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這一世紀之問,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9月的第70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
-
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詳盡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張,反映出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和進展,闡明了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積極貢獻。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亟須系統地闡釋其哲學意義。
-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努力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我國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在防控疫情過程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及其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效,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中國攜手各國聯防聯控、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盡責擔當的大國形象,極大地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為詮釋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深刻的啟示。理念共識是前提,人類命運共同體乃共同理念所依。凝聚理念共識是支撐和引領國際合作的基本前提。
-
汪信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要在實踐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必須在理論上明確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何要構建以及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問題。1.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社會中的一切共同體都是由於某種能夠把人們聯繫起來的紐帶而形成的。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這些話語深入人心
【學習進行時】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正在舉行。2017年1月,習近平曾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演講,深刻闡述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賞。「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是習近平一貫的主張,在不同場合,他多次向世界傳遞「和」的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
胡雪峰喇嘛:以佛教緣起共生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雍和宮住持胡雪峰喇嘛出席論壇並做了題為《尊重包容,和諧共生——以佛教緣起共生理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的主題發言,鳳凰網佛教摘錄胡雪峰喇嘛發言如下:和平、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潮流,齊心協力,交流互鑑,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唯一的智慧抉擇。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擔當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站上新的歷史方位,中國正以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獨特智慧和方案。 中華民族是人類最早進入文明階段的文明體之一,並且至今沒有中斷過自身文明的發展。在不同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
-
世界格局、「一帶一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下)
趙可銘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統治之下,我們不得不面對經濟發展區域失衡、貧富鴻溝日益擴大、生態資源難以為繼、各種矛盾衝突此起彼伏的局面,這種片面的現代化發展路徑和失衡的全球治理體系已經千瘡百孔,這種治理體系在霸權主義、恐怖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遭遇了信任危機;「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對之加以揚棄,主張全面發展和共同發展,以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公平赤字等問題,主張各國主權平等
-
構建「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內涵、挑戰及出路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在全球化時代全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發展高度相互依存背景下,中國從全人類共同利益出發,為應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而提出的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包含了地域和領域兩個維度:前者體現從國與國之間、區域內部到整個世界的不斷拓展,後者則反映政治、安全、發展、文明和生態等領域的不斷深化。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實現將中國的發展機遇轉變為世界的發展機遇,將世界的機遇轉化為中國的機遇,通過睿智運用「中國智慧」、合理提出「中國方案」、正確使用「中國力量」,推動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 人類命運共同體將中國和世界相結合,為人類發展標出新的經緯度。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橫跨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等人類生活的基本領域,縱融千百年來人類的美好希冀,形成和展現和平、合作、和諧的國際關係,既根本區別於持續數百年、主要由西方人提出並著力塑造的世界圖景,又是前無古人的全球性探索,沒有現成的路徑可走、經驗可鑑。
-
維護國際法為基礎國際秩序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截至目前,中國已對外締結27000多項雙邊條約、500多項多邊條約,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國際交往的方方面面。完備的條約體系為我國對外開放、交流和合作奠定了有力的法律基礎。 搭建國際司法執法合作網絡 中國目前已經和74個國家締結了121項引渡和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可以說已初步構建了覆蓋五大洲各主要國家的追逃追贓條約體系。
-
李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在上海舉辦,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凸顯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也充分體現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
-
中非合作走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道路
中方將按照中非領導人共同繪就的新時代中非合作藍圖,同非方一道,共同落實好這些新舉措,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取得新發展。 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 中非傳統友好根深蒂固、枝繁葉茂。【詳細】 攜手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 「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本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主題,中非領導人將共商國是,加強戰略引領,將充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並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
海洋命運共同體引領新型海洋觀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集體會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倡議,引起海內外強烈反響。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共同維護和諧海洋、共築國際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經濟合作的中國方案,契合各國利益,是推動國際關係向新型全球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倡議。
-
王文:後疫情時代 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體智庫專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呼籲國際社會建立全球防疫信息交換網和疫情風險評級機制,來分享疫情防控狀況、防疫經驗以及重大發現。以下為文章全文。後疫情時代: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智庫專家王文人類史其實就是一部與病毒鬥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