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初步建成骨幹電力通信環網

2020-12-04 OFweek智能電網

  8月19日,甘肅省電力公司圓滿完成了甘肅東部地區骨幹電力通信環網的完善工作,標誌著甘肅骨幹電力通信環網框架初步搭建完成。

  根據甘肅公司「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到2012年,甘肅全省各地區骨幹電力通信網將形成環狀網絡結構。目前,甘肅骨幹電力通信網主要由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三大網絡組成,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區通信環網分別依託新疆與西北聯網工程和甘肅公司信通中心傳輸機房搬遷工程,於2010年建設完成。在甘肅東部地區通信環網完善工作完成後,甘肅骨幹通信網形成環狀結構的目標提前實現,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容災系統建設及隴東煤電基地建設所需的調度電話、調度數據網等提供雙通道、雙路由的高速網絡,大大提高了骨幹通信網的可靠性。

  甘肅東部地區電力通信網原為鏈狀結構。2010年,依託750千伏平涼變電站的建設,甘肅東部地區形成了由330千伏定西變電站、330千伏隴西變電站、330千伏天水變電站、330千伏秦安變電站、330千伏眉峴變電站和750千伏平涼變電站6個通信站點組成的環狀網絡結構,使通信網由原來的雙通道、單路由運行變為單通道、雙路由運行,提高了通信網絡的自愈保護能力。此次依託新敷設的平涼電廠廠內光纜和原有的750千伏平涼變電站至330千伏定西變電站光纜,使甘肅東部地區通信網進一步優化,變為雙通道、雙路由運行,網絡的自愈保護能力進一步提高,傳輸容量也增加了1倍。

  本次工作是完善330千伏眉峴變電站—750千伏平涼變電站—330千伏定西變電站段光通道。330千伏眉峴變電站至750千伏平涼變電站經平涼電廠跳纖開通2.5G短距離光通道1路,750千伏平涼變電站至330千伏定西變電站採用超長距離光傳輸技術開通2.5G光通道1路,並分別在750千伏平涼變電站和330千伏定西變電站安裝光放、預放、糾錯、色散補償等長距離光傳輸裝置各一套。
 

相關焦點

  • 甘肅舟曲災後重建雙電源環網供電 抗災害能力強
    甘肅舟曲災後重建雙電源環網供電 抗災害能力強 甘肅省電力公司舟曲災後重建前方工作組負責人李曉怡介紹說,在高壓電網方面,舟曲縣城電源由原來的35千伏提升到110千伏,並實現了舟曲縣城110千伏「雙線雙變」,確保了電力主網的可靠供電。在中低壓電網方面,所有35千伏變電站全部實現了雙電源環網供電,電網網架結構更科學、布局更合理,供電可靠性大大增強,若有災害發生,可以快速通過環網保障供電。
  • 2020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整體市場規模已突破300億元
    2004年中科大完成從北京到天津的125公裡光纖線路,完成了首次量子密碼現網傳輸,並創下了最長的傳輸記錄。2008年,潘建偉團隊在合肥市實現了國際上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之後,我國也在城域網量子通信網絡、量子商用千線和量子衛星等方面的建設創造多項世界記錄。
  • 新疆750千伏電網首次環網運行
    2014-05-16 14:22:37    華夏經緯網
  • 國家電網舟曲電網將實現雙電源環網供電
    8月2日,在舟曲電網災後重建現場了解到,甘肅省發改委批覆舟曲災後重建電網工程總投資1.755億元,甘肅省電力公司高度重視舟曲電網災後重建,對舟曲電網災後重建項目進行了周密安排。重建後的舟曲電網將實現雙電源手拉手環網供電,供電可靠性大大增強。
  • 礦用工業以太環網系統建成後能在井下發揮什麼作用
    華科電氣通過對工業以太環網的剖析與探討,結合煤礦實際應用,設計研發了礦用工業以太環網系統。礦用工業以太環網系統主要由核心交換機、地面光纖環網交換機、井下環網交換機、防火牆、UPS電源、印表機等組成,系統高效穩定,能提供全年365天,一天24小時的不停頓運作,系統配備的伺服器、終端設備、網絡設備、控制設備與布線系統,能夠適應煤礦井下高溫、高溼、高瓦斯的物理環境,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
  • 國網甘肅電力西北直升機電力作業基地(白銀通用機場)項目將於2021年9月建設完成
    作為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國網甘肅電力西北直升機電力作業基地(白銀通用機場)項目自今年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趕工期、抓進度,確保項目早日投產,預計項目將於2021年9月建設完成。國網甘肅電力西北直升機電力作業基地
  • 南網加快構建電力數字供應鏈新生態(數字電網)
    11月25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在該公司首屆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骨幹央企,將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搶佔全球能源技術制高點,助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記者獲悉,在此次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100多家供應商聯合發起倡議,共同打造現代化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能源大循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國網甘肅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網新技術應用初現成效
    每日甘肅網訊  「299號杆塔!33.7毫米!」11月4日,正在值班的焦小強通過屏幕監測,發現甘肅隴南早成線299號杆塔監測點成功捕獲累計位移排查33.7毫米,超過告警閾值30毫米。
  • 量子通信迎重磅消息,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集體學習!核心概念股曝光
    2018年,國家廣域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開始實施,在「京滬幹線」基礎上,增加武漢和廣州兩個骨幹節點,中國使用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長度達到7000公裡左右。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長三角地區將建設覆蓋16個主要城市、1013公裡的量子保密幹線環網,並在城市群內廣泛開展量子通信應用試點。
  • 福建漳州電力環網櫃「上妝」獲點讚(圖)
    福建漳州電力環網櫃「上妝」獲點讚(圖) 2014-08-27 22:11:31章聞 攝   中新網漳州8月27日電 (高淑萍 林國慶)藍天白雲、高山流水、參天大樹……記者27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區主幹道看到,電力環網柜上不僅「長出」了大樹、花草,還出現了東山風動石、南靖土樓等漳州的知名風光。
  • 華中特高壓環網建設卡在哪了(記者調查)
    但據記者了解,這6條線路的實際建設進度遠不及預期,除駐馬店-南陽工程外,其他5條線路至今均未獲得核准,華中環網建設實際進度因此遠遠落後於規劃。大部分項目未按計劃時間核准華中環網覆蓋河南、湖南、湖北、江西4省,其中「兩湖一江」電力供需形勢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空管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批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空管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批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胡旺弟 通訊員韓登榮) 近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空管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批覆,目前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 電力載波通信原理_電力載波通信的優缺點
    這種綜合利用早已成為世界上所有電力部門優先採用的特有通信手段。   載波通信方式   (1)電力線載波通信。這種通信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經濟性,且於調度管理的分布基本一致。但這種方式受可用頻譜的限制,並且抗幹擾性能稍差。   (2)絕緣架空地線載波通信。
  • 量子通信:未來5年市場規模將達903億元,量子互聯如何網惠及大眾?
    根據量子通信使用信道的不同,量子通信可以被分為量子隱形傳送和量子密碼通信兩類。由於技術限制,現階段的量子隱形傳送距離實現其產業化應用甚遠。而量子密碼通信在當下能夠被產業化應用。後者是一種基於密碼學的信息安全技術,而非信息傳輸技術,可理解為「光纖通信+量子加密」或者「量子密鑰分發」。
  • 中川機場三期擴建空管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批覆
    每日甘肅網訊12月4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空管工程(簡稱:「三期擴建空管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批覆,項目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蘭州管制區空域面積150萬平方公裡,相鄰管制區數量及總面積位居全國分局站第一,是我國西部空中交通的樞紐。
  • 量子衛星升空 將催生通信產業鏈千億市場
    美國同樣積極,美國國防部支持的「高級研發活動」計劃將量子通信應用拓展到衛星通信、城域以及長距離光纖網絡;NASA也計劃在其總部和噴氣推進實驗室之間建立一個直線600公裡、包含10個骨幹節點的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幹線,並計劃拓展到星地通信。在美國國防部2013年到2017年的科技發展計劃中,量子信息與控制技術被列入六大顛覆性研究領域。
  • 環網櫃DTU升級改造 提高城市電網現代化管理水平
    近日,浙江溫州市洞頭區供電公司海霞供電所10多名電力技術施工人員在北岙街道新城區中央公館小區開閉所對環網櫃進行DTU裝置改造,經過10多個小時的不懈努力,當天就完成了調試、接入工作,實現配網「遙信、遙測、遙控」的「三遙」功能。
  • 甘肅電力實現省內特高壓直流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零突破」
    人民網蘭州8月24日電(郭頌霞)8月20日,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在±800千伏酒湖線組織開展等電位帶電作業演練,實現了甘肅境內特高壓等電位帶電作業的「零突破」,填補了甘肅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空白。這標誌著甘肅電力企業已經具備了在特高壓等電位下進行帶電作業的能力。
  • 【解放日報】量子通信「京滬幹線」今年建成
    吳名遂 製圖  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今年將註定成為全球矚目的科學地標——今年7月,我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而科學實驗中心(上海)即設在該院:今年底,全球第一條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將建成並驗收,京滬兩地及沿線的金融、政務機構可利用這條線路,進行遠程數據災備和量子安全數據傳輸,從物理原理上確保不可能被第三方竊聽到有用信息。
  • 成環成網 四通八達 看濟南人的心暢出行路
    「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正式成環成網,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穩住了出行的基本盤……建成全國領先的快速公交網絡,138處站點同站無縫換乘,清潔能源公交車輛佔比達到88.9%……地鐵1號線、3號線相繼開通運行,泉城市民終圓地鐵夢,2020年底將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