聯合發射聯盟的Delta 4重型火箭。

發展歷史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宇宙飛船的主承包商。2004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一場合同競爭中開始研發太空飛行器,在2006年8月,該公司贏得了合同的時候,這份合同價值已經高達81.5億美元。

獵戶座最初是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星座計劃而建造的,該計劃旨在將人類帶到國際空間站、月球以及最終的火星。但該項目最終在2010年被取消,原因是歐巴馬政府要求NASA專注於其他目標。

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獵戶座宇宙飛船與歐洲建造的服務艙合體的假想圖。來源: NASA/Sierra Nevada Corp

當時,NASA已經花費了50億美元來開發「獵戶座」,洛克希德公司也已經為這艘宇宙飛船工作了6年。2011年初,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暗示,獵戶座(Orion)太空飛行器可能會被重新設計,以執行新的任務。NASA隨後制定了一項多用途載人飛船計劃,該計劃與之前的「獵戶座」飛船的設計相對接近,但可以用於新的任務。

道格·庫克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探索系統任務理事會的副局長,他在2011年5月24日對記者說:「我們根據目前取得的進展做出了這個決定,我們認為堅持(獵戶座的設計)是最有意義的。」

飛船的設計

獵戶座宇宙飛船由一個膠滴狀的太空艙和服務艙組成,這些艙長約26英尺(8米),直徑約16.5英尺(5米),可居住體積為316立方英尺(8.95立方),大約是阿波羅宇宙飛船的1.5倍。

獵戶座的乘員艙只是太空飛行器的幾個組成部分之一。獵戶座還包括一個發射中止系統,該系統在發射故障時可以用逃生火箭將太空人從太空飛行器中拉出來。

由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建造的這一服務艙包括用於發電的太陽能電池板、用於呼吸的氧氣和用於推進太空飛行器的火箭發動機。獵戶座還包括一個太空飛行器適配器(在發射期間保護服務艙)和一個儀器單元,其中包括助推器的制導和控制系統。

2018年7月25日,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獵戶座宇宙飛船太空艙安裝隔熱罩。來源:Kim Shiflett/NASA

首次試飛及以後

獵戶座的第一次無人測試飛行,被稱為探索飛行測試1,或EFT-1,於2014年12月5日發射升空。這次試飛標誌著自1972年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以來,為人類建造的太空飛行器首次飛出近地軌道。

美國宇航局官員說,在其4.5小時的測試飛行中,太空艙的表現近乎完美。獵戶座在地球上空3,600英裡(5,800公裡)的高度飛行,然後掉頭以高速重返大氣層。在飛行過程中,「獵戶座」的降落傘和巨大的隔熱罩運作良好,在太平洋濺落之前,獵戶座發回了一些從窗口觀察到的令人驚嘆的地球邊緣圖片。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最初計劃在2017年搭乘航天發射系統火箭進行獵戶座的下一次飛行,但到2018年底,這個計劃已經至少推遲到2020年——有傳言說它可能會被進一步推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監察長辦公室在2018年發布了一份報告,稱SLS進展落後於計劃,並且超出了最初預算。報告列舉了SLS開發背後的許多問題,包括過於樂觀的開發時間表、天氣問題和技術障礙。

與此同時,獵戶座飛船的測試和開發工作也正在進行中,也完成了2018年的一些重要的裡程碑,包括最後一次的成功降落傘測試、隔熱罩的安裝和壓力容器的完成。

最終,獵戶座的目的地之一可能是美國宇航局的月球軌道空間站,該空間站正在開發中,將於本世紀20年代中期部署。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獵戶座飛船為何成為阿波羅以來最快宇宙飛船?
    這是阿波羅計劃以來第一艘突破近地軌道的宇宙飛船,而且是再入速度最快的返回艙,美國宇航局的下一站將是小行星和火星。「獵戶座飛船」再入時表面溫度達到2200攝氏度,大約為4000華氏度,速度為每小時2萬英裡,即每小時3.2萬公裡,濺落地點位於加利福尼亞灣以西大約275英裡處,即442公裡。
  • 第4176回:獵戶座飛船戰神號,星座計劃載人探索
    獵戶座太空飛行器和阿波羅太空飛行器使用同樣的推進保護蓋,將在發射後兩分半鐘內保護乘員艙以及諾梅克斯隔熱系統,將在第二級子火箭點火時被丟棄。米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在2011年進行最後一次太空梭發射之後,用該飛船來執行載人航天任務。其首次任務被定於在2015年執行,之後將用於訪問國際太空站。如果商業軌道運輸服務出現問題無法使用,則該飛船將會替代執行國際空間站的後勤運輸任務。此後,獵戶座飛船將會作為載人月球及火星計劃中的一個關鍵裝備。
  • 美國「獵戶座」載人飛船將於2023年進入月球軌道
    美國「獵戶座」載人飛船將於2023年進入月球軌道2018-03-29 15:38出處/作者:網絡綜合整合編輯:二十四責任編輯:mawenjun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航空航彈局(NASA)發布報告稱,美國「獵戶座」載人飛船將計劃於2023年首次發射前往月球。
  • 美「獵戶座」飛船首次試飛 開啟人類登陸火星之旅
    這是繼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再次依靠自己的運載工具重返太空。「獵戶座」飛船升空後的最大高度將達到5790公裡,這一高度比國際空間站高出大約15倍,整個飛行過程持續4.5小時,期間飛船將繞地球兩圈,最終以每小時32000公裡的速度返回大氣層,墜入太平洋海域,由NASA和美國海軍回收。
  • 「獵戶座」首飛成功 分析稱人類進入「火星時代」
    北京時間12月6日00:30左右,美國宇航局(NASA)獵戶座飛船在經歷4.5小時試飛後安全返回在太平洋的著陸區,標誌著人類40多年來飛行距離最遠的載人飛船測試取得成功,美國媒體認為,這一成功甚至超越阿波羅時代的榮耀,此次飛行中,「獵戶座」的隔熱、航天電子、防輻射等設備措施的可靠性接受了檢驗,為未來飛往更遙遠深空奠定基礎。人類也由此進入了「火星時代」。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美國航空航天局自己建造的「獵戶座」太空飛船,目前正在組裝和測試,一切進展順利。與阿波羅系列任務所使用的飛船相比,「獵戶座」太空飛船的內部空間大了整整2.5倍,可搭載更多的飛行員和物資。
  • 阿波羅登月計劃
    或作阿波羅工程,港澳地區及臺灣有時稱其為太陽神計劃,是航空航天局從1961年-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務,於1960年代的10年中,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12號計劃中阿波羅12號將首次使用彩色攝像機向地球進行實況轉播,但由於賓的失誤,攝像機沒能使用。
  • 阿波羅登月計劃-搜狐新聞
    ,又稱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這個計劃被命名為「阿波羅」,是因為古希臘的傳說中,這位太陽神駕駛著天馬拉的戰車踏過天際。阿波羅計劃中所使用的運載火箭被稱為「土星5號」,「土星」這個單詞,就是希臘神話中農神的名字。  柯斯林:「我會找找這隻兔子。」
  • NASA發布最新《載人探月戰略計劃》:Artemis計劃
    一、載人探月計劃的背景和目標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籤署了《空間政策指令-1》,在該指令中,要求NASA「與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領導一項創新和可持續的探索計劃,以實現人類在整個太陽系的擴張,並為地球帶回新的知識和機遇」。
  • 阿波羅計劃,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阿波羅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工廠,他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期間組織實施的一項載人登月飛行計劃。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載人登月飛行,以及人類對月球的實地考察,從而為進行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技術做準備。阿波羅計劃是世界航天史上,是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就,它開始於1961年5月,截至到1972年12月,已經成功實現了6次登月,歷時11年,花費了大概255億美元。在阿波羅計劃最高峰時期,參加這項計劃的人數超過30萬人,其中包括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
  • NASA「獵戶座」太空船進行水上逃生測試 為未來火星深空之旅做準備
    Murtha)使用「獵戶座」(Orion)太空艙進行測試,以恢復測試版本。在最新的測試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美國海軍合作,「驗證在獵戶座(Orion)太空飛行器在完成深空探測任務後濺落下來後,用於回收的程序和硬體。」濺落是指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返回地球時,落到指定的海域。
  • 意義深遠的阿波羅工程,紀念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_鳳凰網
    目前,美國計劃在2024~2028年載人重返月球,並命名該計劃為「阿爾忒彌斯」,她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和月女神,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有「阿波羅」登月計劃珠玉在前,用「阿爾忒彌斯」來命名新登月計劃非常合適。為此,美國打造了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獵戶座」。「獵戶座」和「阿波羅」飛船有一些重要相似之處,當然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 龍飛船首次載人升空 美國9年後如何重啟載人航天?
    任務結束後,飛船將搭載航天員自動脫離空間站,再入地球大氣層,在佛羅裡達大西洋海岸附近濺落海中,被SpaceX的救援船打撈。這一切流程,都在去年3月的第一次驗證任務中預演過了。當時,「載人龍」完成無人往返國際空間站,成為首個自動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美國載人飛船。
  • NASA:HoloLens 2混合現實技術助力載人登月計劃
    工程師們正將混合現實技術這種強大的工具,用於NASA載人登月的Artemis計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NASA獵戶座宇宙飛船的主承包商,正在使用MR技術來提升Artemis II宇宙飛船的製造效率,這是獵戶座飛船的第一個載人任務。
  • NASA獵戶座飛船完成一項重要測試
    不過,由於美國的政治目的已達到,且載人登月太燒錢,1972年底的阿波羅17號任務成為了阿波羅計劃的絕唱。從此以後,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再也沒有踏上月球。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人類不得不收回剛探出去的一小步。
  • 2024年美國重返月球,詳解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獵戶座號飛船將會是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它的外貌與阿波羅飛船相似,但內部空間比阿波羅飛船大2.5倍,最多可容納6名太空人,融入了電腦、電子、維生系統、推進系統及熱防護系統等領域的諸多最新技術。同太空梭比,獵戶座的使用成本更加低廉,安全係數也提高10倍。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上,慷慨激昂地演講到。1961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開始實施。這項浩大的工程旨在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創造人類第一的登月奇蹟。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的任務中,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成為登月第一人。
  • 航天歷史丨阿波羅7號首次載人飛行
    阿波羅計劃前期的工作主要是進行各種不載人的發射試驗這些工作進行的時間較長,加上阿波羅1號事故的影響,使載人飛行試驗遲遲沒有進行。1963年中,穆勒在檢查阿波羅飛船的研製和試驗進展時,北美航空公司報告說,第103號指令服務艙已經研製完畢,正在檢驗階段,估計在年底可以進行載人發射試驗。由於本次試驗是近地軌道任務,所以採用較小的土星1B號火箭。首次載人試驗的航天員選定的是格裡索姆、懷特和查菲。
  • 近距離了解含100個3D列印零件的「獵戶座」飛船
    當3D列印的高性能零件似乎還沒有來到我們的生活中的時候,這一技術卻已經創建效率更高的太空飛行器,「獵戶座」飛船,是NASA的新型宇宙飛船。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設計和建造的飛船。實際上由兩個飛行器構成,它們分別是:載人探測飛船(CEV)和貨物運載火箭(CLV)。
  • 國外載人航天發展回顧
    美國首個載人航天計劃——「水星」計劃未能搶先於蘇聯實現載人軌道飛行,在首輪太空競賽失利,但由此促成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1年5月宣布啟動「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於1969年7月20日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此後又成功進行了5次載人登月,共把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阿波羅」計劃的成功實施,確立了美國在航天及其他相關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