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加快構建電力數字供應鏈新生態(數字電網)

2020-12-04 人民日報

  「南方電網將著力發揮央企在產業鏈供應鏈運轉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推進能源電力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邁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更廣泛的集群效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11月25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在該公司首屆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骨幹央企,將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搶佔全球能源技術制高點,助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記者獲悉,在此次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100多家供應商聯合發起倡議,共同打造現代化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能源大循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創新優勢  提升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以電網、發電集團為首的能源企業和核心裝備製造企業,需要協同發力,擴大自主可控元器件和裝備應用,優化應用環境,促進國內元器件廠商和裝備製造企業投入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建立國內國際雙循環供應鏈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榮指出,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與雙循環戰略背景下,電力行業保障供應鏈安全面臨新挑戰和新要求。

  沈國榮認為,目前國外企業在高端器件領域有優勢,該類企業面向全球市場,需求和應用比較廣泛。當前國內電力行業很難獨立推動元器件廠家產品技術和質量提升。「電力行業需求設備種類廣泛(IT類、輔控類),國產化在齊套性方面面臨巨大挑戰。」

  近年來,南網堅持以電網需求推進供應鏈產業鏈聯合創新,推進關鍵裝備和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引導國產電工裝備水平持續提升,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如昆柳龍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800千伏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工程,目前已創造19項世界第一。該項目由南網牽頭,聯合科研院所、高校、設備廠家組建科研團隊,進行關鍵設備和核心技術攻關,成功研製工程核心設備。同時,工程供應鏈領域創新採用「雲監造」「大件運輸多式聯運」等方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力地保障了供應。

  另外,南網通過加強協作,積極參與物聯網、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關鍵設備和「卡脖子」技術方面加大聯合攻關力度,推動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著力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新業態,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綠色供應  推動資源優化配置

  如何提升電力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沈國榮認為,要在供應鏈上尋求優質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提升抗風險能力;大力扶持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對在行業具有領先優勢的供應商,給予政策支持;重視具備多專業融合能力的供應商,發揮其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供應鏈效率。

  「在供應鏈夥伴團體中,南網作為發起方,擁有市場、資金、人才和管理優勢,是供應鏈夥伴團體的當然鏈主。如何做好鏈主,我建議學習海爾集團網際網路轉型經驗,按照網際網路平臺模式來管理夥伴團體。」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唐元表示,不搞技術壟斷,不留市場給落後技術,始終對先進、顛覆式技術持歡迎態度,好技術不問出處,建立好技術篩選、甄別、推廣機制。

  據了解,南網積極探索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管理與實踐,融入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優、供應鏈全鏈條成本最低的理念,打造「網際網路+電力採購」模式;構建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實現與合作夥伴生產計劃、客戶需求的精準對接。該公司初步建立兩級運營監控平臺,匯聚全網物力運力資源,推行集中儲備、智能調配,實現物流可視化管理;穩妥推進供應鏈金融業務,積極採取措施為上下遊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釋放保證金7.2億元,參與供應商8600家次,節約成本500萬元,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外,南網還積極構建集約規範的綠色採購體系,推進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採購、計算機輔助評標、採購全過程電子化,推動採購需求精準匹配、招標採購智能管控、數字合約全程跟蹤,以及採購資源聯動聚合、採購模式優化升級。

  互利共贏  暢通能源大循環

  近年來,南網推動涵蓋能源電力生產、傳輸和消費全過程的業務合作,有效配置電網規劃、設計、施工、設備供應等上下遊企業資源,構建了良好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生態。該公司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依託境外重點項目,攜手國內合作夥伴堅定不移「走出去」;在智慧城市、數據中心運營、通信資源共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投資,放大電網資源價值。

  截至目前,南網已實現與247家上下遊供應商、物流商關於合同履約、物流管理等核心業務場景的實時互聯互通,涉及900多項業務數據欄位交互,初步實現電網能力向上下遊企業延伸。以電動汽車生態為例,南網搭建了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平臺,通過對能源網、充電網、車聯網、物聯網四網融合,有效支撐四網融合業務應用及生態圈構建,目前平臺服務已覆蓋26個省(區、市)。

  未來,南網將協同供應鏈合作夥伴共同打造跨界融合、開放共享、共生共榮的供應鏈新生態,同時加大內外資源統籌,積極探索電商化採購、物流綜合服務、供應鏈金融等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支撐供應鏈各環節降本增效和集成式創新,推動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供應鏈生態。

  「我們將繼續加強與上下遊企業的互利合作,著力培育具有帶動作用的戰略供應商和骨幹龍頭企業,切實提升產業集聚帶動效應。」孟振平表示,南網將與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生態圈,共同穩定供應鏈、強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資源在全球範圍的優化配置。

相關焦點

  • 專訪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加快能源領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更...
    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記者楊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企業如何勇擔責任、把握機遇、迎難而上,更好地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之聲企業訪談系列報導專訪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
  •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面向未來,為促進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持續開發利用、提升複雜電力系統安全水平、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適應電力系統充分市場化環境,實現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亟待加快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全國形成了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等5個區域電網、南方聯營電網和10個獨立省區電網的電力系統格局。  進入新世紀,我國啟動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政企分開、廠網分離。與此同時,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大電源基地、大電網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3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單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
  • 深信服發布電力行業網絡安全模型與「數字引力」計劃 推動電力行業...
    200人齊聚本次大會,圍繞「數字經濟與新基建賦能電力『十四五』」主題,共話電力行業數位化加速轉型未來,探討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電力行業不僅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支柱型產業之一,也是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關鍵力量之一。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福建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福建省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使命。」李功新在致辭中表示。截至目前,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以數位技術為傳統電網賦能、賦智、賦值,加快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取得了三大積極成效。
  • ...書記、院長杜忠明: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面向未來,為促進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持續開發利用、提升複雜電力系統安全水平、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適應電力系統充分市場化環境,實現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亟待加快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全國形成了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等5個區域電網、南方聯營電網和10個獨立省區電網的電力系統格局。 進入新世紀,我國啟動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政企分開、廠網分離。與此同時,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大電源基地、大電網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3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單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
  • 沈建光:如何構建數字貨幣的生態系統?
    數字人民幣概念自提出後熱度不斷,憑藉著其天然具備的顛覆基因和廣闊的應用場景,它必將在支付等諸多產業掀起新一輪革命浪潮。在全球央行熱誠關注這一全新領域的大背景下,我國央行率先加速推進數字貨幣的試點,不禁讓我們驚呼,數字貨幣真的來了。然而,理想和現實如何統一?數字貨幣有哪些國際實踐可以借鑑?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二是以5G智慧港口、5G+AI智慧教育、智能充電、BIM技術+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企業數字轉型、區塊鏈技術應用為代表的融合類項目。  三是以華為「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百度阿波羅智能汽車生態基地和自動駕駛運營基地、京東供應鏈科技總部、雲從人機協同開放平臺等為代表的「硬核總部」創新類項目。
  • 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原標題: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以「大雲物移智鏈」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與電網技術加速融合,迫切需要電網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帶動
  • 未來,我國電網面臨著什麼?
    要應對上述挑戰,電網的建設思路需要發生轉變,以動態方法處理電網狀態、以系統思維和生態理論來構建電力系統要素之間的關係,在十四五期間,開展網架建設、推動要素髮展、實現高效協同,構建能源網際網路,是解決上述挑戰的主要路徑。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 數字能源共山水一色 松湖與新生態齊飛
    「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東莞松山湖是廣東電網著力打造的省級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示範區,在這裡,東莞供電局先行先試,響應數位化轉型戰略,打造數字能源新生態。今年,該局提出安全可靠「一張網」、數字電網「一張圖」、業務支撐「一條線」和能源生態「一個圈」四個領域的探索之旅,在實現「能源、數字、價值」的自由交互、智能協同和深度融合的智慧能源生態系統建設進程中闊步前進。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以數字能源微網撬動融合共建新業態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技術論壇暨《數字電網白皮書》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行。作為廣東電網公司屬下的特大型供電企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大背景下「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 PPT|中國能源轉型與「十四五」電力規劃研究
    在能源變革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綜合能源服務是加快能源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對於提升能源系統效率和產業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國務...
  • 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數字密碼」在哪裡?7個關鍵詞告訴你
    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釋義】我們生活的國際大都市裡,有一條不被覺察卻須臾難離的生命線——國家電網,它關乎著每個家庭的生活線。近年來,隨著數十項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項目落地,無人機,圖像識別、生物識別、AI語音助手,機器人等「數字科技」鑽進國網上海電力,城市電網已經成為萬千「城市神經元」的重要節點。
  • 國家電網的飛輪效應
    03啃下硬骨頭 正面「剛強」2019年10月14日,國家電網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白皮書2019》,重點解讀泛在電力物聯網推動構建分布式光伏服務、綜合能效服務、電動汽車服務等七方面生態的建設模式、服務內容。
  • 助力打造國際數字之都!上海加快構建數字信任體系,讓隱私和網絡...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各國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加快了各國的數位化轉型。上海率先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打造國際數字之都」,對新時期上海網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目標和新要求。論壇上,上海市數字證書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和賽博研究院聯合發布《面向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數字信任體系建設研究》報告,為我國城市數位化轉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參考和幫助。
  • ...建設工作時強調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紮實推進生態環境...
    11月24日,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到部分區直部門調研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強調要認真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和部署要求,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我區基礎設施短板,精心謀劃包裝一批高質量項目,爭取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盤子
  • 山西加快建設特高壓樞紐電網(「新基建」)
    作為晉電下江南的大動脈,晉北-江蘇特高壓直流自2017年7月投運後的一段時期內,除網對網匯集450萬千瓦電力外,僅有神泉一期2×60萬千瓦機組明確為配套改接電源,其餘3座、402萬千瓦配套電源在國家停緩建名單內,未能充分發揮該直流800萬千瓦的送電能力。
  • 2020(第四屆)中國配電技術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聚焦全面構建國際...
    本次會議以「開啟『十四五』,服務『新基建』,全面構建國際領先城鄉配電網,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為主題,聚焦能源網際網路、配網數位化轉型、智能配電、物聯網、綠色製造、配電設備質量提升等行業熱點話題,思考「十四五」配電網發展方向,交流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配電網領域應用的實踐經驗,共同探索世界一流核心城市配電網建設方案。
  • 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湖南省最新發布重磅文件!
    通過3年的努力,加快形成以移動網際網路為先行,以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為核心的智能型、融合型產業生態,將湖南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產業聚集區和應用先導區。到2023年,力爭全省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營業收入翻一番,突破3000億元,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8000億元,數字經濟規模排名進入全國前十位。
  • 國家電網大數據賦能數字抗疫和國家現代化治理,在世界網際網路...
    「電力大數據賦能小微企業景氣分析和金融徵信」入選「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集」。     「電力大數據賦能小微企業景氣分析和金融徵信」是國網大數據中心在國網網際網路部、國網營銷部的指導下,在國網計量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為幫扶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而推出的一款數字產品
  • 物流國家工程實驗室攜手樹圖產業區塊鏈,推進物流供應鏈數字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我國乃至全球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國家對「新基建」的持續推進,我國數字經濟已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區塊鏈智能合約應用可以為相隔異地的合作方提供更方便、安全、可追溯、防篡改的技術保障,可以廣泛應用於金融、供應鏈、資產交易、快遞單據、倉單認證等應用場景,全面為企業面向更為開放、多元的智能場景和數字資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