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水北調三項配套工程開工
包括大興支線、亦莊調節池擴建、河西支線 到2020年 本市可利用外調水15億立方米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 實習生 楊雪)大興支線、亦莊調節池擴建、河西支線等南水北調三項配套工程同時破土動工——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第三階段建設正式啟動。到2020年,本市可利用外調水15億立方米,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和房山、大興、門頭溝等新城的供水安全保障將得到有效提高。
昨天(20日)下午,在亦莊南海子公園以東隱蔽的工地內,隨著幾臺挖掘機揮動挖鬥開始工作,亦莊調節池擴建工程正式開啟。市南水北調辦亦莊調節池擴建現場項目部部長崔嘉介紹,這片調蓄池容積可達207.5萬立方米,可與現有的一期52.5萬立方米的調蓄池形成「如意抱璽」的好兆頭,建成後有可能比團城湖更漂亮。
崔嘉表示,調節池的功能是蓄水、調配、分水,擴容後其調蓄能力大大增加,提高東南部特別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供水安全。
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進京以來,北京累計收水已達20.7億立方米。據市南水北調辦投資計劃處處長王建賓表示,大興支線工程、亦莊調節池擴建工程、河西支線工程同時破土動工,這意味著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第三階段建設正式啟動。
記者了解到,這三項工程都是第三階段建設的重點工程。其中,大興支線工程起點位於北京大興區,往南延伸至河北固安縣,將連通北京南乾渠與河北廊涿乾渠,主要為首都新機場區域及南部地區供水,計劃2018年底具備通水條件。該工程將為本市新增一條南水北調中線調水進京通道,增加外調水量和首都供水安全保障。
河西支線工程自房山大寧調蓄水庫取水,規劃為豐臺河西第三水廠、首鋼水廠、門城水廠供水,為豐臺河西第一水廠、城子水廠及石景山水廠提供備用水源,計劃2020年具備通水條件。工程將重點解決豐臺河西及門頭溝地區的用水需求,提高石景山地區的供水安全保障,也是本市規劃第二道南水北調水源環線的一部分。
目前,本市已累計收水20.7億立方米,極大緩解了水資源緊張的狀況。但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世園會場館等重點功能區的建設,對本市供水提出了新要求;城鄉供水仍存在不平衡的狀況,也急需擴大南水北調供水範圍。目前本市中心城區供水保障係數為1.2,和國際特大城市1.3到1.5的保障係數還存在差距。
通過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第三階段的建設,到2020年,本市每年利用外調水的能力將達到15億立方米,比目前增加將近五成。屆時,工程將結合第一條南水北調輸水環路,沿六環逐步修建第二條輸水環路,為遠郊區和重點新城打通水源輸送通道,進一步提高門頭溝、昌平、順義等新城和城市副中心等重點區域的供水安全。