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造國際數字之都!上海加快構建數字信任體系,讓隱私和網絡...

2021-01-15 瀟湘晨報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各國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加快了各國的數位化轉型。上海率先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打造國際數字之都」,對新時期上海網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目標和新要求。

12月30日,CIS 2020網絡安全創新大會「城市數位化轉型與個人信息保護」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上,上海市數字證書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和賽博研究院聯合發布《面向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數字信任體系建設研究》報告,為我國城市數位化轉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參考和幫助。

報告提出,打造面向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數字信任體系,以可信數字身份驗證識別和可信數據流通為核心,針對新型網絡安全風險和數字治理難題,通過制度標準、技術創新、產業生態等多維度建設,最終實現身份信任、算法信任、數據信任、能力信任、規則信任等五大目標的數字時代新型信任關係。

上海市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原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顧嘉福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是事關數位化轉型成效的重要議題,需要深刻理解城市數位化轉型對上海發展的重大意義,需要高度重視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數據安全風險,需要各方攜手共建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數據安全治理能力。

「新一代數位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深度融入城市數位化轉型中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治理數位化轉型、生活數位化轉型、經濟數位化轉型,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網絡安全挑戰。」上海市委網信辦網絡安全處副處長(主持工作)王靜指出,應加快城市數位化轉型時期網絡安全保障的理念轉變,聚焦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重點領域,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培育壯大網絡安全產業生態。

目前數字信任體系建設情況如何?上海市數字證書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崔久強介紹說,「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建立了面向全市的市民、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身份認證體系,接下來將針對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需求,提升整個身份認證體系的可用性和管理性,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對物的身份認證體系,比如說家庭裡面用的攝像頭,如果沒有嚴格的保護機制,外部就可以入侵攝像頭來偷看,通過基於數字證書的保護機制,通過可靠的身份認證後才有權限看攝像頭,這樣才能有效保護居民個人隱私。

還有入職時籤署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等,這些以後可能都是在線籤署。合同裡涉及個人身份、收入等敏感信息,首先要進行對機構的身份認證和對人的身份認證,通過傳輸加密通道、存儲加密機制等保障信息安全,同時通過一些協議的設計,能夠讓每個人只交付最少的信息,就可以獲取最大的服務便利,通過追溯機制還可以找到打開過合同的每個人。但目前普遍性還不夠,我們希望通過多方共同努力,讓在網上傳輸的數據都有相應的安全加密機制、安全存儲機制等,保證數據不被竊取和濫用,這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努力的方向。」

他表示,通過數字信任體系的建立,可以讓隱私得到保護、數據不被濫用,建立清朗安全可信的數字生活生態圈。未來可能人、物、組織等每個主體都會有自己的數字身份,基於數字身份建立一套授權的數據共享機制,能夠讓大家在享受數字生活便利的同時,保護好數據隱私和權益。

本次論壇上,CISP註冊個人信息保護專員培訓/認證(上海區域)也正式啟動。據悉,CISP-PIP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個人信息保護專業人員資質評定。該認證主要面向數據保護、信息審計、法律合規、風險管理、安全監管等領域的專業人員,旨在幫助組織全面構築個人信息保護的專業隊伍和專業能力,有效提升數字經濟時代各類組織數據合規和治理水平。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際數字之都!上海發布城市數位化轉型意見(附全文)
    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國際數字之都建設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當前,數位化正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改變人類社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推動數字時代的全面到來。
  • 落地上海安全大腦,打造數字新高地,360與上海市普陀區達成戰略合作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伴隨數位化技術全面融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全球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成為社會各界高度聚焦的關鍵議題。12月3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主辦,中以(上海)創新園、360政企安全集團、國際雲安全聯盟CSA承辦的中以(上海)創新園開園一周年暨2020上海數字創新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 「新基建」中RFID助力物流體系 打造新型一體化數字供應鏈
    在疫情中,我們也看到了目前供應鏈體系的不足之處:從國內看,我國的十大產業集群的地域優勢發揮不足,因此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出現上下遊產業鏈不協調、不同步。從國際來看,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同國際產業現存的鏈條接軌不足、匹配不夠、融通協同還有待改進。製造業核心領域的創新不足,特別是關鍵的核心技術全被外國掐斷,受制於外人,製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沒有形成閉環運營。
  •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數位技術、數字經濟成為本次大會的關鍵詞,這與數字經濟在全球抗疫過程中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也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創造堅實基礎。發展數字經濟的根本點必須放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南網加快構建電力數字供應鏈新生態(數字電網)
    11月25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在該公司首屆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骨幹央企,將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搶佔全球能源技術制高點,助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記者獲悉,在此次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100多家供應商聯合發起倡議,共同打造現代化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能源大循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最新消息:深圳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方案 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
    加強共識機制、數據存儲、網絡協議、加密算法、隱私保護和智能合約等技術研發,支持區塊鏈底層平臺開發和開放,培育壯大區塊鏈技術開源社區,努力在區塊鏈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原始創新上帶頭突破、重點提升、搶佔技術發展制高點。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 沈建光:如何構建數字貨幣的生態系統?
    數字人民幣概念自提出後熱度不斷,憑藉著其天然具備的顛覆基因和廣闊的應用場景,它必將在支付等諸多產業掀起新一輪革命浪潮。在全球央行熱誠關注這一全新領域的大背景下,我國央行率先加速推進數字貨幣的試點,不禁讓我們驚呼,數字貨幣真的來了。然而,理想和現實如何統一?數字貨幣有哪些國際實踐可以借鑑?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前海聯動香港構建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在新起點上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務內地」、打造新的「動力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引擎作用的必然要求。田夫要求,要高點定位,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要強化規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政策扶持的精準度、有效性,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數位化規劃,高效統籌好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抓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加快建設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 文旅部:支持利用數位技術打造夜間文化和旅遊產品
    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創IP,加強IP開發和轉化,充分運用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表演、網絡視頻、數字藝術、創意設計等產業形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造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品牌。強化文化對旅遊的內容支撐、創意提升和價值挖掘作用,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
  • 共享共建,深圳打造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8 共建未來智慧之城 深圳將成數字經濟樣板 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規劃,深圳堅持全市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力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布局,構建以高速公路、鐵路、空港、海港為支撐的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全市5G網絡高質量全覆蓋
  • 「零信任無接觸社會」降臨:個人隱私消亡還是進化?
    傳統的通過法律、行業標準構建的社會治理體系開始面臨新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不對現有的網絡安全架構進行修訂,突破物理邏輯邊界思維的束縛,我們就只能看到紅色、黃色的安全風險如星星之火般蔓延,釀成信任危機。
  • 長三角多城召開「新年第一會」,數字經濟和創新成熱詞
    在數位化轉型的幾個不同層面中,經濟數位化轉型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上海將繼續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放大數字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助力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總部型經濟、流量型經濟「五型經濟」發展。早在去年11月25日舉行的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上海就提出,要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
  •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構建新金融安全體系?大咖們這樣說
    金融安全監管要與時俱進李東榮指出,金融業從業機構作為金融安全防火牆的第一線,最前沿和重要關口,應該積極履行金融安全責任,落實金融管理部門要求,從理念、制度、技術、人才等各方面綜合施策,加快建立更加適應數位化時代的金融安全管理和保障體系。
  • 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湖南省最新發布重磅文件!
    通過3年的努力,加快形成以移動網際網路為先行,以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為核心的智能型、融合型產業生態,將湖南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產業聚集區和應用先導區。到2023年,力爭全省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營業收入翻一番,突破3000億元,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8000億元,數字經濟規模排名進入全國前十位。
  • 螞蟻集團三大戰略深度剖析:從支付工具到數字金融服務體系
    2020 年 7 月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強化公司「科技」定位,並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發行上市計劃。1.1. 發展歷程:從支付工具到數字金融科技平臺起步於支付工具,打造數字支付體系(2004-2010)發展數字金融服務,建設阿里系金融版圖(2010-2017)加快全球化布局,強化金融科技平臺(2017 至今)1.2.
  • 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數字密碼」在哪裡?7個關鍵詞告訴你
    答案就隱藏在一串串「數字密碼」中。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是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推動城市發展數字時代的全面到來。昨天《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對外公布,一組組「數字關鍵詞「清晰勾勒出一條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數字之路」。
  • 聚焦「數字經濟」的共贏新機遇 2020全聯接 長江鯤鵬產業上海招商...
    9月24日下午,"2020全聯接 · 長江鯤鵬產業上海招商對接會"在上海世博洲際國際酒店隆重舉行。拋開時間節點的特殊性,本次大會還被賦予了重要意義,旨在面向長三角地區華為鯤鵬生態供應鏈合作企業,推介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產業政策,從商業、技術、生態三大角度探討長江鯤鵬產業如何把握未來方向和新機遇,加快構建長江鯤鵬產業生態,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全力賦能經濟發展,實現資源對接,開啟共贏模式。
  • 【數字經濟】服務+數字!浙江謀劃謀劃建設數字貿易高能級平臺
    會上,基於跨境倉網物流和跨境交易服務體系,致力於打造全球屬地化數智服貿平臺的泛鼎國際正式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融資資金將用於海外倉拓展、供應鏈平臺建設及系統研發,為暢通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來自數智融合的力量。
  • Vtoken——打造數字貨幣交易所生態圈的核心底層和基礎設施
    運營的本質是打通「數據——數字資產交易能力——應用」的循環,通過海量數據,提升智能化水平,服務更多應用,再帶來海量數據。共建生態圈。要打造開放、繁榮的生態系統,實現共創共享共贏,健康的產業是關鍵。首先,通過服務提供商,打造良好的應用服務開發和運營平臺,營造健康的產業環境。
  • 華為雲IoT助力構建數字孿生,打造智能化基礎設施 - IT業界_CIO時代...
    導語:隨著數字孿生技術步入風口,華為雲推出了IoTA一站式物聯網數據分析服務,以幫助企業構建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溝通的橋梁。隨著工業4.0與物聯網的發展,數字孿生也成為了時下的技術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