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擔當

2020-12-06 人民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站上新的歷史方位,中國正以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獨特智慧和方案。

中華民族是人類最早進入文明階段的文明體之一,並且至今沒有中斷過自身文明的發展。在不同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從古典向現代轉型中不斷探索,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僅獲得了民族獨立,而且創造出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再次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今天,中國健步行進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2017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和日內瓦相繼發表兩場重要演講,提出要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是中國把握歷史規律和時代潮流,著眼人類共同和長遠利益提出的中國方案,既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責任態度,更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命運的擔當精神。

中華民族與人類文明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理性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得以發展的。經歷了蒙昧與野蠻階段,在戰勝自然與治理社會過程中,人類的能力與理性也都得到了較大發展,於是,人類社會躍升到了文明階段。人類最早的若干文明體,是在空間上相對隔離條件下,各自進入了文明階段,中華民族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中華文明從誕生開始就是既遵循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又沿著自身發展道路前進的。

在古代文明時期,中華民族獲得了充分發展,創造了輝煌文明成果。不僅在早期,中華民族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成為人類最早文明體之一,而且在軸心時期,中華文明也作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軸心文明之一,對後來的人類整體文明發展產生了深刻與長遠的影響。在古典文明時期,中華民族創造了在超大規模社會條件下,實現有效治理的價值體系、制度體系與組織體系,在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方面,形成了豐富的治理經驗與文明成果,不僅使中華民族成為了一個偉大民族,而且也惠及了整個人類社會。

在建設現代文明過程中,雖然中華民族經歷了許多挫折,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不僅正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還創造出了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不僅解決了中華民族自身問題,而且還在許多方面為人類發展做出了貢獻。

縱觀中華文明發展的過程,我們發現,不僅在文明發展的每一階段內部,中華民族能夠創造出偉大的價值體系、制度體系與組織體系,使中華文明得以充分發展,而且在文明發展的重大轉折點,也能夠產生出具有創造性能力的領導性人物與行動性群體,以及尋找到具有建構性特徵的組織化力量與機制化安排,保證文明轉型成功,實現新型文明建構。這就是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不斷取得輝煌成就而不中斷的原因,也是中華民族為什麼能夠繁榮昌盛、生生不息的原因。

縱觀中華文明發展的過程,我們還發現,中華文明發展不僅是遵循與堅持自身發展邏輯與道路,而且還積極吸納其他文明的成果與經驗;不僅是將其他文明經驗創造性吸納與轉化為自身實踐,而且還在與其他地區交流過程中,不斷傳播中華文明成果;不僅是對同時代其他文明產生影響,而且還對後來的人類整體文明產生影響。這就是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道理所在,也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偉大民族的道理所在。

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我們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中華文明基因決定著中華民族要發展,就必須面向未來,根據時代要求,在遵循著自身發展邏輯與道路的基礎上,積極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創造性地解決每一階段問題與完成每一時期任務。中國共產黨就是中華民族在建設現代文明過程中,在中華文明基因作用下建立與發展起來的。具體來說,是中華文明歷史邏輯、現代文明發展邏輯與共產主義運動邏輯共同演繹的結果,是為中華文明走向現代與未來而誕生的。

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選擇了以革命方式結束古典國家與社會治理體系和制度安排。然而,隨著傳統政治文明形態退出,中國也陷入了「一盤散沙」的境地。為了克服民族獨立、國家統一、現代化建設對組織化訴求與「一盤散沙」社會現狀之間的矛盾,中華民族選擇了具有現代性和組織性的現代政黨,作為領導與組織人民的核心力量。最終,領導人民建立現代文明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落到了中國共產黨身上。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承擔起歷史使命並建立起新中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所蘊含的共產主義運動邏輯在起作用。起源於現代並面向未來的馬克思主義,使中國共產黨能夠不迷失歷史方向,並客觀分析中國現狀,形成正確戰略;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高度組織化特徵,使中國共產黨能夠鍛造領導核心,獲得革命力量與形成組織優勢;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使中國共產黨能夠得到國內外的現實力量與道義力量的支持。這些內容不僅是文明轉型過程中內在訴求的,也是建構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所需要的。

作為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實際出發,積極發揮其政治優勢與組織優勢,完成每一階段歷史任務。正是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民族完全獨立與國家基本統一,從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政治基礎。取得革命勝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並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闢了廣闊前景。經過30多年努力,我們逐步建立起現代市場、現代社會、現代國家與現代政黨,並且全面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國共產黨又做出了「四個全面」戰略部署,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使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得以確立。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不論是在邏輯上還是在現實中,中華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中華文明的發展不僅受益於人類整體文明發展,並受到過其他文明的影響,而且在不同歷史時期也都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這體現出一個偉大文明發展的規律與機制,也體現出一個偉大民族的責任與使命。當代世界,中華文明的發展不是站在人類現代文明之外的發展,而是主動融入、引領世界潮流的發展。也正是在構建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中國形態的過程中,大跨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階段,中國與世界的前途命運空前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中國倡導並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世界夢聯結起來,賦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深刻的世界意義,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201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內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這一表述脈絡清晰,形成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描繪了國際關係發展的美好前景。可以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大趨勢,不論是中華文明內在基因,還是現代文明發展規律都決定了中華民族在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應該積極致力於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並推動人類社會走向光輝燦爛的未來,使中華文明發展再次貢獻於人類整體文明發展。

中華民族致力於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不僅是歷史啟示與內在邏輯使然,而且也是現實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成長,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和平力量的上升遠遠超過戰爭因素的增長,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華民族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這不僅關係到世界發展,同樣也關係到中華民族持續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與中國共產黨的擔當

從政黨性質來說,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共產黨是以推進人類解放事業發展為根本訴求的;從具體責任來說,作為中國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歷史使命的。因此,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不僅與中華民族命運聯繫在一起,而且也必然與人類社會發展聯繫在一起。

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面向未來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構成了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14億人民的解放與發展,更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體現。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中國人民的解放與發展,不僅對中華民族,而且對人類社會發展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其中之一就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與發展,提供一個有能力並願意為世界和平與人類解放做出貢獻的偉大的民族共同體。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不斷穩步走向復興與富強,在推動民族復興與人民幸福的同時,還為整體人類社會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方案。不僅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與藍圖,而且還著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用實際行動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中華民族作為人類最早進入文明階段並一直持續至今的唯一文明體,其存在與發展不僅對民族共同體來說是重要的,而且對人類文明的傳承也是關鍵的,而中國共產黨作為現代條件下勾連中華民族命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組織載體,其使命與中華民族之價值具有高度的同構性,不僅關係著中華民族復興,也關係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那樣,「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這是中華民族應有的擔當,這更是中國共產黨應有的擔當!

(作者系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復旦基地主任)

來源:《當代世界》2017年第11期

相關焦點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是具有全球視野、人類情懷的大格局,是普惠世界、造福眾生的大智慧,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確立了人類文明走向的新航標。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在防控疫情過程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及其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效,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中國攜手各國聯防聯控、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盡責擔當的大國形象,極大地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為詮釋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深刻的啟示。理念共識是前提,人類命運共同體乃共同理念所依。凝聚理念共識是支撐和引領國際合作的基本前提。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2021年新年伊始,《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主席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著名演講《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風險挑戰和新老矛盾問題交織並存、全球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今天,重溫這篇演講,感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時代華章,可謂正當其時,尤為必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判斷。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各國無論大小,都要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增進人類共同利益。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促進其他各國共同發展,讓各國和各國人民共同享受發展成果。 (二)明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報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做了明確闡述。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2021年新年伊始,《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主席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著名演講《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風險挑戰和新老矛盾問題交織並存、全球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今天,重溫這篇演講,感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時代華章,可謂正當其時,尤為必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判斷。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共有歷史基因、契合當代發展需要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的創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超智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類、全球、世界、國際四個詞彙出現總次數高達106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歷史擔當。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這一世紀之問,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9月的第70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思力網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倡導者,更是負責任、有擔當的實踐者。  2020年,面對疫情持續蔓延的嚴峻形勢,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電話、信函等形式密集開展「雲」外交,出席多場重大多邊活動,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重大倡議,給疫情籠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 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詳盡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張,反映出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和進展,闡明了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積極貢獻。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這些話語深入人心
    2017年1月,習近平曾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演講,深刻闡述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賞。「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是習近平一貫的主張,在不同場合,他多次向世界傳遞「和」的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為您梳理習近平那些深入人心的話語。
  • 世界格局、「一帶一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下)
    李殿仁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們處理對外關係、加強同世界各國合作的基本遵循,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人類謀求幸福的共同願望,也是人類休戚與共的責任擔當。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聯合體」、人類解放思想有淵源關係。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萬家團圓,共享天倫,走親訪友,共祝美好,貫穿其中的是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這是一種「不虛、不私、不妄之情」,它鑄就了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人類外在時代需要而言:(1)在全球化、信息革命時代,人類共同擁有的家園變得越來越小,動一發而牽動全身。民族、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在全球緊密相連的世界裡,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彼此依存。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亟須系統地闡釋其哲學意義。
  • 從全球戰「疫」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展現了大國擔當,起到了穩定錨的作用,中國用自身實際行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疫情首先在中國發生,一個月後全世界開始蔓延。中國不僅是首當其衝的受難者,也是隨後對事件發展的有效防控力量。疫情發生始料不及,病毒來勢之洶、疫情傳播之烈、範圍擴散之廣、全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之大,堪稱前所未有。
  • 汪信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要在實踐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必須在理論上明確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何要構建以及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問題。1.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社會中的一切共同體都是由於某種能夠把人們聯繫起來的紐帶而形成的。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寫照
    在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過程中,國際社會更加深刻認識到,人類社會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和全球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需要凝聚全人類的智慧與力量,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迫在眉睫。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性和嚴峻程度可以說都是前所未見的。
  • 經典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紐帶
    從這些雕塑的形象裡,人們可以看到這種精神和價值的存在,而這種價值正是我們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核心。5月5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美好。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寫入《憲法》。
  • 構建「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內涵、挑戰及出路
    因此,「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邏輯延伸。可持續性是指在構建「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必須審慎處理好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協調發展的關係。「羅馬俱樂部」在《增長的極限》中提出「為了避免出現『地球增長的極限』,必須限制增長以『維持全球均衡狀態』」的觀點的錯誤就在於否認了社會發展的永恆規律,抹殺了人類發展的權利。「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強調以生態持續作為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以經濟持續作為人類發展的核心動力,以社會持續作為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
  • 動機·前景·理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國外認知與評價
    從生成動機來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現實利益的彰顯、責任擔當的體現以及習近平領導風格的展現;從發展前景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或是切實可行的現實方案,或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或是難以實現的理想藍圖;從邏輯理路來看,要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的示範引領作用,妥善處理好世界範圍內各領域的安全問題,建立健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法律機制,提倡樹立多彩、平等、包容、互鑑的文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