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建最大供水工程:都江堰水抬上沱涪分水嶺 毗河供水工程解渴...

2020-12-0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田雪皎 梁波 攝影 吳楓

「資陽城區目前只有一個水源地,特別是樂至2017年以來,降水比往年減少30%。」1月26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資陽代表團分組討論會上,省人大代表、資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明說,對於資陽樂至、安嶽等老旱區來說,只有毗河供水工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川中丘陵地區的缺水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實施「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大提升行動,抓好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建設等。多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呼籲,一期工程2019年4月完工後,必須馬上開工二期工程,才能將岷江水留住,發揮出毗河供水工程應有的作用。

都江堰灌區最後一片

川中老旱區

將架起156公裡「天河」

2000多年前,在前人開鑿的基礎上,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組織修建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變成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這項工程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目前灌區已達30餘縣(市、區)、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省人大代表、資陽市政協副主席倪勳說,跨越龍泉山,都江堰灌區還可以延展,川中老旱區是都江堰灌區尚未建成的最後一片灌區。

川中老旱區涉及成都、資陽、遂寧3市的金堂、雁江、簡陽、安嶽、樂至、安居、大英7個縣(市、區),約433萬人。這片土地位於四川盆地中央,眼望沱江、涪江在兩側流淌,處在兩江分水嶺上如「魚之脊背」,人們對其最深的印象是「十年九旱」,乾旱發生率78%以上。

1月27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資陽市樂至縣獲悉,2016年初開始,樂至降水量持續減少,較往年減少30%以上,「靠天吃水」的樂至陷入用水困境。該縣1030萬立方米庫容的八角廟水庫,現存水僅50萬立方米,已經無法再進行取水。

樂至縣這樣的川中老旱區,逼出了姚四海這樣一名民間傳奇「找水農民」,他從15歲開始,用了60多年時間,徒步上萬裡找水。

姚四海去世20多年後,他夢想中的那條「大河」將從縣城淌過,這條河便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主幹渠,川中旱地因此將變成水鄉。

倪勳介紹,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172個重大水利建設項目之一。工程於2015年4月全面開工建設,總投資66.35億元。

「天河」明年4月放水

期盼把水留住

退休老縣長渴望喝一口毗河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期工程總渠引水流量22立方米/秒,就是形成一條約10米寬的大河,流淌在沱江、涪江的分水嶺上。一期工程還將在總乾渠上延伸各類分乾渠和支渠,總共20條,有1至2米寬的,也有幾十釐米寬的,像小河穿過田野,遍布7個縣(市、區)各個村落。

1月26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資陽代表團分組討論會上,資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明透露,毗河供水一期工程2019年4月全面完工,屆時實現灌溉面積125萬畝,225萬人受益。川中丘陵灌區60%的飲水、30%農田灌溉用水將得到滿足。

「我要活到喝上一口毗河水!」83歲的王隆英老人對毗河工程充滿感情,他從樂至縣縣長崗位上退休,曾頂著滿頭白髮參加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開工。

王隆英老人退休前,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獲得過省政府「李冰杯」,30年前曾著文論述毗河供水工程對川中丘陵地區的深遠意義。「一期完工,要啟動二期才能把水留住,才能滿足433萬旱區人民的盼望。」得知一期工程即將完工的消息,老人興奮並充滿期盼。

省人大代表、資陽市政協副主席倪勳介紹,一個時期,認為毗河工程會影響成都市民吃水的觀點一直存在。2006年,中央要求重新研究,當時國家水利部門、水電部門進行了調研,最終認為毗河工程是可行的。「毗河工程有一個思路,就是在洪水期,將多餘的水引到旱區囤蓄水庫,等到乾旱時再用,這是一個引洪濟枯、引蓄結合的大型水利工程,將實現防洪和減災的雙重效益。」

「旱區的囤蓄水庫,就是二期工程規劃建設項目。」倪勳說,一期工程中完工後,計劃新建5座大中型水庫,改擴建3座中型水庫,新建分乾渠及支渠56條,工程估算投資220億元,「這才是毗河工程的重要工程。」

呼籲納入國家規劃

川中重要經濟走廊

新「千裡沃野」需全部完工後形成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如火如荼進行,此次四川省「兩會」上,關於毗河供水工程二期啟動的呼聲十分強烈。駐資陽省政協委員、多位來自資陽的省人大代表,均呼籲將毗河供水二期工程納入國家水利發展規劃。

1月26日,省人大代表,資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明在分組討論上說,由於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主要建設總乾渠及渠系配套工程,囤蓄水庫全部在二期工程建設,二期工程的引水規模和工程效益佔整個工程效益的三分之二,只有上馬建設二期工程,才能真正發揮毗河供水工程引、調、蓄作用,才能實現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省人大代表、資陽市政協副主任倪勳坦言,如果不跟進建設毗河供水二期工程,毗河供水工程的作用就無法充分發揮,都江堰灌區實現全域灌溉的目標也難以達成。同時,二期工程覆蓋範圍更寬,灌溉面積更廣,大多處於灌區邊緣,灌區人民對二期工程上馬的願望更加迫切。也正因為二期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6年7月,省政府同意由資陽市牽頭,成都、遂寧兩市配合啟動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省政協委員陳莉萍、周密、周齊銘的一份聯名提案中則指出,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尚未列入國家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目前只列入了四川省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同時,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年12月印發的《關於下放政府出資水利項目審批事項的通知》,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屬於國家下放到省級審批的項目,將面臨中央投資減少、地方籌資壓力巨大的困難。

「這意味著二期工程能否儘快上馬。」倪勳說,毗河供水工程穿過川中腹地,屬於成渝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影響30餘萬國家林業科技示範園、50餘萬畝檸檬產業未來的持續健康發展。

多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共同呼籲:將毗河供水二期工程納入國家「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納入全國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讓川中新千裡沃野早日形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許昌八一路段供水管道更換環通工程竣工 全線恢復供水
    我市八一路段供水管道更新改造交接環通工程日前已竣工,瑞貝卡水業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配合施工方進行排氣、排水和衝洗管道後,慢慢開啟DN600供水閘閥,八一路段全線逐步恢復正常供水。好在大家準備充分,配合默契,專業能力過硬,通過全天候堅守順利完成任務,為儘早完工恢復供水爭取了時間,做出了努力。管網維護部總監王國強說,八一路沿線的新舊供水管道更換連接工程5處連接點同時進行施工,期間我們也晝夜不停,全力配合施工單位在長達2300多米的路段上奔波,時刻關注施工進展,直至完成全部任務要求。我們知道早一刻完成任務,周邊居民就早一刻用上水,群眾就少一點怨言,多一份理解!
  • 城鄉供水一體化讓農民吃上放心水
    「還是現在的水好,燒開後,水垢也少多了。」李巧蓮笑著說,不僅如此,就連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可以直接上涼水了,「過去水壓低,打不到屋頂上去」。喝上放心水,李巧蓮家和村裡的其他農戶一樣,每戶只交了320元的入戶改造費,進戶前的費用由政府投資。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
  • 陽泉飲用水供水工程
    陽泉飲用水供水工程以鍛鍊為本,學會健康;以修進為本,學會求知;以道德為本,學會做人;以適應為本,學會生存。 來源:E20供水圈層 導讀:農村居民在供水方面應該享受與電力、通訊行業一樣的國民待遇,喝上放心的自來水,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前我們總結了農村供水在法律、機制、規劃、資金、運營、水價等六個方面的優化路徑(相關連結:農村供水不能不提的六個優化方面)。
  • 甘肅省永靖縣城區供水擴建工程招標
    1、項目名稱:甘肅省永靖縣城區供水擴建工程 (招標編號GSJG[2007]-001) 2、招標單位:永靖縣給排水公司
  • 從地圖看2276歲的都江堰工程!盤點它的防洪原理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華陽國志中記載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其中離不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勞。這座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成就了成都兩千多年來的繁榮與興旺。一.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是什麼?都江堰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組成。
  • 飽含寓意的水文化:都江堰該如何傳承和發展豐富的水文化資源?
    都江堰也在2000年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水利工程至今造福於當地百姓;如今在都江堰這座城市中仍然矗立著李冰父子的雕像,每年清明時人們都會舉行放水節來祭祀他們的豐功偉績;水文化中體現的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觀念。
  • 格蘭富智慧泵房,打造超高層二次供水示範工程
    隨著相繼出臺的相關文件鼓勵二次供水領域往專業化方向發展,二次供水領域出現了「服務到終端」的轉型趨勢,即二次供水相關的工作由專業的供水企業來接管。吳江華衍水務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維蘇州灣景苑西小區的二次供水泵房。作為區域內的專業供水和水管理公司,目前,吳江華衍水務總共負責管理145個二次供水小區,泵房156座,服務客戶14.2萬戶。
  • 惠民縣實施「一戶一表」村內供水管網升級改造工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張峰峰 濱州報導今年5月份以來,惠民縣水利局選取部分村莊實施「一戶一表」村內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工程共鋪設村內供水管網290km,安裝入戶智能水錶 8979塊,8979戶農村用水戶受益。
  • 火熱之冬 | 戰風雪 鬥嚴寒 綏化閣山水庫供水工程緊張建設中
    在綏化市閣山水庫供水工程的建設現場,吊車、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兩根輸水管如鋼鐵長龍般在白雪覆蓋的黑土地上延伸。省建工集團閣山水庫供水工程項目負責人陳海東介紹說,全線七個作業區,一共22個作業組,作業人員達到450人,全線施工機械大概有450臺套。
  • 白鹿原水廠供水工程完成 西安25萬市民告別地下水
    本報訊(記者文錦)12月29日16:30,由西安市政府、西安水務集團與灞橋區政府等單位共同實施的白鹿原水廠紡織城地區供水項目最後工程完成開閘通水「從施工開始,我和鄰居們每天都來工地看進度,日夜期盼著工程早日完工通水。」60歲的高建立高興地說,「這是西安市政府送給我們最好的新年禮物,這個惠民工程真正是辦到了我們的心坎上。」 白鹿原水廠向紡織城地區供水管網敷設工程是徹底解決紡織城地區群眾飲用水的惠民工程,被列為「西安市政府2016年十件惠民實事」。
  • 新建樓盤都用「中水」衝馬桶 義烏實施全域分質供水
    交流中,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科技署首席工程技術官、博士彭志明介紹,新加坡由於國土面積有限,歷來十分重視節水。在新加坡政府規劃中,水資源佔據很高地位,產業布局、城市發展等都要讓位於「水」。目前,新加坡建了17個蓄水池,約佔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地域,雨水都可被收集起來。  「在新加坡,每一滴水至少重複利用3次。」
  • 海流圖4000萬元供水工程4月份開工
    日前,烏拉特中旗(內蒙古自治區)海流圖鎮供水工程完成招投標,中標施工單位分別為巴彥淖爾市通泰工程有限公司、內蒙古泰霖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 城中村供水改造 老舊樓宇供水到終端改造 獲得用水營商環境改革...
    城中村供水改造  60條城中村完成改水主體工程超百萬人受益  「以前我每天都要用水泵抽兩次水,改造後完全不用了,即使高樓層水流也很大。」住在白雲區石井街張村大街47號的住戶張先生打開水龍頭,看著「譁啦啦」的水流高興地說道。這是廣州改善城中村水環境,推進精細化管理的縮影。
  • 安力斯農村供水項目入選2019年優秀供水案例
    01紫外消毒保水質,農民喝上放心水本次案例展示的出場嘉賓:北京安力斯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力斯環境「)展示案例的項目名稱:陝西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參選類目:保障水質安全——農村供水案例項目業主方:陝西渭水源實業有限公司項目解決的具體問題:為使陝西農戶能夠吃上方便乾淨的自來水,安力斯環境為陝西省農村的供水工程中的鑿深井、新建水塔、
  • 鄒城城鄉供水一體化:政府投資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海東)石牆鎮是鄒城西南部最偏遠的鄉鎮,吃水問題一直是當地村民的一大痛點,能像城裡人一樣隨時用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卻是一直是他們的奢望,但是在近日,石牆鎮的村民們就圓了這個夢想。由於地勢落差大,石牆鎮陽來村吃水困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
  • 福馬路供水管道提前完工 日增供水2萬噸
    2日凌晨5時,好消息傳來:經過馬尾區主要領導協調、謀劃,市城鄉建總、馬尾區住建局等部門主動作為,搶先建設福馬路供水管道並順利通水,日增供水2萬噸,馬尾居民用水更有了保障。  居民用水問題一直備受馬尾區委區政府關注,多次被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
  • 北京市南水北調三項配套工程開工
    到2020年,本市可利用外調水15億立方米,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和房山、大興、門頭溝等新城的供水安全保障將得到有效提高。昨天(20日)下午,在亦莊南海子公園以東隱蔽的工地內,隨著幾臺挖掘機揮動挖鬥開始工作,亦莊調節池擴建工程正式開啟。
  •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重慶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城鄉居民如何共飲一碗「放心水」?12月1日,重慶市城市管理局表示,重慶各級城市供水主管部門將在有條件的地區全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試點示範建設。今年9月28日中午,石板鎮天池村、白市驛鎮新店村村民在還建房小區準備做飯,打開水龍頭那一刻,清亮的自來水「譁譁」流淌,村民用上了清潔、乾淨、放心的自來水,這得益於重慶高新區城市管理部門實施的農村戶表改造——飲水鞏固提升工程。
  • 天台白鶴: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 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為加快實現城鄉聯網供水,解決飲水困難,增強廣大村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近期,天台縣白鶴鎮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據悉,左溪村及左一村位於白鶴鎮西北部,地形偏遠,村民飲用水主要來源於山中泉水、地下井水或附近水庫,飲用水質得不到根本保證,同時,不規範的取水行為也存在汙染水庫的問題。
  • 大區域聯網供水格局形成 高郵13萬湖西居民喝上「幸福水」
    12月29日,揚州市重點民生幸福項目——揚州湖西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正式投產運行,高郵湖西13萬居民將喝上達到「直飲標準」的自來水。「你看,水不僅清澈,而且口感極好,生活在揚州真幸福。」菱塘鎮曙光居委會菱北組組民胡芳敏品嘗後開心地告訴記者。揚州湖西水廠位於高郵市菱塘鄉,原水取自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江蘇省第三大湖高郵湖,日供水設計規模為10萬立方米,一期設備供水規模為5萬立方米/日,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取水工程、淨水廠工程和相關配套工程,工程投資約2.16億元。按照目前的供水能力,可供應13萬居民飲用優質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